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痛與術後鎮痛泵,護士要知道什麼?

镇痛与术后镇痛泵,护士要知道什么?

疼痛現在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有些學者把疼痛認為是繼呼吸、脈搏、體溫、血壓之後的第五生命體徵。尤其是近幾年了提出的ERAS理念,術後鎮痛這個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可以這樣說,減輕病人的痛苦能夠大大的縮短病人的住院時間以及緩解病人不適的感覺。

镇痛与术后镇痛泵,护士要知道什么?

術後疼痛不僅給病人帶來身體上的痛苦跟心理負擔。也會使病人的胃腸道功能、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內分泌功能出現異常,引起各種併發症及應激反應,嚴重的影響患者的術後康復。如今,為了減輕術後刀口的疼痛,許多麻醉醫生會給病人使用麻醉止疼泵。可是由於止痛藥好多屬於精、麻藥品。病房的護士接觸不多。往往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第一、未經醫囑擅自決定關閉止疼泵。

原因:許多護士認為,止疼泵裡面的藥物雖然能止痛,但副作用會導致病人噁心嘔吐。往往護士在對病人以及家屬做術後宣教的時候,總會說道如果病人噁心了,就把止痛泵關掉。這裡要強調千萬不要認為夾必止疼泵就可以避免噁心嘔吐。一些腹部手術本身就會對腸胃、膈肌等造成刺激,容易使病人發生嘔吐,腦外手術,由於刺激神經也會發生嘔吐,這兩種嘔吐是由於手術本身的刺激產生的嘔吐,與麻醉藥物無關。再者,一些麻醉醫生為減輕鎮痛藥的副作用往往會在止疼泵里加入止吐藥。如果病房護士盲目把止疼泵關了,止疼泵將無法發揮作用,對病人術後的恢復非常不利。

第二、止疼泵發生阻塞。

原因:鎮痛泵是一個小的機械裝置,這個裝置是持續的(2ml/h)給病人輸注藥物,止痛泵上有個追加藥物按鍵,當病人自我感受到疼痛的時候,可以按壓手柄的按鈕,按壓後鎮痛泵會單次加量輸入鎮痛藥物。同時為了防止患者反覆按壓,這個裝置往往會鎖定時間(比如15min),鎖定時間的意義再於如果患者的兩次按壓時間在15min以內,第二次將視為無效按壓。由於這種止痛泵是連續的,而且劑量泵入到靜脈的藥物很少。所以部分病人的血管會發生阻塞現象,導致液體通路不暢。解決這個方法就是要定時給病人進行肝素衝管。

第三、術後觀察跟宣教不到位。

原因許多病人以及家屬認為,麻藥會影響智商,或者會抑制傷口癒合,有的甚至認為會用了鎮痛泵以後產生藥物依賴性,他們往往會趁護士不在的時候,自己把鎮痛泵關閉掉。而病房護士術後觀察會比較重視病人術後的傷口、引流管、生命體徵等情況,容易忽視止疼泵的使用狀態。等到病人的液體全部輸入完了以後,護士去拔針才發現病人的止痛泵根本就沒有用,而病人一直處於強忍著疼痛的狀態。

總而言之,隨著加速康復外科的發展,病人手術後減輕疼痛甚至無痛對於病人的恢復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術後鎮痛泵以及多模式鎮痛的方法應用在裡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護士如果不夠重視,因為自己的判斷而擅自關閉止痛泵,對於病人的恢復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身為護理人員應該瞭解一些鎮痛的知識,對於病人的康復是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