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篇论文从数据库撤稿,这个教授有“超能力”?

上百篇论文从数据库撤稿,这个教授有“超能力”?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梁莹多年来著述颇丰,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但在过去几年里,梁莹主动将她的这些论文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删除。这些论文,曾帮助梁莹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

针对上述报道,南京大学及时作出回应,表示将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如问题属实,将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这种承诺值得肯定,调查结果值得期待。不过记者比对论文已发现,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

这一学术不端事件的看点不仅是论文抄袭,更值得关注的是上百篇论文凭空消失。众所周知,论文抄袭案例已发生过很多了,但删除网上论文却很少见,这不免让人对删稿的内幕充满好奇,比如作为作者的梁莹为何有“超能力”从多个数据库删除论文?

显然,删稿的原因并不难猜,即梁莹通过发表上百篇论文已经达到了多种目的,既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以及教授职称,还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但由于部分论文涉及抄袭等问题,担心丑事有一天被曝光,于是删除了这些已发表的论文。

上百篇论文从数据库撤稿,这个教授有“超能力”?

尽管梁莹承认自己的一些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但却辩解称只发生在自己学术生涯最早期,即2005年以前出现。这一说法是否属实,逐一核实论文就能验证。她对自己撤稿的辩解是,她以前的中文论文水平比较低,其实这掩饰不了撤稿的真实原因。

而梁莹自己能撤稿,则暴露出学术圈另一种“乱”,即论文作者竟然可以从数据库撤稿,这明显不符合现有的程序和规则。据悉,正常的论文撤稿流程是,期刊社出具撤稿函,数据库管理者才能撤稿,而论文作者是没有资格撤稿的,即作者撤稿不该发生。

然而,梁莹却能做到自己撤稿,而且能从多家数据库撤稿,令人吃惊。据说,她是通过联系数据库公司的法务部门撤了稿,理由是这些数据库刊载她的论文没有经过作者允许,也未支付报酬。但未必可信,因为法务部门不可能不懂法,未经期刊社同意就撤稿,恐怕违反了数据库与期刊社之间的契约。

另外,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梁莹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也让人怀疑,是否也动用了不正当的手段撤稿?笔者建议,南京大学应该调查梁莹的中文论文是如何从官网消失的,而教育、科技部门应调查其上百篇论文是如何从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消失的。

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是一种学术之乱。作者可以从数据库随意删稿,也是一种学术之乱,即现有的撤稿程序和规则没有得到遵守,究竟是规则本身不健全或者缺乏权威性,还是某些人通过特殊手段达到目的,这个问题需要一个准确的说法。显然,学术圈的撤稿程序和规则需重新确定和完善。

上百篇论文从数据库撤稿,这个教授有“超能力”?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头条号评论文章,请您订阅并批评指正,谢谢 ◎

我的微信公号:《浴室传奇》(weiyuchuanqi)——关注浴室文化与洗澡健康的微信公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