青出于蓝 小蓼大美

青出于蓝 小蓼大美

灼灼有芳艳,临风轻笑久!小小一蓼吸引了代代华夏子民的青睐,到底蓼草还有什么美妙精彩之用?图为金 王庭筠《柳蝉红蓼》,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青出于蓝 小蓼大美

蓼花灼灼芳艳。《宋钱选摹古花蝶图册》

仲秋时节的蓼花,俨然是“数大便是美”的一种代言。水边上蓼花遍结小珠穗,花无香味却芳艳灼灼,蓼这种野草花在中国文化中非常盛名。“江天淡淡江水平,江岸有花红作穗”、“灼灼有芳艳,本生江汉滨,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都是宋代明臣梅尧臣对蓼花的赞美。

唐代柳宗元也吟咏“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为什么小小一蓼1能吸引代代华夏子民的青睐?只因它的“灼灼芳艳”?只因它“数大之美”吗?到底蓼草还有什么美妙精彩之处呢?

早在古代,人们就注意到蓼这种野草花了,蓼带有辛味,《说文解字》解释蓼是辛菜,古人说它是辛苦之菜。蓼的用途广大,既可观赏,又可以食用,能作染料,还可以入药。有句成语说“青出于蓝”就是因它而生,衍生了华夏文明智慧的人生哲学。

青出于蓝 小蓼大美

周代的蓼食谱 “实蓼”法

南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作了《本草经集注》,说蓼类采作食物的有三种,一是青蓼,人家中常有,一是紫蓼,形相似呈紫色;一是香蓼,香而不甚苦、好吃。古人诗中所称“荭草”是马蓼的一种,叶大有黑点,也叫茏古。

《礼记.内则》记载周代饮食中脍菜的作法,秋天时要用蓼:“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蓼也被掺在羹中。还有一种作法叫做“实蓼”,是把蓼放在鸡、鳖、鱼、猪的腹中再缝合起来;食材外部并佐以肉酱、鱼卵酱来烹煮。这样“入味”的料理功夫,善用了蓼和不同食材的相和性,发挥了美食美味相加乘的效果,应早登现代选馔美食榜了。

古人说蓼花真是好花草“尝胆如啖蔗,食蓼犹膳御,仰首但有天,志节久愈著”(元代郝经《甲子岁后园野蓼》),把蓼的好处,从食用层面贯穿精神层次,说到深处了。说“尝胆如啖蔗”就是说“吃苦当作补”,这也是一种从蓼的性质衍生的人生哲理。

青出于蓝 敦学励行

蓼蓝叶子是提炼靛青(靛蓝)染料的天然来源。据《本草纲目》记载,蓼蓝又称蓝叶汁,叶子出蓝汁,就是染料。靛青从古到今,都是天然染料的重要来源,在世界不同地方也形成了“蓝染”的着衣文明。

青出于蓝 小蓼大美

蓼蓝叶子是提炼靛青(靛蓝)染料的天然

蓼蓝叶子是提炼靛青(靛蓝)染料的天然来源。图为南宋名家朱克柔缂丝作品“鹡鸰红蓼”。

靛青是从蓼蓝提炼出来的,颜色比蓼蓝更深。荀子取法了这个自然的例子,放在《荀子.劝学》篇开章明义第一句话,勉励人学习要精进不停,并且参照所学以自省,以使行为无过: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后人把“青出于蓝更胜于蓝”转义了,用来比喻弟子胜于老师,或后辈优于前辈。)

在荀子的智慧天地里,蓼成了粹炼人生德行与智识的参省座标;不仅劝学还砥砺人精进明智内省,以在天地间修出好品行,避免自己无知铸过招来祸殃。

蓼菜成行 治家也治国

青出于蓝 小蓼大美

蓼的茎不高,不及人的肩部,成长快速、盛盛茂茂。古代有“蓼菜成行”这句成语,说行行蓼菜是家庭炊煮小事,只能治家计不能治国事:“蓼菜成行,甂瓯有堤,量粟而舂,数米而炊,可以治家,而不可以治国。”(语出《淮南子》)。不过蓼这种辛苦之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复国的大作用。

《幼学琼林》简录了战国时代的这页历史:“越王尝蓼,必欲复吴之仇。”

据史书《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在对吴之战失败后,臣服于吴国中二年,在勾践七年归越。勾践心念报仇又知道短时日也达不到,就决心采用苦身劳心的方法,夜以接日魔炼自己,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不忘复国。这时候,蓼草这种辛苦草就派上了用场了。

青出于蓝 小蓼大美

《幼学琼林》说他“尝蓼”,《吴越春秋》说他想睡、眼睛合上,就用蓼叶加以克服2;脚寒就用水浸泡;寒天里常常抱冰,炎热夏日还握火;悬胆在门户上,出入都要尝苦、不绝于口。他就这样日夜不息愁心苦志,感动了臣下,矢志共复国仇。勾践内修其德,外布其道,对国人缓刑薄罚,减轻税赋,使得越国人民殷富起来,人人都有为国带甲上战场的勇气。经过了十多年的愁心苦志、生聚教训,勾践终于达到了雪耻复国的大愿。

可以见到,同样是小小的蓼草,可以治家,也可以用以发愤而治国,就看人的智慧和悟性如何为用。蓼草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上都起到了大效用,看官们是否也悟到“不可貌相”的道理?

秋风里、群芳歇,小小蓼花、弥布汀洲水乡,袅袅随风飞扬;一片水荭,耐得清霜落寒,不向秋风白头!一身处处妙用藏,蓼花点点醉清秋!

~参注~

注1:蓼颣之下种类不少,春长苗、夏茂盛、秋天花开,在湿地、水边常能看到它的花影,烂熳又可爱。蓼草成长快速,高仅六十至九十公分,五、六月开花成穗,花细小红白,细小如珠,花珠成串而显眼,也有水荭花、荭草的名称。《本草·释名》说蓼类“性飞扬”,“翏”表示高飞的样貌。马蓼的叶子上有黑迹,如墨点记,因而方士呼为墨记草。

注2:蓼是药材,陶景弘《本草经集注》说蓼:“味咸、微寒、无毒。主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