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白藥療效風波背後:業績持續下滑,混改重組後能否「重生」?

雲南白藥療效風波背後:業績持續下滑,混改重組後能否“重生”?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因資產重組導致覆盤仍遙遙無期的雲南白藥,如今正陷“療效風波”。

近日,一位名為科普醫生博雅的爆料稱,YN白藥牙膏的主要成分中含氨甲環酸,而該成分的主要作用是止血凝血,並質疑YN白藥牙膏的止血功能,可能是因為加入的西藥成分,而並不是其在日常宣傳中有意無意強化的中藥療效。該爆料人還配上了一張牙膏包裝圖片,雖已打上水印,但能明顯看出其所指的YN白藥,正是雲南白藥明星產品之一的中草藥牙膏。

對此,市界(ID:newsseeker)致電雲南白藥總部電話,並按其要求發送採訪提綱至公司郵箱,但截止發稿前仍未得到回覆。

雲南白藥療效風波背後:業績持續下滑,混改重組後能否“重生”?

雲南白藥療效風波背後:業績持續下滑,混改重組後能否“重生”?

氨甲環酸又稱凝血酸,通過與抗纖維蛋白溶酶作用加強抗纖溶作用以達到輔助止血作用,常用於出血過多、外科手術、美白以及血友病治療。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雲南白藥為國家保密配方,並不知其具體成分,因此到底是雲南白藥和氨甲環酸哪種物質在為防止牙齦出血,我們不得而知。

重組緩慢,如今又陷“療效風波”,雲南白藥最近過得並不舒坦。

2018年9月18日,雲南白藥發佈停牌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正籌劃整體上市相關工作,擬由公司吸收合併白藥控股,遂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股票於2018年9月19日開市起停牌。

之後,雲南白藥又多次發佈《關於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的進展公告》,一再拖延復牌時間。10月18日,雲南白藥最新公告表示,為確保工作順利進行,防止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維護投資者利益,現申請證券繼續停牌,並預計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雲南白藥療效風波背後:業績持續下滑,混改重組後能否“重生”?

雲南白藥的資產重組看似給了市場廣泛的想象空間,但究其原因,更多則是業績持續下滑帶來的深深無力感。

市界(ID:newsseeker)查詢雲南白藥2018年半年報發現,2018上半年雲南白藥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和扣非後淨利潤分別實現129.74億元、16.33億元和14.19億元,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8.47%、4.35%和-1.21%,實現每股收益1.57元。

這些數據普遍低於市場預期,而扣非淨利潤-1.21%的增長,更顯示出其日常經營活動利潤或已行至下坡路。

雲南白藥療效風波背後:業績持續下滑,混改重組後能否“重生”?

實際上,自2015年開始,雲南白藥扣非淨利潤的同比增長便已滑至20%以下,截至2017年,其近三年的增長率分別為15.37%、3.24%及3.01%。

為應對持續下滑的業績,雲南白藥絞盡腦汁。

2017年4月19日,雲南白藥發佈《關於控股股東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變動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至此,雲南白藥成功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華都擬向雲南白藥控股增資約254億元人民幣,持股比例50%。而云南白藥此次獲得的鉅額現金,對於未來雲南白藥在市場上的競爭是個好事。

2017年6月7日,雲南白藥再發公告稱,通過增資方式引入魚躍醫療,後者將持有白藥控股10%股權。此後,白藥控股股權結構變更為雲南省國資委持股45%,新華都持股45%,江蘇魚躍持股10%。對於此次混改,雲南白藥稱為企業發展提供新的活力和動力,也為公司快速搶佔市場先機奠定了基礎。

但二級市場並不買賬。自2018年5月27日,雲南白藥的股價達到高點後,便持續下跌,截至9月18日停牌,雲南白藥的股價便由5月27日的116.69元/股,跌為70.23元/股,短短四個月,雲南白藥股價下跌近半,市值蒸發高達500億元。

雲南白藥療效風波背後:業績持續下滑,混改重組後能否“重生”?

業內人士表示,從混改到提出整體上市,說明雲南白藥管理層已意識到目前所面臨的內外形勢變化,其初衷是希望在完全競爭化的市場環境中能更快速做出決策,應對市場調整,提升公司的經營活力及資源整合能力。

不過,傳統中藥企業比創新藥企業的市場培育時間長,新市場開發、品牌建立、消費者認同等方面,更需耐心培育。加之雲南白藥傳統健康產品及醫藥商業板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產能瓶頸,新的利潤增長點也尚未形成,這也使得其即便整體上市成功,要想保持之前的高增長狀態也並非易事。

目前,雲南白藥仍處於停牌中,但終有一日,其會再度復牌,而到那時,資產重組究竟能否拯救雲南白藥,一切便自會得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