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风流的宰相,梅长苏的原型,以一人之力震慑了整个天下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不少,诸葛亮、王安石、王导等等,各有风采。但能称得上风流宰相的只有一人,谈笑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以一人之力,镇住了整个天下,让权臣不敢篡逆,让敌国分崩离析。

历史上最风流的宰相,梅长苏的原型,以一人之力震慑了整个天下

这人就是被称为“江左风流宰相”的东晋谢安,一个比江左梅郎梅长苏更加风采照人的宰相。

谢安字安石,因为常年隐居于东山,又号东山居士,谢安隐居期间士族之中就流传着一句话“安石不出,如苍生何”,可见天下对他出仕的期待。虽然万众期待,可谢安不为所动,谢安平生志向在于归隐山林,享受生活,和他交往的也都是名僧名士,每日游山玩水,吟诗作赋。

历史上最风流的宰相,梅长苏的原型,以一人之力震慑了整个天下

谢安曾到临安山,坐在石洞里,面对深谷,悠然长叹:“此般情致与伯夷有何区别!”也曾与孙绰等人泛舟大海,风起浪涌,众人十分惊恐,谢安却吟啸自若。船夫因为谢安高兴,照旧驾船漫游。风浪转大,谢安这才慢慢说:“如此大风我们将如何返回呢?”船夫听从吩咐立即驾船返航。众人无不钦佩谢安宽宏镇定的气度。谢安虽然纵情于山水,但每次游赏,必带歌女同行,弹琴唱曲,极尽其乐。

谢安生于乌衣巷豪门谢家,王、谢两家是东晋最顶级的豪门,以谢安的所作所为,放浪形骸,通常是要被骂为纨绔子弟的。但谢安没有,谢安隐居隐得风流潇洒,做起官来也风流潇洒,还把风雨飘摇中的东晋治理得井井有条。

历史上最风流的宰相,梅长苏的原型,以一人之力震慑了整个天下

公元359年,谢万出兵北伐前燕遭遇大败,只身一人讨回东晋,随后被免为平民,谢家子弟多有牵连。为了维持谢家的地位,谢安只得放弃隐居生活,出仕为官,从此以一己之力,肩负起了虚弱的东晋。

当时的东晋,内有恒温兵权在手,随时有篡逆的可能,外有前秦苻坚虎视眈眈,风雨飘摇,人心浮动。谢安出仕后,实行“镇之以静”的方针,劝导百官,稳定朝政。不管多么紧急棘手的事情,谢安总能做得从容不迫,好像依然是在游山玩水一样,于是人心渐渐稳定。

历史上最风流的宰相,梅长苏的原型,以一人之力震慑了整个天下

公元373年,大司马桓温引兵入朝,在城外大摆鸿门宴,并放出口风,他这次是要“诛王谢,移晋鼎”!杀掉谢安和另一位重臣王坦之。赶去迎接的大臣们,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谢安却神色不变,说:“晋室的存亡,就取决于此行。王坦之吓得全身冒汗,手里上朝记事用的手板都拿反了。只有谢安,一如既往,从容不迫地逼问桓温:“桓公!我听说那有道的诸侯,当为国家镇守四方,您却为什么置兵于帐后呢!”桓温一下子怔住,原本他以为已经把朝廷这些人都吓住,皇帝至少也得封他做个摄政王。但谢安的从容镇静却让他摸不透朝廷的底,半天不知如何对答。终于,桓温换上了和蔼的笑容,拉住谢安的手攀谈起来,把满朝的文武看得目瞪口呆,东晋这一场危机也终于度过。

历史上最风流的宰相,梅长苏的原型,以一人之力震慑了整个天下

如果说,这一回是谢安以文人的胆色和风流,挽救了东晋的话,那么10年后的淝水之战,它所左右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东晋王朝,而是整个天下,甚至是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了。

公元377年,面对日益强大的前秦,谢安不顾众人的议论,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负责长江流域的防守,还全力支持谢玄组建北府军。

公元383年,苻坚带着百万大军南下,声言要一举吞灭东晋。东晋一片震恐,只有谢安正定自若,指派谢玄、谢石带八万北府兵迎敌。但谢玄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就去找谢安请示怎么打,谢安淡淡的说了句朝廷另有安排就不在出声了。谢玄又让张玄去请示,谢安却已经去山中别墅游玩了,完全没有一丝大战前的紧迫。知道很晚才游玩回来,然后向谢玄等人面授机宜。

历史上最风流的宰相,梅长苏的原型,以一人之力震慑了整个天下

当年十二月,谢玄和苻坚在淝水决战,谢玄大胜。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和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才淡淡地说:“没什么,小辈们击败贼人了”。淝水之战的胜利让谢安的声望达到顶峰,文武百官无不敬服,但没过多久,权力声望都达到顶峰的谢安就主动退位,重新去过他的隐士生活了。

历史上最风流的宰相,梅长苏的原型,以一人之力震慑了整个天下

当时人们一直把谢安和王导相提并论,说他们是江左两位“风流宰相”,然而到了南朝,王导丞相的后代尚书仆射王俭却说:“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一人尔”。其实,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若论起宰相之“风流”,也没有人能出其右。这是一个“风流”到心里的人,他这“风流”,才是真正的名士风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