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把“美”看成“大王八”的人,看到的是什么?

第一个把“美”看成“大王八”的人,看到的是什么?

图文/丁是丁(ID:dsd555555)

1

看了篇公众号文章,知道15年前的今天,宋美龄在美国逝世,“106岁的人生大幕,自此落下。”

对数字不敏感如我,这种语境下,也不免会联想到:她要是活到现在,就121岁了啊。即便是以她去世时的年龄,也称得上是“高寿”了。

《论语》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断章取义“仁者寿”,是说“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

能活到106岁,宋美龄是不是“仁者”,历史自有评判。

去台湾旅游时,导游在车上播放过一部美国人拍摄的关于她的纪录片,很多资料是我们以前不曾听闻和见识过的。

《罗马假日》中有个场景,格利高利·派克扮演的记者遇到公主之前,接到了要采访某位重要外宾的任务,报社同事们首先猜想的便是“东方美人宋美龄”,由此也可见她在上世纪40年代的国际社会是风云人物。

第一个把“美”看成“大王八”的人,看到的是什么?

2

月初陪父母去庐山。

导游讲到了庐山要看三样东西,“一看瀑布,二看云雾,三看别墅”。

我们从小背唐诗宋词,关于庐山最有名的、最家喻户晓的、最妇孺皆知的,也就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我清楚地记得“瀑布”的“瀑”字就是在“遥看瀑布挂前川”里学的。苏东坡去庐山的次数据说有四次之多,大概每次都是云雾缭绕,所以才有了《题西林壁》这一千古绝句。

至于别墅,最有名的当属“美庐”了。

我们住在牯岭镇。入住庐山的第一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去“庐山恋电影院”看了《庐山恋》(回头专门写一篇看电影的事),走出影院时不到九点钟,知道美庐别墅离得很近,索性沿着僻静的道路去探了探,想看一下老别墅区的夜景,心里想象着应该是沿房屋结构装了LED灯带什么的,“亮化”起来了吧。我可真是俗气。

昏暗的路灯,长长的下行道路,走了十多分钟,都没遇到一个行人。若不是山涧里“清泉石上流”的溪水声给自己壮着胆,简直越走越有些怕意。美庐隐在庐山深深的夜色里,神秘而又未可知。

第二天随团又去了“美庐”。那条蜿蜒而下的溪流叫长冲河,路边高耸入云天的法桐总令人想到南京。看资料知道,美庐是蒋介石的夏都官邸,占地4928平方米。因庭院清幽、美丽,而宋美龄的名字中也有个美字,遂以“美庐”二字命名,并亲笔题,命人将这二字篆刻于院内石上。

我看完资料介绍,走到刻“美庐”二字的石头旁,那里有导游正给大家做着讲解。只听道:你们看这个“美”,倒过来是什么?

他启发游客,又自问自答:像不像——大,王,八?

我,真的是很久、很久、很久都觉得心里被什么膈应着。即便过去集体宿舍里聚在一起吃饭,有人专讲屎尿屁之类的话,试图让别人恶心吃不下去饭,都没有那天在美庐听到导游的讲解,那么恶心和厌恶。

想起以前我妹妹听五音不全的人唱歌,常夸张到用“真恨自己长了两个耳朵”来表达。

那个导游不是我们团的,看上去很年轻,因为他的讲解,立刻觉得他极其地丑陋。简直与庐山优美的环境极不相符。

而周围一群六七十岁、七八十岁的游客,大都觉得饶有趣味吧,像被提醒了什么,走近了去认真识别,说着“还真像”,似乎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当然,当然,在他们的青春年代,骂人“大王八”还不是随随便便简简单单的小事。我小时候还见过画报上的政治漫画,丑化的人物,被一只脚或一支笔踏着、戳着,上书“内奸工贼叛徒”、“打倒XXX”一类的字眼,不是我那个年龄的小孩能懂的事,倒是因此识得了几个字。

第一个把“美”看成“大王八”的人,看到的是什么?

3

但凡受过一点教育,读过一点书的人,大概都知道苏东坡和佛印的一个故事。关于“心中有佛,所见即佛”。

苏东坡和佛印是朋友。一天,东坡问佛印:“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

佛印道:“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

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心里很高兴。他看佛印胖胖堆堆,一时兴起,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

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显而易见,国人都知道“王八”是骂人的话。最著名的就是“王八蛋,王八羔子”等,女人红杏出墙是给男人戴绿帽子,好像也跟“王八”有关。

第一个把“美”字看成“大王八”的人,是不是心里装着个王八呢?在他把“美”字看成“大王八”的时候,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要知道,一个人看这个世界的样子,大概就是他内心的样子。

庐山瀑布,大概因为是枯水季节,没有了李太白诗里描绘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 我们也没看到云雾,只能意会“不识庐山真面目”。美庐,掩隐在已泛起秋意的树荫深处,似乎在默默守护着陈年旧事,它的那些曾经的主人的故事,关于后来入住过的主人的故事,也许只有那些树、那栋别墅里的砖瓦、地上的泥土,曾经刮过的风,或者刻有“美庐”二字的石头……能说得清吧。

人又怎么能说得清呢?何况是把“美”分解成“大,王,八”的人?

即便因为别墅曾经的主人叫宋美龄,名字里有个“美”字。

“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以前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