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及其相关佛教术语简释

一、明

(一)FROM:汉语辞典释义

1、【明(朙)】:读音míng 。形容词。会意字。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

(1)本义:清晰、光亮,与“昏暗”相对。如:朙,照也。——《说文》;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明,精白也。——《国语·周语》;视曰明。——《书·洪范》;明则著。——《礼记·中庸》;明星谓之启明。——《尔雅》;东有启明。——《诗·小雅·大东》;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苏轼《赤壁赋》;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方苞《狱中杂记》;又如:明星(明亮的星,泛指众星)。明珠(明亮的宝珠,多指珍珠)。明明(明亮)。明丢丢(明朗朗,明光光,明灼灼,明亮亮;明亮貌)。明晃晃(明幌幌,光亮闪烁)。明晦(晴阴)。明亮。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作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

(2)清楚、显著、能够看清楚。如: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名实已明。——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扬之欲其明。——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君法明,伦有常。——《荀子·成相》;又如:明切(明白深切)。明言(明白的话)。明悉(详细清楚)。明标着册历(标,写。册历,指账本)。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严明。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明艳。鲜明。

(3)睿智、聪慧。如:幸遇明主。——南明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明智而忠信。——汉·贾谊《过秦论》。又如:明公(对有地位者的尊称) 。英明。贤明。明君。明慧。聪明。高明。

耀明于子。——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4)强盛,旺盛。如:昌明(昌盛发达);明盛(昌明兴盛、旺盛、兴盛)

(5)洁净(指祭供品)。如:明水(祭祀用的净水);明衣(在斋戒期穿用的干净内衣;死者洁身后所穿的干净内衣);明酌(清酒、用于祭祀)

(6)廉洁、公正。如:明政(清明、廉洁、公正的政治)。明制(清明、廉洁、公正的法制)。

(7)爽快、坦直。如:明快;

2、【明】:读音míng,动词。

(1)照亮。

如:火尚足以明。——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又如:明烛(照亮)

(2)点燃;点亮。如:明火执杖(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

(3)懂得、了解。如:愚者亦明之。——清·黄宗羲《原君》;吾未其明也。——唐·韩愈《师说》;明于治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明经义谙雅故(了解经书的意义,通晓过去的文章典故。谙:熟悉);明中(通晓星象历法);明悟(明白领悟);明理(明白道理) ;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阐明、表明。如:文者以明道。——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明死生之大。——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明道德之广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明志(表明心志)。明惑(明确与困惑)。明确。

(5)分辨,区分。如:明辨(分辨清楚)

(6)通“盛”。受。如:以我齐明,与我牺羊。——《诗·小雅·甫田》。注:“明者,盛之假借。

(7)通“盟”,结盟。如: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诗·小雅·黄鸟》;以其背明约而杀义帝也。——《汉书·黥布传》

3、【明】:读音míng,名词。

(1)智慧、学识。如: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二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曰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核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西域记》;五明;无明。

(2)白昼、白天。如:靡明靡晦。——《诗·大雅·荡》;又如:明夜(昼夜)

(3)人世,阳世,视觉,眼力。如:人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颜延年《和谢监灵运》;又如:明幽(人间和阴间);明晦(人世与阴间)

(4)眼睛,视力。

如: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史记·太史公自序》;又如:不用明焉;明杖(盲人用以代眼的手杖)。又如:失明。

(5)神,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如:明衣(神明之衣);明祀(对审明的祭祀);明宫(明祠。神祠);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6)中国朝代名:明朝;明代。(1368—1644年)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如:明有奇巧人。——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朝一典史。——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7)通“名”。声名、名誉、名分,地位、身分。如:则天下之明誉兴。——《大戴礼·主言》;收陵、婴之明分,绝信、布之觊觎。——《汉书·叙传上》

(8)次(专指日或年)、次于今天或今年的。如:明日。明年。明岁(明年)。

(9)松明。如:明子(松明)

(10)姓氏

4、【明】:读音míng,副词。公开,不隐蔽。如:明诏大号。——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明升暗降(表面上升官,暗中却被削去了权力);明说。明讲。明处。

