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老牌抗金硬汉,皇帝却恨他入骨,说宁可亡国不用此人

南宋有这么一位名臣,一生强硬抗金,宋孝宗对他极度尊崇,倚之若长城;宋高宗却说宁可亡国不用此人!名相赵鼎盛赞他有补天浴日之功;大儒朱熹却说他才极短,全不晓事!文天祥说他名垂青史;王夫之骂他首鼠两端!他的一生充满争议,他三次掌握国家命运,但是却三次都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就是南宋大臣——张浚!

南宋老牌抗金硬汉,皇帝却恨他入骨,说宁可亡国不用此人

张浚,字德远,四川绵竹人。集南宋名相、抗金名将、学者于一身,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张浚历任翰林院编修,侍御史等职,苗刘兵变时由于张浚勤王有功,从此深得宋高宗赵构的信任,扶摇直上!张浚此人一生主张抗金,是坚决的主战派,并且多次领军出战金国,朝内驳斥投降派!按理说他应该像岳飞一样受到百姓怀念,但是他一生三次把南宋朝廷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让他的一生充满争议

南宋老牌抗金硬汉,皇帝却恨他入骨,说宁可亡国不用此人

第一次:富平大战(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

富平大战是宋室南迁之后第一次举倾国之力向金国发动的战略性决战,张浚和宋高宗约定好从川陕反击收复中原相会于故都东京!锐于抗金而又短于用兵的张浚急于转守为攻,拒纳大将曲端按兵据险,先行防御,待一、二年后再进行反攻的正确建策。他选将治兵,调整部署,自献黄金万两,预借川陕地区五年民赋,集中大量粮草钱帛,以供军需,决心按宋高宗旨意大举反攻与金军决战,结果张浚轻敌,川陕诸将又互不统属,被金国名将完颜娄室完颜宗弼打得大败亏输,死伤无数,军需战备全部被金国人缴获!从此,南宋试图从川陕反攻的机会彻底丧失,只能自保川陕不失

南宋老牌抗金硬汉,皇帝却恨他入骨,说宁可亡国不用此人

第二次:淮西军变(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

南宋中兴四将中的刘光世被罢免兵权之后,刘光世部下淮西军的归属问题成了南宋朝廷的一个大难题!虽说刘光世很水,但是他的部下们都是老牌西军都很猛,像王德,骊琼这帮人平时跟大将军韩世忠都敢拍桌子,非常狂妄,得派个什么样的人物才能镇住这帮军头呢?本来宋高宗准备让岳飞来统领这支部队,以岳家军的实力和岳飞的战功威望足以震慑这帮淮西军军头,于是高宗赵构派张浚去办这件事儿!张浚和岳飞同为主战派,但是文武相轻,张浚害怕岳飞的实力太强难以管制,因为如果岳飞吞并了淮西军之后,那么岳飞统领的部队将占到整个南宋军队的五分之三,宋朝历来是以文制武,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立下的祖训啊!

南宋老牌抗金硬汉,皇帝却恨他入骨,说宁可亡国不用此人

结果在张浚的操作下,淮西军最终没有交给岳飞,张浚派了自己的心腹兵部尚书吕祉去淮西监军,任命王德为都统制,骊琼为副都统制,这个安排一下子在淮西军军营里炸了锅了,王德骊琼素来不和,此时王德上位,骊琼愤愤不平,兵部尚书吕祉一介文人,居然还天真的准备暗中捉拿骊琼,没想到骊琼反戈一击,杀了吕祉,率领四万淮西精兵和十余万百姓投降了伪齐政权!这次淮西军变不仅在防务上给南宋落下了一个大口子,而且失去了一次绝好的北伐机会,因为如果大英雄岳飞统领南宋五分之三的军队北伐,定可收复中原!更关键的是淮西军变给高宗赵构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赵构从此更加不相信武将,坚决遏制武将的势力,可以说后来风波亭惨案都和赵构不信任武将有着极大的关系

南宋老牌抗金硬汉,皇帝却恨他入骨,说宁可亡国不用此人

第三次:隆兴北伐(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

淮西军变之后,宋高宗彻底看透了张浚志大才疏百无一用,于是张浚被贬黜了二十年!宋孝宗即位之后,锐意北伐,立刻起复老牌抗金硬汉张浚,出兵北伐,史称隆兴北伐!本来两路北伐大军在张浚的全权指挥下势如破竹,李显忠和邵宏渊两位北伐主将之间却发生了矛盾,孝宗皇帝升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抚使,邵宏渊为副使,但他耻居李下,向张浚表示拒绝接受李显忠的节制。而张浚则迁就了邵宏渊的要求。之后李显忠与邵宏渊在宿州府库赏赐的问题上产生纠纷,所以宿州血战之时,李显忠孤军奋战长达七天,邵宏渊愣是见死不救,最终导致南宋军队兵败符离,隆兴北伐也由此失败!符离兵败给孝宗皇帝的雄心壮志泼了一盆冷水,从此孝宗皇帝虽然依旧主张抗金,但是却在战与和的问题上越来越摇摆不定

南宋老牌抗金硬汉,皇帝却恨他入骨,说宁可亡国不用此人

张浚三次执掌国家命运,却每次都虎头蛇尾,三次都改变了南宋的命运,高宗皇帝自己曾说:“张浚用兵,不独朕知之,天下皆知之,如富平之败,淮西之师,其效可见矣。今复用兵,极为生事。”

南宋老牌抗金硬汉,皇帝却恨他入骨,说宁可亡国不用此人

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张浚病逝,这个一生主战的老牌抗金硬汉黯然落幕,他的一生虽然饱受争议,但是民族兴亡之时,张浚敢于抗争,敢于与投降派做斗争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