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

是中秋要來了嗎?

是國慶快到了嗎?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別總想著假期

很負責任的告訴你

下週是“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

事關每一個網民的切身利益


興國縣公安局組織民警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活動開展前夕,積極採取多種、有效措施進行網絡安全防範知識宣傳。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一是印刷了3000餘份宣傳資料,進入縣城鬧市區、社區、等宣傳網絡安全知識,並就市民提出的網絡安全相關問題進行專業性的解答。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二是通過鬧市區電子大屏幕循環播放網絡安全相關宣傳視頻,教育、提醒市民如何做好網絡安全預防。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三是組織民警在縣城人口密集區開展“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主題宣傳活動,民警向來往群眾發放網絡安全宣傳資料和普及網絡安全法律法規知識,併為群眾提供諮詢和講解。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四是利用辦事大廳平臺進行宣傳,民警在辦事群眾觀看影視資料時進行講解,並在各鄉鎮播放電影宣傳之際進行宣傳。

興國公安多措並舉將“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通過網絡安全知識的宣傳,引導群眾學習網絡安全知識和網絡法律法規,預防和保護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積極參與舉報打擊各種網絡違法犯罪行為。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最常見的四種網絡詐騙


1、冒充公檢法詐騙

典型案例: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2018年7月22日,在興國縣瀲江鎮紅軍路工商銀行,李某芳(女,43歲,江揹人)反映其接到一個自稱是北京市某檢察院打來的電話,說其涉嫌一起犯罪案件,對方發來一不明鏈接,李某芳打開鏈接看到網頁內容裡有自己的相關身份信息,其信以為真,在對方指導下通過銀行轉賬,被騙金額10400元。

案件特點: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騙子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或法院工作人員聲稱事主涉嫌犯罪,並將非法獲取事主身份信息的內容發給事主,引事主上鉤,然後要求事主將財產轉移到安全賬戶。此類詐騙手法往往利用販毒、洗錢、信用卡詐騙等罪名讓群眾一時不知所措,從而親信上當。

2、網絡購物詐騙

典型案例: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2018年06月19日,在興國縣瀲江鎮紅軍北路,曾某秀(女,43歲,瀲江鎮人)在網上瀏覽網頁時發現一個網名為“食糖批發(保證質量)廣州劉懂”的人,因其賣的貨物比市場價便宜,隨後便添加其微信號,並向其購買食糖,轉賬53000元,付款成功後,對方種種理由不發貨,後微信被對方刪除,打電話沒人接,曾某秀髮現被騙。

案件特點: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受害者一般通過微信或者QQ等非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騙子聯繫,向騙子購買二手類商品或其他商品,一旦轉賬成功,騙子就將其拉黑,聯繫不上。

3、虛假投資平臺詐騙

典型案例: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2018年6月29日,興國縣瀲江鎮長興南路,一居民謝某(女,49歲,章貢區人)被微信網友拉進“中韜金控分紅項目18群”的微信群。雙方在交流過程中,對方以投資入股中韜金控的分紅項目可以獲得高額分紅為由誘騙其在虛假網絡鏈接上註冊賬號並轉賬入股,信以為真的謝某為此被對方以投資入股的方式陸續騙去現金61423元。

案件特點: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騙子謊稱金融人士,吸引群眾加入微信群討論相關項目,建立信任關係。期間會以指導名義,發送虛假網絡鏈接、手機APP平臺,讓群眾登入、註冊,小獲收益。後期,群眾在嚐到甜頭追加投入後,這些虛假的網絡鏈接、手機APP平臺便會關閉失效,致使群眾被騙。

4、網絡貸款詐騙

典型案例: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2018年3月23日,在興國縣將軍中學,劉某柱(男,18歲,贛縣人)在一叫“借點錢”的網站上申請一萬元貸款,申請成功後對方稱要收取3000元保證金並保證申請成功會返還,劉某柱通過支付寶向對方支付了3000元,後聯繫不上對方,申請的貸款也一直未到賬。

案件特點:


下週將有大事發生,事關所有網民


騙子事先在互聯網上製作虛假網頁,發佈無息貸款、無抵押貸款等信息,網站一般只有幾個簡單的頁面,而在網上只留手機、QQ等聯繫方式,同時利用短信息群發無抵押貸款廣告,被害人聯繫網站和短信上的客服後,一般會以種種藉口在放貸之前找貸款人要錢,比如手續費、保證金、考察費等等,還有些騙子會讓貸款人先打一些錢以證明自己有還款能力等,從而導致貸款人被騙。

其實,關注網絡安全不僅僅是一時的

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

做到不聽、不看、不想

徹底對網絡詐騙說不

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錢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