二、“明”的佛学辞典简释

FROM:《佛学大词典》

【明】:梵语vidya^,巴利语vijja^。音译作费陀、苾驮。即灼照透视。意指破除愚痴之闇昧,而悟达真理之神圣智慧。据《佛地经论》卷二载,由于明能除闇,故以慧为自性;由于明为无明之相对者,故以无痴之善根为自性。据原始佛教经典之三转法轮经载,修八圣道,解四谛理,成就眼、智、明、觉(皆表智慧之语),即得趣入涅槃。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二载,善之有漏慧固能通达了解,然于“四圣谛”无法决择(决疑、分别理)现观(觉知、观照眼前四圣谛),故不称为明;仅无漏之圣慧得称为明。此乃所谓有学(仍残有所学之圣者)与无学二种之别。无学之圣者中,素质能力殊胜者于六神通中之宿住通、生死通、漏尽通等三通能破除过去、未来、现在三际之愚闇,此称为无学之三明。其中,漏尽通为胜义之真明;而前二者之宿住、生死通亦称为明,系因其能顺无漏之真明(漏尽明),并以牵引此而有少许之明相,故假名为明。

 梵语vidya^,由语根 vid(知)转引而来,故“明”又指知识、学问之意。于印度,各种学艺可分为声明、因明等五明。此外,真言等亦具有除痴闇、拂障难之力,故亦称为明,据大毗婆沙论卷二载,世间有支明、事明、兽明、孔雀明、咒龙蛇明、火 明、水明、迷乱明等诸咒论。密教遂并称印契与真言为印明。

佛陀圆满具足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故于十号之中有明行足之尊称。初地以上之菩萨观三世诸法实相而心明了,故于五种菩提中以明心菩提为初地以上菩萨所悟之菩提。据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八之十明品载,十地菩萨具有如下十种智明:(一)他心智明,(二)天眼智明,(三)宿命智明,(四)未来际智明,(五)天耳智明,(六)神力智明,(七)分别言音智明,(八)色身庄严智明,(九)真实智明,(十)灭定智明。然八十华严译为神通,故又作十通。[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七、集异门足论卷三、大乘义章卷二十本]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明】:(术语)智慧之别名。佛地论一曰:“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大乘义章十四曰:“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真言之别名。真言能破烦恼之闇,故云明。又由口说云真言,由身现云明。又佛放光明于光中说故云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你也,此译云明。破闇为义,梵语漫怛罗,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谓此真言能破众生烦恼闇障,义翻为明,咒即明故。”大日经疏十二曰:“破除一切无明烦恼之闇故,名之为明。然明及真言义有差别,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为明也。”秘藏记本曰:“陀罗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明】:1、智慧的别名。2、真言陀罗尼的别名。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明】:智慧之别名。《佛地论》卷一曰:“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大乘义章》卷十四曰:“知法显了故名为明。”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编)

【明】:p0805。《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明者:悟入尽所有事。”

二解:《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明者:谓习所得慧。”

三解:《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明者:谓无明相违解。”

四解:《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明者:谓由加行习所成慧。”

五解:《杂集论》十一卷十页云:“明者:谓能取所取无所得智。由此智,见道所摄现观转故。云何菩萨依瑜伽地,方便修学,证无所得?谓诸菩萨,已善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已过第一无数大劫;已闻随顺通达真如契经等法。如理作意,发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观此影像,不异定心,依此影像,舍外境想,唯定观察自想影像。尔时菩萨,了知诸法唯自心故;内住其心,知一切种所取境界,皆无所有。所取无故;一切能取亦非真实。故次了知能取非有。次复于内,舍离所得二种自性;证无所得。依此道理,佛薄伽梵,妙善宣说:菩萨依静定,观心所现影。舍离外尘想,唯定观自想。如是内安心,知所取非有。次观能取空,后触无所得。”

六解:《俱舍论》一卷六页云:“月星火药宝珠电等诸焰,名明。”

