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舉行改革開放40年來農牧業產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10月23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市農牧業產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立足生態強市戰略,充分發揮特色資源優勢,堅持“綠起來”“美起來”和“富起來”統籌推進,有力有序推進了農牧業產業發展。

我市举行改革开放40年来农牧业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10月23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圖為會場。

青稞產業方面

主推“藏青2000”“喜馬拉雅22號”“山青9號”“冬青18號”、隆子黑青稞等10餘個青稞品種,2018年全市青稞播種面積達25.21萬畝,預計產量達10.54萬噸,扶持山南天瑞、乃東功德、隆子加玉、貢嘎晏子等企業發展青稞精深加工業,註冊了“藏地聖田”“加玉”“索當”三個商標,加玉黑青稞成功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犛牛產業方面

全市犛牛存欄22.89萬頭,出欄6.65萬頭,犛牛肉產量1.33萬噸,2017年啟動總投資7800萬元的犛牛肉加工廠建設項目,2019年預計實現產值1億元以上,吸納就業60人,間接帶動200戶以上牧民收益,浪卡子縣落實產業扶貧資金1890萬元建設兩處犛牛短期育肥基地,總用地面積40畝,養殖規模達到1000頭以上,目前工程形象進度達到30%。

高原奶業方面

2008年來各部門整合項目資金累計投入1億餘元專項用於黃牛改良,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計完成黃牛改良39.5萬頭,目前存欄21萬頭。2017年全市改良奶牛奶產量達4.75萬噸,每頭優質奶牛年純收入可達10350元,較當地母牛每頭年純收入1825元提高了8525元。目前,在建高標準千頭奶牛養殖場2個,總投資達到1.7億元,在年內建設完成。

飼草產業方面

充分利用荒灘荒地、房前屋後,加大人工飼草種植力度,截至目前,全市人工種草面積累計達到29萬畝,實施自治區新一輪退耕還草工程近2萬畝,並在貢嘎、桑日縣成功試種構樹830畝、苣莧草1100畝,桑日縣試種四翅濱藜75畝,扎囊縣試種優質黑麥草100畝,均取得了良好的試種效果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蔬菜產業方面

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3.84萬畝,蔬菜產量7.2萬噸,蔬菜種類由過去的幾種發展到現在的40多種,已建立起初具規模的商品菜基地。2017年在乃東、瓊結投資3億元實施了“千畝蔬菜”基地,扎囊縣引進西藏江平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000萬元建設了智能溫室1萬平方米,果蔬繁育種植基地3.3萬平方米,乃東區引進了乃東萬物春生態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7000萬元建設設施農業產業園14萬平方米,貢嘎縣引進康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600萬元建設矮化蘋果、草莓採摘基地7.4萬平方米,蔬菜種植基地5300平方米。

禽類產業方面

先後成立了乃東區貢桑禽業發展有限公司、市畜禽良種繁育中心、扎囊縣阿玉崗村富民藏雞養殖合作社、洛扎縣次麥藏雞養殖合作社、隆子縣黑藏雞養殖場等藏雞養殖專業經營實體,形成了年飼養規模達255萬羽的以藏雞為主的禽類養殖基地。2017年全市出欄禽類215萬羽,禽蛋產量達1694噸,禽肉產量達到3073噸,實現產值2.52億元。

農旅結合方面

充分利用拉薩山南經濟發展一體化機遇,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以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打造以乃東區為中心的休閒農業園區和藏中農耕文化與特色旅遊產品體驗圈,發展藏家樂、休閒農牧園區、美麗鄉村、農耕文化深度體驗等旅遊項目,通過政策引領、政府引導,延伸“吃住行遊購娛”產業鏈,目前通過休閒農業、農業鄉村旅遊等帶動城鄉農牧民戶均增收達千元以上。

品牌創建方面

累計投資1.79億元大力實施了“產業、品牌、商標”三推進戰略。貢嘎昌果紅土豆、錯那勒布茶葉、隆子黑青稞成功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定,澤當“澤貼爾”、隆子黑青稞和黑糌粑、洛扎粉絲、加查核桃獲得國家質監總局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認證,“雅礱源”藏雞蛋、“賽卡古託”粉絲、“澤貼爾”手工編制產品和“聶雄”奶牛榮獲自治區著名商標稱號,2018年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上乃東區民族譁嘰手工編制專業合作社和隆子黑青稞榮獲金獎,譁嘰、銅器、氆氌、藏帽、藏包、藏香、藏刀等民族手工藝產品享譽區內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