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障礙深入經藏的「三座大山」

淺論障礙深入經藏的“三座大山”

現代人總是讀不懂涵括全部華夏文化的古典古籍,錯解錯會代表中華文明的古典要義,佛經也是其中之一。

我們為什麼讀不懂佛經原文?我們為什麼總是不解如來真實義,錯解錯會佛經義理?因為在我們的面前三座大山必須要翻越:

第一座大山,是文言文。

自從“五·四”運動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至今,因荒於文言文教學,絕大多數人讀不懂文言文,導致中華文化的傳承出現了斷層。甚至,文言文中的許多漢字,因為不常用,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簡化漢字時被取消掉了。所以現在傳統古典古籍與佛經典籍中的許多文字,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符號所代替,給原典籍的閱讀與研究、給傳統文化的復興與傳承,帶來了很大的障礙,這是中國人自己給自己製造的尷尬……

所以,如果我們要培養自己獨立讀懂佛經的能力,那麼我們就必須克服一切困難,按照漢語的特點從現在起持之以恆地逐字逐句攻克文言文,必須要通過文言文這道大難關。

淺論障礙深入經藏的“三座大山”

第二座大山,是閱讀佛經典籍時,佛教術語與日常用語在意義上存在很大差異。

如果沒有精通佛教義理的出家師父作專門講解,我們絕大多數人在閱讀佛經原典籍時,都會按照日常用語的意義去理解佛教術語,從而導致了對佛經法義、法理的錯解、曲解。對佛經義理的錯解、曲解,必然導致修行方法、甚至修行方向的嚴重錯誤。

所以,如果我們要培養自己獨立讀懂佛經的能力,正確理解佛經要理法義,我們就必須克服一切困難,從現在起持之以恆地儘可能多地瞭解一點佛教術語的特定涵義,攻克正確理解佛教術語這道難關。

淺論障礙深入經藏的“三座大山”

第三座大山,是聞思修並舉齊重

“經”者,徑也!佛法,是成佛的方法;佛經,是指向成佛之路的“趣月指”。為什麼不少修行人既能讀懂文言文,也精通佛教術語,但仍然不能解得如來真實義,仍然錯解、曲解了佛經要理法義,未能於當下就獲得學佛與修行的絲毫真實利益呢?因為,他未能“聞思修”齊頭並舉,他僅僅是多聞,卻未能腳踏實地去實修實證。佛經中的許多要理法義,必須要在腳踏實地的老實修習中去參悟,如此才能對其中的真實涵義真正領會並豁然開朗——佛經中的“不可說,不可說”,不是佛不願意說,而是無法說,你只能在實修實證中進行思維、體會、參悟,才能真正明白。

因此,自如地讀懂佛經要理法義的捷徑,除了按照“八正道”的修學次第修學,著重點是:

第一,在正知正見的善知識指導下閱讀佛經原文,正確理解佛經要理法義,此即“八正道”之一的“正見”。

第二,對照佛經要理法義,在實際生活中如實觀察、體驗、驗證、思維、證知。此即“八正道”之一的“正思維”。

第三,堅持禪修,止觀雙運,定慧等持。此即“八正道”中的“正定”。

淺論障礙深入經藏的“三座大山”

有道是:

通宗不通教,開口便先道;

通教不通宗,如蛇進竹筒;

宗教兩不通,盲犬吠茅叢;

通宗又通教,慧日當空照。

“宗”,本指佛教的“宗門”,即禪宗。但此處單指類以於“四禪八定”等共法;“教”,本指佛教的“教下”,即天台教。但此處,特指佛陀所開示的佛法義理。“茅叢”,在禪宗公案中,比喻煩惱叢生,如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茅草。我等凡夫,既不通“四禪八定”,也不懂佛法義理,只能被煩惱所束縛纏繞,如同被困於茅叢的盲犬瞎吠亂撞。

淺論障礙深入經藏的“三座大山”

只要我們搬掉了這三座大山,我們就能自如地讀懂佛經原典原籍,我們就能正確地理解佛經要理法義,就能解得如來真實義,通過讀佛經、修禪定,按照“八正道”的修學次第,聞思修並舉齊重,就能獲得般若智慧,證得心解脫達到涅槃彼岸。

淺論障礙深入經藏的“三座大山”

淺論障礙深入經藏的“三座大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