七解:《大毗婆沙论》二十五卷十二页云:“问:何故名明?明是何义?答:能达,能解,能了,是明义。问:若尔;有漏慧,亦能达,能解,能了,何故不名明?答:若达、解、了、能于四谛,真实通达;说名为明。诸有漏慧,虽达解了;而于四谛,不能真实通达;故不名明。如暖等四顺抉择分,虽能猛利推求四谛;而未真实通达四谛;不名为明。复次若达解了,能于四谛,究竟通达;说名为明。诸有漏慧,虽达解了;而于四谛,不能究竟通达;故不名明。复次若达解了,能于四谛,决定通达;说名为明。诸有漏慧,虽达解了;而于四谛,不能决定通达;故不名明。复次若达解了,能于四谛,见已,非复不见,知已,非复不知,现观已,非复为无知犹豫邪智所伏;说名为明。诸有漏慧,虽达解了;而于四谛,不能如是;故不名明。复次若达解了,断所断法,令其究竟无力增长;说名为明。诸有漏慧,虽达解了,而无此力;故不名明。复次若达解了,破坏诸有;说名为明。诸有漏慧,虽达解了,而增长有;故不名明。复次若达解了,能断续有续老死法,能令生死,究竟断灭;说名为明。诸有漏慧,虽达解了,无如是力;故不名明。复次若达解了,趣苦灭行,及趣诸有世间生死老死灭行;说名为明。诸有漏慧,虽达解了,而趣苦集行;及趣诸有世间生死老死集行;故不名明。复次若达解了,非身见事,非随眠事,非颠倒事,非贪嗔痴慢安足处,无垢秽浊,不堕诸有苦集谛摄;故说为明。诸有漏慧,虽达解了,与上相违;故不名明。复次若达解了,无无明者;说名为明。诸有漏慧,虽达解了,有无明故;不名为明。复次能疗病咒,说名为明。谓世间人鬼魅所著,明咒能疗。如是圣道,能疗众生诸烦恼病;故说为明。诸有漏慧,不能究竟疗烦恼病;故不名明。复次诸有漏慧,随顺二品;以于二品,俱作三缘;故不名明。亦非无明。如人于他怨家亲友,俱随顺者,彼人于他,非亲非怨。此亦如是。复次有漏慧品,能谤明故,不名为明。有漏善慧,虽顺于明;而能引生谤道邪见,如叛臣故;不名为明。复次诸无漏慧,于四圣谛,照了明净;如昼分眼,见诸色像;故说为明。诸有漏慧,于四圣谛,见不明净;如夜分眼,见诸色像;故不名明。”

八解:此释学明无学明之明。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卷十三页云:“问:何故名明?答:通达解了,故名为明。问:若尔;诸善有漏慧,亦通达解了,应亦名明?答:若能通达解了,亦于四圣谛决择现观者,乃名为明。诸善有漏慧,虽能通达解了;而于四圣谛,不能决择现观;故不名明。如顺决择分所摄慧,虽极猛利;而于四圣谛,未能决择现观。未能毕竟真实决择现观谛故。复次若能通达解了,不为无知犹豫邪见之所杂乱;断见疑已,不复令起;不增诸有生老病死;非身见事,非堕苦集,不增无明,永离烦恼魑魅魍魉者;乃名为明。诸善有漏慧,虽能通达解了;而无余德,故不名明。复次诸善有漏慧,俱涉二品;故不名明。谓与明无明,俱作三缘故。如人与己怨亲交涉,非定名亲。复次诸善有漏慧,与谤明者,俱是苦集,世间品摄;故不名明。问:若善有漏慧,不名明者;契经所说,当云何通?如说:有三明。一、宿住随念智证明,二、死生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后一,可尔;前二,云何?答:前二亦有少分明相,故假名明。谓违烦恼故,不杂烦恼故,顺胜义明故,引无漏明故。是故尊者妙音说曰:于三明中,惟漏尽智,是胜义明。余二,能引胜义明故,假立明名。复次宿住随念智,证明通达解了前际法故,死生智,证明通达解了后际法故,漏尽智,证明通达解了涅槃性故;皆说为明。复次初明,知前际流转法故,第二明,知后际流转法故,第三明,知还灭法故;皆说为明。复次初明,除前际无知故,第二明,除后际无知故,第三明,除涅槃无知故;皆说为明。复次初明,除蕴愚故,第二明,除有情愚故,第三明,除法愚故;皆说为明。复次初明,知诸有情前际,由如是业,死彼生此,因果相续。第二明,知诸有情后际,由如是业,死此生彼,因果相续。第三明,知诸有情,由如是道,能尽诸漏,隔断因果。惟此一种,是胜义明。前之二种,是世俗明。复次如是三明,皆能随顺厌舍生死,皆能引发殊胜功德,皆能趣向毕竟涅槃,故名为明;而实明者,惟无漏慧。”

