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過節要外出遊,看這羣人,在家就花光了預算……

誰說過節要外出遊,看這群人,在家就花光了預算……

逢年過節,最開心的可能不是堵在高速路上的旅遊者,也不是躲在被窩宅男宅女,而是在田間忙個不停的農民伯伯!

河南寧陵橘子2天賣15萬斤,廣西百香果賣50萬單,雲南文山雪蓮果賣30萬斤,五常大米1天賣10萬斤......各地標誌性農產品供不應求,拼多多上一個又一個個喜訊暖透了農民的心。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過節本該是出省旅遊,看風景,逛名勝,怎麼興起拼農貨了?

但事實就是如此,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國慶,拼多多專供一二線城市的優質農貨賣爆了,就連那些專供三四五六線的補貼品牌也碩果累累。

誰說過節要外出遊,看這群人,在家就花光了預算……

沒錯,我們看到了另一種歡度國慶的方式,那就是在家就把旅遊的錢花出去。但花的出去的方式很多,可唯有拼多多最特別。

三方機構企鵝智酷這樣說道:“25%的拼多多用戶,被平臺創造出了全新的購物需求,買到了以前從未見過的產品,約13.7%的用戶,此前從未使用過網購。”

在“激發國民消費潛力”成為經濟熱詞的時候,拼多多此舉不可為不妙,稱之為“拉動經濟增長最強勁馬車”也不為過。

眾說周知,拼多多覆蓋貫穿了一二線到三四五六線乃至農村的用戶,相比一二線城市用戶,三四五線乃至農村的用戶之前可以接觸到的電商平臺很少。

但接觸少,並不代表需求小,這裡的物價低,房價低,收入穩定,所以反而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消費。拼多多順勢而為,積極引入vivo 、超能、立白、小米、華為、蘋果等在內的知名大牌,並降價促銷,讓他們也能便宜買好貨。

誰說過節要外出遊,看這群人,在家就花光了預算……

另一方面,拼多多深入鄉村,打通當地物流,協調當地收購公司,藉助平臺流量將農產品賣出去,為農民增收。

大城市的消費者,也通過拼多多可以以比超市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優質的產品,實現他們的“土味情懷”。不僅如此,買菜的同時,還能“扶農”,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趣事。

截止今年6月,拼多多已幫助全國農戶銷售367萬噸農貨,催生12億筆農貨訂單,不僅為大城市人群帶來了福利,更讓農民賺到了錢,今年國慶GMV更實現了同比300%的增長,一下子讓消費變得有趣而有力。

誰說過節要外出遊,看這群人,在家就花光了預算……

對此,《人民日報》更是先後點贊,“電商平臺‘拼勁十足’”和“拼多多的走紅潛藏著的是公眾對消費升級的進一步期待”。

作為用戶跨度最大的電商平臺,拼多多正連接國民需求與產業供給的紐帶,在裨益農業、製造業、拉動消費的同時,可以預見,一個煥新顏的電商時代已經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