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寒翔巨幅长卷《民工潮》,与蒋兆和《流民图》相媲美

(导读:30米长的《民工潮》巨幅长卷,反映改革开放3O年来,內地农民进城到沿海地区务工打拚的辛酸画卷。甚至能与蒋兆和的《流民图》相媲美。)

赵寒翔巨幅长卷《民工潮》,与蒋兆和《流民图》相媲美

(著名画家赵寒翔)

赵寒翔巨幅长卷《民工潮》

与蒋兆和《流民图》相媲美

我是从师兄一张照片中认识寒翔先生的。一次闲谈中,师兄将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打开,翻出一张照片说:这个人叫寒翔,正在创作巨幅画卷《民工潮》。我敏锐地意识到这幅画背后沉重的现实基调。

照片中,师兄身旁一个中年男子坐在画稿上,眉目和善,但目光中仍透出藏不住的坚韧和倔强。就这样,寒翔先生和他的《民工潮》走进了我的记忆。

赵寒翔巨幅长卷《民工潮》,与蒋兆和《流民图》相媲美

(赵寒翔正在创作巨幅长卷《民工潮》)

仲夏七月,我利用公休假期陪女儿去羊城参加亚洲钢琴公开赛,在师兄的引见下,终于在顺德见到了寒翔先生和他的《民工潮》。

走进寒翔先生的画室,浓烈的药味竟盖过翰墨飘香,原来,先生在创作《民工潮》期间不幸遭遇车祸,险些丧命,至今左脚上那道缝了20多针的伤口仍没有完全愈合。

艺术来源于生活。为了对创作《民工潮》进行素材积累,寒翔先生的足迹遍布了珠江三角洲的工厂车间,建筑工地。他冒酷暑,顶严寒,与民工兄弟同吃同住,遇到有特殊困难的民工兄弟,他还从本来就拮据的旅费里拿出钱来给予帮助,甚至还成功帮他们讨要到拖欠已久的工资,成为了民工的知心朋友。

赵寒翔巨幅长卷《民工潮》,与蒋兆和《流民图》相媲美

(巨幅长卷《民工潮》,作者:赵寒翔)

正是这种艰辛和付出使他获得了大量鲜活而真实的创作素材。在艰苦创作的日子里,他整日泡在画室里,如痴如醉,物我皆忘,近乎虔诚地用他那醮满深情的画笔,真实、客观地勾勒着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三年,1095个日日夜夜,几易其稿,《民工潮》终于完成了。完稿的那天,平时不善饮酒的寒翔先生约上师兄和几个朋友,在街边的一个小湘菜馆里,几杯杜康下肚便醉得一塌糊涂,醉眼惺忪中,一个个民工兄弟从画稿上,带着喜悦的笑容,向他走来。

展开《民工潮》,印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无比生动,及其鲜活的人物。我试图在这些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寻找着我的亲人,朋友的影子。细细回味着昨天的故事,感悟今天的变迁,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赵寒翔巨幅长卷《民工潮》,与蒋兆和《流民图》相媲美

(2014年,赵寒翔彩墨山水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南非总统祖玛。)

画是时代的记录,是画家灵魂深处的情感呼唤和人生感慨,只有触景才能生情,才有能力唤起观赏者心与心碰撞的感动,从而产生“思接千载”的历史情结。

艺术家应该是民族前行的记录者。

寒翔先生作为一个有良知,极富社会责任感的中青年画家,用手中的画笔记录历史,记录时代,这本身就是一件快事。

法国著名作家,美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当下一些艺术家为艺术而困,为名利所累,或自囚于书斋孤陋,或醉身于商海沉浮。

赵寒翔巨幅长卷《民工潮》,与蒋兆和《流民图》相媲美

(2017年,赵寒翔作品国礼赠送挪威首相埃尔娜.索尔贝格。)

能破壁,解惑者才能真正称之为:人民艺术家。这神圣的荣誉犹如天边的启明星,昭示和引领着有志者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在这支队伍中,我们看到了赵寒翔的身影。

无须计较他的形象是否如理想中的那般高大,也无须揣度他的地位是否身在前列,至少我们知道,他正精神抖擞地向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有理由相信,天道酬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