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本書掙1億驚動軍方,和一本書嚇壞希特勒的作家,不該讓他識字


兩本書掙1億驚動軍方,和一本書嚇壞希特勒的作家,不該讓他識字


1

不能當間諜的作家不是好作家,不能嚇死人的作家也不是好作家。

1935年,曾經的傳令兵希特勒,跳到元首寶座上已經兩年,這時候他已經不滿足於“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和麵包”了,他想把全世界端上他德國的餐桌。

希特勒在1934年9月底,就已經下達了一個重整軍備的密令,這時候他乾脆就準備撕毀《凡爾賽公約》,公開發布擴軍宣言了。

可是宣言還未等發佈,各國對那紙面上的共同防禦協定還未曾開始抗議,希特勒倒自己先被一本小冊子嚇壞了。

這本小冊子共172頁,是英國的軍事評論家貝爾特魯德·耶可普寫的,那裡面詳細記述了希特勒秘密整軍的軍令,和總參謀部的組織成員,它甚至還包括德軍從最高司令部,到各軍司令部、各師、各軍管區,以及剛剛建立的,坦克師指揮下的步兵部隊等所有編制。

它就連那168名陸軍各級司令的名單和經歷都有。

這耶可普是什麼人啊?他怎麼會知道這些,知道得這麼詳盡?這樣一來,德國軍事豈不是毫無秘密可言?所以希特勒看過之後登時大怒,立刻指示情報部門:趕緊把這個人給我綁過來,問問,問清楚!

希特勒的情報部門很能幹,他們不久後果然就將耶可普綁到了德國。

說,你怎麼知道這些的?情報來源於何處?誰是你的情報員?你的上線是誰,下線是誰?

耶可普被綁架過來之後,德國人自然就迅速開始了審訊,可是耶可普的回答卻只有使他們更加吃驚。

啥?我沒有腐蝕拉攏你們的幹部啊,這都是你們自己公開說的。

什麼?你當我們是傻子啊?好好說話!

於是耶可普就認認真真地開始講了。

這真是你們自己的報紙登出來的,我這本書所有的內容都是看報紙看來的,不騙你。

你看,你們前面不是登過一條訃告嗎?我看了一下,就知道最近換防駐紮在紐倫堡的是陸軍17師,師長是哈澤少將了。

你看,你們前面不是登過一條婚禮消息嗎?我看了一下,就知道新郎官修滕梅魯曼少校是通信官,他岳父威魯是25師26團的上校團長,參加婚禮的夏拉少將是25師師長,他們的師部駐紮在斯圖加特。

得,這世上本就不該有訃告、婚禮消息,不該有報紙,耶可普這樣的人,就不該讓他識字,學文化。


兩本書掙1億驚動軍方,和一本書嚇壞希特勒的作家,不該讓他識字


2

這世上有一種作家,哦,不對,間諜,知識豐富,文化水平極高,頭腦過人,他們蒐集情報,真不需要去搞什麼打入、竊取、暗殺、搶奪什麼的。

他們基本就每天西裝革履,戴副金絲眼鏡,進入某個圈子,叼著雪茄,舉著香檳、葡萄酒,跟人聊天就行。

有時候坐在餐桌上,吃著麵包,喝著牛奶,看看報紙,都比別人知道的多。

像佐爾格這種,經常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併為之激動的,其實大多不過是些下乘做法,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沒本事的人的做法罷了。

1976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的迪米特里·羅特同學,不務正業,還曾只靠公開材料,就寫了一本《製造核彈的方法》呢。

那裡面的信息量非常驚人,很多屬於絕密,以至於各國聞風而動,都來搶購,美國能源部驚恐之下,只得趕緊把它鎖進特購的保險櫃,配備上專門保鏢,嚴密保護起來。

這一種,也不該讓他識字,他學經濟學的,卻懂得核彈,要是學核彈,經濟學家肯定又日子難過。

這之後,美國又出了這樣一件事。

1984年,美國保險業務員湯姆·克蘭西,閒著沒事,忽然寫了一本《追獵紅色十月》。那本是一本根據當年蘇聯水兵集體叛逃事件,虛構出來的驚險小說,可是它一出版,就把美國軍方震傻了。

首先,這本書有詳盡的潛艇技術,尤其是俄羅斯當時極為高精尖的“颱風號”核潛艇全部製作技術,它又是美國海軍學校出版社出版的,所以最為關切這方面信息的美國海軍部官員自然便能夠最先看到,享有優先震傻權。

他們和他們的部長,當時一看之下,立刻就像貓燙了爪子似的跳了起來。媽呀,這傢伙是什麼人?他怎麼會知道得如此詳細、準確?

然後等消息傳開,美國國防部長,葛斯帕·W·溫伯格,也隨即被這本書的內容驚動了。

他大將風度,說的比較溫和:這本書涉及高端軍事技術,應該注意,它情節引人入勝,我幾乎沒法把它放下。倒好像他一點都不忙似的。

最後,美國五角大樓因為書中描寫的軍事技術細節太過真實詳細準確,整個都恍惚起來,他們都懷疑這個湯姆·克蘭西,看到了絕密性材料。

可是人家湯姆·克蘭西的這些技術材料,同樣是看那些公開材料看來的好不好?

湯姆·克蘭西一個賣保險的,居然寫小說,還軍事小說,他賣個保險就能讓天下再無秘密,讓小說家、情報人員、軍事專家統統抬不起頭來,你說這樣的人,是不是更不該讓他識字學文化?