二、无明

FROM:《佛学大词典》

【无明】:梵语avidya^,巴利语avijja^。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梵moha )。

就十二缘起中无明支解之,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阿含经》谓无明乃对于佛教真理(四谛)之错误认知,即无智;且其与渴爱具有表里之关系。说一切有部以“三世两重”之因果来解说十二缘起,谓其中之无明系指过去烦恼位之五蕴,由于该位诸烦恼中,以无明之作用最强,故总称宿世烦恼为无明。唯识宗则以“二世一重”之因果加以解释,谓无明与行能牵引识等五果之种子,故为“能引支”;其中,与第六意识相应之“痴”,能起善恶之业,称为无明。

有部与唯识宗又将无明分为相应无明与不共无明二种。相应无明,系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共起;不共无明,则无与之相应而起者,以其独自生起,故又作独头无明。《成唯识论》卷五将不共无明更分为恒行不共无明与独行不共无明。恒行不共无明,系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无明,即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而起,此无明无始以来恒行,障碍真义智,故称恒行;又自一切凡夫心常无间之观点言,乃与相应于第六意识之无明有异,故称为不共。独行不共无明,系与第六意识相应之无明,以其与其他根本烦恼不相应,单独而起,故亦称不共。此独行不共无明复依其与随烦恼俱起与否,更细分主独行无明与非主独行无明。

唯识宗又区分无明为种子与现行,其中,常随众生,隐眠在第八阿赖耶识中之无明种子,称为随眠无明;对此,无明之现行,缠缚众生,系着生死(迷之世界),称为缠无明。又,缠无明有相应与不共,即为随眠、缠、相应与不共等四种,称为四种无明、四无明。此外,无明复可分为根本与枝末、共与不共、相应与不相应、迷理与迷事、独头与俱行、覆业与发业、种子子时、行业果、惑等十五种无明。

据《胜鬘经》之说,与见惑及三界之修惑(贪等)相应之相应无明,称为四住地之惑。所谓四住地即: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其中,见一处住地指见惑,后三住地则指三界之修惑。又独行不共之无明为无始无明住地之惑(若合以上四住地之惑,则称五住地之惑),此无明住地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唯如来之菩提智得以断之。

据《大乘起信论》之说,无明为不觉,此不觉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二种。根本无明,又作根本不觉、无始无明、元品无明,忽然念起无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达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动差别对立之念的元初,即为诸烦恼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烦恼所生者,故谓“忽然”。以其极微细,故难以区别心王与心所之状态。故根本无明即最细微之动心,而诸种惑、业、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动之心为根本,故称根本无明。此即无始无明住地之惑。枝末无明,又作枝末不觉,即依根本无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污心,有三细六粗之惑业。

