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赐免死铁券,仍惨死宫中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这是刘邦对韩信的赞誉,韩信也被刘邦誉为“兴汉三杰”,可以说,“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可以说,韩信在弃项从刘之后,创造了无数经典的战役,并最终率汉之联军挫败了项羽的楚军,将项羽逼死在乌江之岸!

其实在楚汉之争未尽之时,韩信无论作为刘邦之最臣还是有可能有利于项刘之外的第三股势力,他都能预测到战后的局势,也能够预知到自己的命运!然而出于对刘邦的知遇之恩,以及碍于形势,韩信选择了追随刘邦,攻打项羽,也因此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深谙刘邦之为人,因此向其索要了三不死之免死铁券,即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按照正常惯例,这即是不死之口谕!然而最终韩信还是惨死于吕后和萧何阴谋之中。

被赐免死铁券,仍惨死宫中

对于韩信的死因,有人说他是因谋反而遭杀戮的,;有人说是刘邦不容人,他是含冤而死。其实这是情况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韩信被处死,而处死他的人正是手段残忍的吕后!虽然韩信之前被刘邦赐三不死特权,不过聪明过人的吕后和谋臣萧何还是想出了处死韩信的办法!在骗取韩信进攻朝贺之后,将其抓起来,用绳子捆住,然后包在一个麻袋里面,几十个宫女用竹签戳死!这也算是履行了当初刘邦的三不死诺言!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封建君主制度下,作为大多数能臣的结局!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并没有确凿的证据韩信因谋反而被诛杀!在汉初功臣中,若论灭楚兴汉的功劳,韩信当数第一。当时韩信为齐王,按照韩信的将兵能力,后期肯定会对刘氏江山构成巨大威胁,鉴于刘邦对功臣的猜忌,一定会对韩信采取行动!

被赐免死铁券,仍惨死宫中

加之韩信居功自傲,贪念与日俱增,这也是刘邦下决心除掉他很重要的一方面!编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刘邦建汉之后,国家社会日趋稳定,这时候需要的是治国文臣,而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羸弱不堪,很难镇住韩信、英布等一帮能将!所以综合考虑,为了稳定刘氏江山,必须除之而后快,以换取汉朝江山稳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