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重回8元時代背後:汽油消費稅十年漲了660%

10月19日,根據成品油價格調整機制,汽油、柴油(標準品)供應價格每噸分別上調165元、160元。摺合成升價,92號汽油及0號柴油每升上調0.15元、0.16元。

關鍵是,這已經是最近的“四連漲”了,而且今年成品油市場已經歷“十三漲七跌一擱淺”,汽油總計上調1265元/噸,柴油總計上調1225元/噸。“四連漲”期間,汽油每升累計上調0.57元,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近30元。

年內上漲13次原因何在?幾位專家是這麼看的。

楊霞,卓創資訊分析師:

好消息是,“五連漲”可能性不大

9月30日24時,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上調幅度較大,導致上一輪調價週期初始的變化率處於正值高位。且恰逢國慶假期,變化率計算週期較長,導致短時間內的原油暴漲暴跌對變化率影響有限。10月19日24時成品油零售限價“四連漲”正式落地,導致消費者出行成本繼續增加,局部地區時隔五年汽油再回“8”元時代。

目前,短期來看,國際原油市場缺乏實質性利好消息指引,油價或繼續走弱;國內汽柴油批零價差或繼續擴大,但價差仍舊處於低位,加油站油品銷售利潤難有較大改觀。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加油站為保證利潤,優惠政策難以繼續加大。所以,車主們想要加上更便宜的汽油,需要時刻關注當地加油站的優惠政策。

接下來,冬季來臨,國際原油市場重點關注原油需求以及庫存情況,近期的API庫存激增和EIA偏空預期加劇了原油下行的壓力。沙特和俄羅斯等產油國的表態顯示,伊朗喪失的150萬桶/日原油出口份額仍在其可動用的後備產能限度之內,因此短期內原油市場難有實質改善,市場環境謹慎偏空。

重新計算後的變化率處於負值,新一輪國內成品油限價調整,也就是11月2日24時,成品油零售限價或無緣五連漲。

趙韜輝,啟匯金融首席分析師:

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很大一部分是被“稅”了

今年國內油價“十三漲六跌一擱淺”,主要有三大原因:

1、國內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雖然國內成品油定價跟蹤國際原油價格,但這個跟蹤是動態調節,而非被動調節。動態調節就包括行政指導,到港價格和國際油價。

2、國內的稅收改革,主要是國內汽油消費稅。2008年國內汽油消費稅僅為0.2元/升,稅率為3.3%,2018年國內汽油消費稅為1.52元/升,稅率為27%。可以說,最近10年的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很大一部分是被“稅”了。

3、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復甦。這是大環境的變化,國際原油市場自2016年價格觸底之後連續復甦,自26.05美元的低位已經上揚至70美元左右。

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一直在漸進式改革,包括調價週期,定價原理等。但由於國內成品油供應市場壟斷的現狀,和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波動,行業整體存在定價不透明、價格波動滯後、價格調整不合理等問題。再加上,目前國內原油仍然需要大量依賴進口,貿易風險持續增加的預期與人民幣貶值預期疊加,預計會引起未來國內的成品油供需關係緊張。此背景下,未來成品油價大概率還是漲多降少。

盤和林,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國際油價上漲應“歸功於”特朗普

從次數來講,今年國內成品油調價的頻率相當高,背後的推動因素是:當前國際油價波動較頻繁,今年以來呈震盪向上的走勢。

今年的油價連續上漲,並不是由需求增加所引發的,當前全球經濟形勢總體增長緩慢,石油需求並無大幅度增加。影響油價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地緣政治,即石油生產國受到政治因素影響,例如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此外,委內瑞拉經濟社會不穩定,導致石油生產能力下降。

但最大的“功臣”還是特朗普,正是因為他對伊朗的制裁,引發市場擔憂全球原油供應緊張。國際能源署警告說,除非其他產油國採取措施,抵消伊朗和委內瑞拉進一步的供應損失,否則油價可能上漲。

近期國際油價或延續震盪上漲趨勢,沙特和美國的原油產出能否彌補伊朗缺口,將成為影響油價的關鍵。由此可見,或許下一次調價還是“漲”,就算是降低,空間也不會太大。

上游新聞綜合東方財富網、吳曉波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