据天台宗之说,依空、假、中三观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此中,无明即迷于非有非空之理,而为障碍中道之惑。亦即中观所断之对象。关于断除无明者,在天台所判'化法四教’之别教,于十回向伏无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觉等十二阶位,断尽十二品无明。此际,十回向中,最后之第十回向断除最初之无明,进入初地;此最初之无明复分三品来断,故称三品之无明。在圆教,则于初住以上至妙觉等四十二阶位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此际,第五十一阶位(等觉)之最后心即显妙觉智,由此能断除最后之无明(称为元品无明、无始无明、最后品无明)。然以上为过去之说,实则圆教不立三观之次第,而主张持一心作观,三惑同体,同时可断。[《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卷三十八、《大智度论》卷四十三、《成实论》卷九、《成唯识论》卷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六十四、《十地经论》卷八、《俱舍论》卷九、卷十九、《摩诃止观》卷六上、《胜鬘经宝窟》卷中末]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无明】:(术语)梵语阿尾儞(儞:古同“你”)也Avidy&amacron;,谓闇(闇:同“暗”)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之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FROM:《法相辞典》

【无明】:p1040。《瑜伽》八卷三页云:无明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

二解:《瑜伽》五十八卷四页云:无明者,谓于所知真实觉悟能覆能障心所为性。此略四种。一、无解愚;二、放逸愚;三、染污愚;四、不染污愚。若于不见闻觉知所知义中,所有无智,名无解愚。若于见闻觉知所知义中,散乱失念,所有无智,名放逸愚。于颠倒心所有无智,名染污愚。不颠倒心所有无智,名不染污愚。又此无明,总有二种。一、烦恼相应无明,二、独行无明。非无愚痴而起诸惑,是故贪等余惑相应所有无明,名烦恼相应无明。若无贪等诸烦恼缠,但于苦等诸谛境中,由不如理作意力故;钝慧士夫补特伽罗,诸不如实简择,覆障缠裹暗昧等心所性,名独行无明。

三解:《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无明者,于所知事,不能善巧。于彼彼处,不正了知。谓于彼彼所说义中,及于名句文身,不能解了。

四解:《显扬》一卷六页云:无明者,谓不正了真实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正了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无明为业。如经说:诸有愚痴者,无明所伏蔽。

五解:《杂集论》一卷十三页云:无明者:谓三界无智为体;于诸法中,邪决定疑杂染生起,所依为业。邪决定者:谓颠倒智。疑者:犹豫。杂染生起者:谓贪等烦恼现行。彼所依者:谓由愚痴,起诸烦恼。

六解:《五蕴论》四页云:云何无明?谓于业果,及谛宝中,无智为性。此复二种。所谓俱生,分别所起。又欲缠贪瞋,及欲缠无明,名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

七解:《广五蕴论》八页云:云何无明?谓于业果谛宝,无智为性。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又欲界贪瞋,及以无明,为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此复俱生,不俱生,分别所起。俱生者:谓禽兽等。不俱生者:谓贪相应等。分别者:谓诸见相应。与虚妄决定疑烦恼所依为业。

八解:《法蕴足论》十卷三页云: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于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于善作业无知,恶作业无知,善恶作业无知,于因无知,因所生法无知,于佛法僧无知,于苦集灭道无知,于善不善法无知,于有罪无罪法无知,于应修不应修法无知,于下劣胜妙法无知,于黑白法无知,于有敌对法无知,于缘生无知,于六触处如实无知。如是无知、无见、非现观、黑暗、愚痴、无明、盲冥、罩网缠里、顽騃浑浊、障、盖、发盲、发无明、发无智、发劣慧、障碍善品、令不涅盘、无明漏、无明瀑流、无明轭、无明毒根、无明毒茎、无明毒枝、无明毒叶、无明毒花、无明毒果、痴、等痴、极痴、很、等很、极很、痴类、痴生、总名无明。(注:1、騃:ái。意为:愚,无知。2、轭:è,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意为:束缚、控制)

九解:《大毗婆沙论》二十五卷十二页云:“问:何故名无明?无明是何义?答:不达,不解,不了,是无明义。问:若尔,除无明,诸余法,亦不达,不解,不了,何故不名无明?答:若不达不解不了,以愚痴为自相者,是无明。余法不尔,故非无明。”

十解:《大毗婆沙论》四十三卷三页云:云何无明?答:三界无智。此说应理。谓三界系无智,具摄诸无明故。若作是说:不知三界名,无明者;则应不摄缘灭道谛二种无明。彼不缘三界故。

