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民营中小企业的“隐形翅膀”培养“独角兽”

发掘民营中小企业的“隐形翅膀”培养“独角兽”

日前,一组关于民营经济的数据跳入眼帘,情不自禁地为之点赞!“民营中小企业”约贡献了国家50%以上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这就充分证明了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出的“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享受法律保护”的发展方针落到了实处。“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们既要“看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挑战,更要“洞见”存在着重大机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让中小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深化商事改革,尤其是审批、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服务环境更加优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机器人+为特点的制造业,在各业界深度融合,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市场和新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2018年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及融资策略研究报告》显示:日本、欧洲的小微企业生命周期可以达到12年,美国达到8年多,而中国只有3年。之所以“寿命短”,只是因为处于“亚健康”状态。业界专家“把脉”的结果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缺乏稳定、优秀的工作团队,其生存和发展常遇到很大的困难。一是“天然不足”。我国迅猛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二是“权力集中”。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缺乏科学的管理层次,管理权力多集中于所有者一人手中。三是“人才匮乏”。由于自身规模和企业实力的局限,难以吸引高级人才的加入。中小企业又往往因为老板情结、管理问题、企业文化和福利等问题,难以稳定骨干的存留。既然如此,就应该遵循“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规律,限制那些低效率、薄利润、少纳税……却占有垄断资源且产权模糊的企业,给具有“隐形翅膀”的民营中小企业留出更大的冲鼎空间。

业界专家认为,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可归结为三类,一是“成本困境”。原材料上涨,劳动用工成本攀升、企业利润下滑;二是“融资困境”。金融行业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贷款普遍非常困难,社会融资成本过高,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三是“技术困境”。中小企业承接的往往是相对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加之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匮乏,创新投入来源不足,粗放的经营、落后的产能加剧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

针对中小企业的“亚健康”状况,业界专家同样开出“万能药方”,可资借鉴。坚持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大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民营企业。在产业细分领域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完善双创孵化体系和生态,扶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为此,制定了一个鼓舞人心的“路线图”,诸如,“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优秀创新型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创新人才培育……还有“完善科技金融”、“军民协同创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支持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等等,都是闪光的亮点和让人向往的理念。

中关村管委会是“软实力”的发掘者,多年来不断出台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他们有两个考量:一是切实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真正的科研创新是孤独的,是有风险的,希望通过这种“你研发,我补贴”的支持方式,把科技型小微企业扶上马再送一程,引导和支持企业以科研创新的方式跨越“死亡谷”。二是脚踏实地着眼当前,高瞻远瞩谋求长远。除了切实地给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补助,中关村还将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库,开展“前沿企业挖掘与支持工作”,探索优质项目发现机制,对创新企业后续的技术研发、融资、业务拓展等,提供信用背书和更多的服务,在中关村这片热土上发现“隐形翅膀”并培育更多的未来“独角兽”企业。

在新时代,必须要有新思想。“民营企业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精神,正确认识、积极适应新常态,争取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这当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价值和不忘初衷艰苦奋斗的努力方向。

发掘民营中小企业的“隐形翅膀”培养“独角兽”

中关村杂志——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

关注我们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请关注近期:

创业式创新是高新区30年的核心经验

海淀举办首届丰收节

不满肖像、姓名被使用,主持人马东获赔

曹雪芹与北京西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