這實在是太恐怖了,他幸虧不在我們朋友圈。


兩本書掙1億驚動軍方,和一本書嚇壞希特勒的作家,不該讓他識字


3

克蘭西第一本書雖然除了海軍學校出版社再沒人給他出,而且人家起初也最多隻肯給他5000美元,但他後面也賺大了。

起初只印了1萬6千冊,但在當年,就翻印兩次,達到三萬冊。這之後因為很多高級軍事官員紛紛叫好,就連里根總統花兩三天時間看完之後,也說了一句“一個技術上近乎完美的故事”,於是它到了1985年3月後,就忽忽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連續29個星期沒有跌下來。

可是你以為克蘭西只能寫包含高端技術的驚險小說嗎?不,他還能寫高端戰略方面的,而且還不止一本兩本,他到現在已經寫了80本左右。

美國當年為取得心理優勢,而開發研製的更為精密的探索外層空間的星球大戰計劃,就是他一番“想象”後“洩密”的。

此外,他還曾用一本《美日開戰》,準確預言了1995年美日大經濟戰的場面,用一本《總統命令》,幾乎準確預演了一場“911”飛機撞樓事件。

克蘭西當年,僅憑頭兩本書(第二本《紅雨升起》,或叫《赤色風暴》)的一版再版,電影改編,就拿到1億稿酬,這之後,名聲大噪的他,所有的書幾乎本本暢銷,動不動就被改編,天知道他已經掙了多少錢。

公開材料是大家的公開材料,大家都是識字的人,為啥區別就這麼大呢?那麼見證奇蹟完畢,我們就到了揭開耶可普、克蘭西這類人物的謎底的時候了。


兩本書掙1億驚動軍方,和一本書嚇壞希特勒的作家,不該讓他識字


4

克蘭西小時候並不出色,身體也發育不良,到了中學還身材消瘦不起眼,體育活動基本與他無關。

他早年的文學表現,也不過就是在校刊上發表了幾篇小文章而已,之後就完全中斷。

他還因為先天性近視很嚴重,當了沒幾天兵就退役了,軍事經歷幾乎沒有。

他更是在大學畢業後第二年結的婚,這之後就因為養家餬口的需要,幹起了保險業務員,完全沒有進入其他領域工作的資歷和經驗。

克蘭西就是這樣的一個克蘭西,那麼他是如何忽然間奇蹟般地成為“技術型驚險小說之父”的呢?

一句話,克蘭西自小就是軍事、武器迷,人家這偏好,可是一輩子都沒放下,他是在把興趣當專業來搞。

克蘭西從小就對技術非常著迷,拆裝各種物件早成習慣,這後面,他又因為處處留意,時時研究,把閒暇時間都用到這方面了,所以他就早已經是潛水艇、航天飛機、導彈等軍事武器的權威了。

有人曾經說,他對導彈這類東西的精通,就像汽車迷對汽車的精通一個樣。

但是克蘭西如果只能做到這一步,那他就不是克蘭西了,等他後面對海軍產生興趣之後,他又做了這些事。

買來大批相關書籍學習、研究,並與相關材料進行綜合分析、比對,就連防禦動態、海灘事件這類邊緣性材料都要加以關注、蒐集,這還不行,他忽而有一天,就乾脆進了海軍學校去進修。

這個海軍學校的出版社,出版了大量權威性著作,學員可以打折扣,光憑這一點就該去,你想想這個不為當海軍,不為上戰場的克蘭西,為了興趣能折騰到什麼地步。

克蘭西真正想改變活法,那是等債務還完,生活變得順遂之後。人必須有夢想,世界上沒有比夢想更真實的東西,夢想,是任何人都奪不去的的東西,他就是憑著這一信念,開始了一種有夢的生活的。

這就是要把他終生所愛的軍事科學和武器知識,所夢想的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各種軍事戰爭,以及那不可壓抑的想象力,用某種非現實的方式表現出來,職業化的意思。

不用說,這種方式最好的,莫過於小說,尤其是恐怖驚險小說。他可不想自己被憋壞,或者將這些東西帶入墳墓裡。

蘇聯水兵叛逃事件,一直在克蘭西心中揮之不去,他真正開始躁動,正是在海軍學校進修那段時間,他一旦決定要寫,就全身心地投入了進去。

為了寫好這個故事,其中的戰爭,大量無人問津的,專業性極強的,晦澀難懂的書,他一本本找來了,一本本看。

他為了此,還曾買來《魚叉戰爭》遊戲反覆觀看,採訪了核能發電站,和他客戶中的許多潛艇水兵。

克蘭西的知識能力,是多年培養、積累起來的,他還把每一本書都當做一個事業在做,曾事先進行過許多耐心細緻的準備,不到完美不罷休,試想,他這樣的人,怎可能不一鳴驚人,日不落?

一鳴驚人背後,從來都有長年累月的積累,任何事情都架不住用心,耶可普、克蘭西恰恰是先有了高端的知識儲備、天長地久的努力、始終如一的用心,才有了他人所不能的。

興趣、熱情、堅持、用心,懷揣夢想,永不可奪,這無疑就是他們這類人不同尋常的秘密所在。

專業來自於專心,洞見來自於深度,機會只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有準備,有積累,有夢想的人,有奇蹟,有好運。

END


文 | 九鴉

圖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