十一解:《品类·足论》三卷二页云:无明云何?谓三界无知性。

FROM:《佛学次第统编》

【无明】:一切惑业,若逆溯之,其源无不归纳于无明。盖一切惑业,无非由执。由有执故,乃能成障。所以执者,为有着故。所以着者,原无明故。无明之外,无别他因。故此一切惑业,无不归纳于无明也。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癡(癡:chī,同“痴”)之异名。《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实业果。”《成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癡?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癡,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FROM:《天台教学辞典》

【无明】: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暗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癡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云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癡。

以十二缘起中无明支,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

据台宗之说,依空、假、中三观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此中,无明即迷于非有非空理,而障碍中道惑,亦即中观所断之对象。

关于断除无明,在台宗所判化法四教之别教,于十回向伏无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觉等十二阶位,断尽十二品无明。然在十回向中,最后之第十回向断除最初之无明,进入初地;此最初无明,复分三品而断,故称三品无明。在圆教,则于初住以上至妙觉等四十二阶位,断尽四十二品无明。又第四十一阶位(等觉)之最后心,即显妙觉智,由此能断除最后之无明(称为元品无明、无始无明、最后品无明)。

以上为过去之旧说,实则圆教不立三观次第,而主张一心作观,三惑同体同时可断。

[《长阿含》卷一本经、《大毗婆沙论》卷二三、卷二五、卷三八、《大智度论》卷四三、《成实论》卷九、《成唯识论》卷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八、卷五六、卷五八、卷六四、《十地经论》卷八、《俱舍论》卷九、卷十九、《摩诃止观》卷六上、《胜鬘经宝窟》卷中末]

FROM:《藏传佛教辞典》

【无明】:癡暗之意。为十二因缘中的一支,六根本烦恼之一。是智慧异品,不能如实了知三界所有业果、谛实等诸道理,能令杂染生起。《涌莲藏真》

FROM:《佛教哲学大词典》

  【无明】:读音:[wu2 ming2]。梵语avidya的译名。无法看清事物真貌的迷惑生命。不明真理之意。(1)过去的一切烦恼。相当于十二因缘中的第一。(2)无明惑。“法性”的相对词。三惑之一。妨碍成佛且为一切烦恼的根本,又谓可依别教及圆教而断除的烦恼;但依的法门是说,无明与法性皆相即而具备于众生的一念,是谓无明法性体一(无明即法性)。于别教是立十二品无明,圆教则立四十二品无明。于文底下种佛法,则是点燃大烦恼之薪,使菩提之火旺盛,以显无明即法性。日莲大圣人于《御义口传》云:“受持此本法,是信之一字耳。对治元品无明之利剑正是此一信字”(第七八五页),明示受持三大秘法的御本尊,依此“信”之一字,就能转无明为法性。御书当体义抄(第五三三页)御义口传(第七四二页)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 编)】

【无明】:1、无明者,谓三界无智为体,于诸法中邪决定疑杂染生起所依为业。“邪决定”者,谓颠倒智,“疑”者犹豫。“杂染生起”者,谓贪等烦恼现行。彼所依者,谓由愚痴起诸烦恼。2、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于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于善作业无知。恶作业无知。善恶作业无知。于因无知。因所生法无知。于佛法僧无知。于苦集灭道无知。于善不善法无知。于有罪无罪法无知。于应修不应修法无知。于下劣胜妙法无知。于黑白法无知。于有敌对法无知。于缘生无知。于六触处如实无知。如是无知无见非现观。黑闇愚痴。无明盲冥。罩网缠里。顽騃浑浊。障盖发盲。发无明。发无智。发劣慧。障碍善品。令不涅槃。无明漏。无明瀑流。无明轭。无明毒根。无明毒茎。无明毒枝。无明毒叶。无明毒花。无明毒果。痴等痴极痴。欣等欣极欣。痴类痴生。总名无明。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无明】:(梵avidya^,巴avijja^,藏ma-rig-pa),烦恼的别名;指于法无所明了。“明”是智慧、学识。因此,“无明”的语意就是无智。此外,有将一切烦恼通称为无明;或将迷于真如本际之理,特称为无明;或将不能明了抉择、解了诸法事理的烦恼,称为无明(即痴烦恼)。吉藏《法华经疏》卷八,立通别二途,就通义而言,一切烦恼皆有闇惑迷理之义;就别义而言,无明烦恼迷于本际,集起生死。由此可知,有关无明的解释不止一途,此因宗派、场合不同所致。今择其中较为主要者,略述如次:

