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沁源县——古寨村

【类别名称】农村居民点

【标准地名】古寨

【罗马字母拼写】Gǔzhài

【所在(跨)行政区】王和镇

【地名来历及含义】

相传,此地原名“长形村”。元末明初,西山上出了拐蹄虎,伤人太甚。村民为防御野兽骚扰,便迁居此地,高筑围墙,取永久牢固之意,得名“古寨”。近年来,村民在寨头掘出不少古砖瓦,发现灶炕、房基等遗址。证明该村建村年代较早。

「长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沁源县——古寨村


【历史沿革】

1949年至1952年属沁源县第五区,1953年至1955年属沁源县第五区古寨乡, 1958年至1983年属沁源县王和公社,此间1971年王和公社划归介休县辖,属介休县,次年复归沁源县,1984年4月25日因政社分设,将古寨大队改为古寨村委会,属沁源县王和镇辖至今。

「长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沁源县——古寨村


【地理实体概况】

古寨村位于王和镇的南部,距离镇政府驻地南5.4千米处;东起贾郭村,南邻王陶乡益泽沟,西至南坪,北靠松树店。人口为1700人,该村有耕地2000亩,林地10572亩。以企业、商业、小手工业为主,养殖业为辅。民间工艺有木雕,古寨木雕从古流传到今,其木雕手艺闻名乡里。代表人物孙兆禄。

「长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沁源县——古寨村


「长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沁源县——古寨村


【文物古迹】

该村由于天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地形开阔、多受汾河流域文化影响,尤其是晋商最活跃的明清时代,形成了整个村的古文化民居建筑群。这些民居都依山而建,形态风格各异。庭台式门庭风格迥异,雕梁画栋,繁复华丽。众多的石雕、木雕、砖雕精工细作,内涵丰富。从村西到村东,有古老的陆轴街、五道爷街、城里街、观音堂街四条街连接1000余米,东、西、南、北四道古门贯通,村内有窑套楼两层的五道爷堂、观音堂、真武庙、娘娘堂、龙王庙、阎王堂,分别还有石旋窑洞,民国初年修建的欧式大院一所,中式大院两所。深宅大院40余处,赤腚(不装饰)窑洞40余处,马鞍驾和一出椽砖瓦房40余处,互相点缀、互相衔接、互相衬托,均属土木结构,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工艺考究奇特,是不可估价、不复再生的绵山古文化与汾河谷地文化融合一体的珍贵遗产。

「长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沁源县——古寨村


「长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沁源县——古寨村


据考证,明代窑洞有40余处,康熙、雍正、乾隆、咸丰时期较多,都是极为考究的深宅大院。城里街一所大院十分宏伟壮观,传说曾出过一个举人,十八层台阶,家里曾有金瓜、斧钺等婚丧嫁娶执事牌仗(已遗失)。因该村特殊的地理条件,古建筑大都兼有南方水乡特色,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以山为本、为靠、为常,以水为源、为托、为变。所以从古到今,人们都生活在山水之中,以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为骄傲。

「长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沁源县——古寨村

监制:刘飞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