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这所高校:连续7年就业率达97%以上,建成5个国家示范专业!

“创新、坚持、恒心和毅力是90后共有的精神特质,我的梦想就是要成为最优秀的技术工人。”

黄亚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法士特公司壳三车间加工中心操作兼调整工,短短三年间,他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并为公司的技术革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人才。2014年,他被评为陕西省“最美青工”,并入选陕西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成为新时代青年技术工人的楷模。

陕西这所高校:连续7年就业率达97%以上,建成5个国家示范专业!

在陕西工院众多毕业生中,黄亚光只是一个缩影,在他的背后是一大批活跃在装备制造业生产一线的优秀毕业生群体。自陕西工院牵头组建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后,校企合作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7年保持在97%以上,诚信履行协议率99%、岗位适应率99%、优良率78%。近日,2000多名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参加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机械制造类专场招聘会,与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大型央企及国内知名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这些企业大多是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成员单位。

陕西这所高校:连续7年就业率达97%以上,建成5个国家示范专业!

多年来,陕西工院利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利用各种方式构建起遍布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而作为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模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随着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让“产”和“教”在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充分融合,最大化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共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校企联姻 创新高职一流专业建设

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及行业企业发展特点,陕西工院以专业对接产业为纽带,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来制定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将院校教师和企业的专家、师傅凝聚在一起,共同完成岗位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建立校企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特色专业建设标准,建成国家示范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开发了208门专业核心课程及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34本,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借助装备制造业行业的发展春风,陕西工院与多家国内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2010年,陕西工院与日本欧姆龙公司形成的“校企七联合”欧姆龙订单培养模式,探索出“校企联动,六个一流”的合作育人方式,成为高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与陕汽集团、法士特、秦川机床、宝鸡石油等企业形成的“多元投入机制、四方聚力机制、理事会运行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合作育人机制”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广受业界好评。

陕西这所高校:连续7年就业率达97%以上,建成5个国家示范专业!

院长张晓云接受欧姆龙捐赠的奖学金

同时,学院将集团建设与国家级、省级试点项目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集团化办学的实效性,激发了集团化办学内生动力。在承担国家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任务中,成员企业圆满完成236万元的建设任务,并配合实施了现场教学、企业案例、在线课程、视频摄制等工作。

双向融合 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陕西工院在传承多年形成的高职教育传统与特色的基础上,通过省内区域联动、城乡结合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企业与企业、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构建起通用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三个开放式训练平台。合作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打造教学团队,开发课程教材,实施双向管理,指导顶岗实习,开展订单培养,设立奖助学金,构建评价体系,跟踪职业发展,建立起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

同时,学院积极寻求集团内成员利益契合点,聚集优势资源,兼顾生产与教学的不同要求,在企业内按照教学要求共建实训车间和开发专业岗位,建立“厂中校”。在院校内对接生产需求引入企业资源构建“校中厂”,从而在集团内形成“实训室-车间、教师-师傅、学生-学徒、实习-生产、作品-产品”有效融通的“校企一体”格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企一体、产教并举、中高衔接、区域联动”的陕西装备制造业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目前,陕西工院与国内6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设立企业冠名订单班超过174个,企业设立奖学金总额超过3000万元,捐赠仪器设备价值超过3000万元,为北人印机、中航西控、陕柴重工、延长石油等企业培训数控技术、焊接工艺、铸造等职工1400人次。

文化融通 实现“校、企、生”三赢

陕西工院大力实施“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战略,通过开展以具有现代工业特色、体现校企合作实质的技能竞赛月、校园开放日、文化艺术节等,与成员单位共建校企文化氛围;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引入企业文化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砥砺技艺、提升素质;在校园内建成企业文化长廊、优秀校友风采展等,用企业文化精粹浸润校园;开设校友大讲堂、企业家讲坛等,邀请优秀校友、职业经理人在校内开坛论道,让学生近距离感知企业文化真谛。

近三年,工院学子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赛项奖330项,其中一等奖63项;省级竞赛奖528项,其中一等奖166项。

作为世界职教院校联盟正式成员,陕西工业还依托中国服务外包产教联盟、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院校、“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中德职业教育联盟等平台,坚持开放办学,与德国、美国、韩国、爱尔兰、俄罗斯、新加坡等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学生出国深造、交换学习,师生海外研修、海外交流等形式,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与国际化教育标准相衔接的学习研修及人才成长平台。学院先后有760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15名学生赴德国攻读德制硕士学位,接收短期交换生60余人、学历留学生20人,创出了陕西高职的国际影响力。

陕西这所高校:连续7年就业率达97%以上,建成5个国家示范专业!

回首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必将继续拓宽创新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深度合作,坚持开放办学,继续努力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可持续发展。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科技创新,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加速西部教育强省、经济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各界导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