(1)俱舍宗、唯识宗之说:此二宗皆以无明为痴烦恼。根本烦恼之一。即迷闇于种种事理而不能明了抉择。此无明烦恼,一切烦恼起时,必以之为本,故其作用甚广。若加以分类,可分为相应无明、不共无明等二类。此中,唯识家更将不共无明分为恒行、独行。独行中又分主独行与非主独行。但就心所的分类而言,俱舍家以此为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家以为根本烦恼之一。

又若以无明为十二因缘之第一支而言,则俱舍家以为无明系宿世烦恼之总称,而唯识家仅指与第六识相应的分别无明。

(2)《起信论》之说:《起信论》称此为不觉。即(大正32·585a):“此识有二种义,(中略)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觉”分为本觉、始觉,“不觉”分为根本与枝末。根本无明是最极微细的动心、一念起动之刹那。例如有人暗夜见杌木,不了彼乃杌木而心动。此一念起动之心又称“不如实了达真如法一”或“以不达一法界故忽然念起”。至于枝末无明,是指进而更起“彼是人?是杌?”之分别,作法执、我执、善恶业等,沉沦于苦海。亦即以三细六粗为枝末无明。此等惑、业、苦皆以彼一念起动之心为根本,因此,以彼为根本无明,以此为枝末无明。但是三细中之业相,正是一念起动之心,与所说之根本无往全同其旨趣,故称之为根本业不相应染。若离乎此,就是始觉的究竟,是所谓始本不二之境界。又转相及现相皆是“王所未分”之微细惑,因此,对其次的六粗而言,它是根本的。

大致说来,《起信论》的根本无明、枝末无明计有三重。即{1}以忽然念起的无明为根本,三细以下为枝末;{2}以三细中的业相为根本,转现以下为枝末;{3}三细皆为根本,六粗为枝末。如是义门重重,自在无碍,系因《起信论》乃以根本、枝末为一惑之粗细,与法相宗依别体之惑论本惑、随惑,大异其趣。因此,《起信论义记》卷中(本)云(大正44·256a):“若约诸识分相门,本觉本不觉在本识中,余二在生起识中;若约本末不二门,并在一本识中。”

(3)天台宗之说:天台宗以无明为三惑之一,指迷于非有非空之理而障中道之惑。三惑为空、假、中三观所破;即以空观断见思,以假观断尘沙,以中观断无明。若配于五十二位,初信断见惑,二信至七信之间断思惑,最后之三信尽尘沙,初住以上断无明。又,无明分为四十二品;在等觉之后心,妙觉智现前而断尽者,称为元品无明、无始无明或最后品无明。然此系傍附于别教所作之大略分别;若实论断证,则是三惑同体,三观一心,前后无有次第。如《摩诃止观》卷六云(大正46·80b):“就文字论,乃当如此,意则不然。见思即是无明,无明即是法性,见思破即是无明破,无明破即是见法性。”《止观辅行传弘决》承此意云(大正46·347b):“若论元意,一见一思无非法界,不同次第,……(中略)若从文说,见思障真,无明障中;若从意说,见思之外,无别无明。无明体性既即法性,当知见思亦即法性。”由此乃可知三惑同体、三惑同断之旨。

因此,别圆二教虽同断三惑,但别教以三惑之体不相即,圆教以三惑同体,而有粗、中、细之别。又,别教以为三惑系异时断,而圆教则认为三惑系同时断。

◎附一:〈无明〉(摘译自《佛教语大辞典》)

(一)(梵avidya^)指最根本的烦恼。迷的根源。十二因缘的第一支,是带来生、老、病、死等一切苦的原因。无明若灭,吾人之苦即可消灭。

(二)指说一切有部所说的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学派以之为根本烦恼之一。又称痴烦恼。指由于迷妄而不能理解真实的事物。分为与根本烦恼相应而起的相应无明,以及单独而起的不共无明。

唯识学派另分无明为随眠无明与缠无明。前者指常随有情,隐眠于阿赖耶识中的无明种子。后者指无明之现行,系缚众生,系着生死使之不得出离。

(三)指不能了达唯一绝对之心的真相,与心的本性不相应,忽然生起种种烦恼。《大乘起信论》云(大正32·577c):“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四)(梵abha^svara)即“不明白”之意。

(五)《部执异论》谓︰无明与无知同义。为五事之一。

(六)天台宗所谓三惑之一。即迷于非有非无之理而妨碍中道之惑。中观所断的对象,分为四十二品。

◎附二:印顺《辨法法性论讲记》(摘录)

众生所以有生死,由于“无明”,这是佛法所公认的。什么是无明?无明是蒙昧错误的认识。我们对宇宙人生没有体悟得到真理,所了解到的,都是虚妄错误,不实在的。由于这样,我们常在错乱、颠倒中,起烦恼,造业,受生死,一生一生的生死不了。所说虚妄、颠倒、错误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唯识宗给我们指示出来︰我们的无明──最根本的错误,就是觉到心物对立,好像心外有客观实在的世界,离外界而有内心。错误由于虚妄分别,成了生死的根本。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心在内,境在外,山水在外;外物是与心无关,自己就是这样的。大家都为无明所蔽,都有根本错误,所以谁也解决不了生死,谁也不得究竟解脱。

◎附三:T. R. V. Murti着·郭忠生译〈无明〉(摘录自《中观哲学》第九章)

“绝对”本身是不可定性的(空);任何思惟范畴概念盖不能适用于它,而我们日常经验所见闻觉知的种种“有颜色的形象”,完全是无明加诸于“绝对”的妄见。无明是表象的“因”。如果说“绝对”是究竟的真理(真实谛,paramartha^ satya),则无明即是属于表相──世俗法,甚至可说就是世俗法本身。

无明障碍“真实”,并由此而产生那不真实的表相。《大乘稻秆经》(S/a^listamba Su^t-ra)称无明是“不知真实”(non-apprehen-sion of the Real,梵tattva apratipattih!)的一种“妄知”(mithya^ pratipattih!)。所以无明有两种作用:(1)挂碍性(a^varan!a)──障碍事物本来的面目。(2)构作性──发生虚妄所知(asatkhya^pana)。这种看法与吠檀多的“无明观”相当。吠檀多亦认为无明有两种功能︰障覆(avr!ti)、创发(viks!epa),这二种功能是相互关连的,没有“不知真实”,即没有“妄知”,反之亦然,如果我们拥有真知,则虚妄根本无由生起。

中观认为无明的本质乃是我们根深蒂固的耽溺于概念构作(san%kalpa)的习气,“真实”是无定性的(空),而以思惟模式来看“真实”就是无明,譬如把“真实”当作“实体”(我)、一或多、常住(s/a^sata)、断灭(uccheda)、“有”(astitva)、“无”(na^stitva)等等都是颠倒妄见(viparya^sa)的形式之一。

说一切有部与经量部(Sautra^ntika)谈到无明则认为把独一、常恒、普遍等等范畴加诸于本来是多元的、无常的、各别的,这就是无明。在此一系统之中,“真实”与那“无常流变的模式”(changeing mode)──即所谓的“法体”合一。无明是“萨迦耶见”(satka^yadr!s!t!i)在个别的无常的个体(无我法──ana^tma dharmas)之上加了实体、独一、常恒等等属性。吠檀多的无明观恰好与此相反:“真实”是常恒不变的“纯粹存在”──即“我”,它在一切时中均无变化、无差异,是独一的,而所谓的“无明”就是将那本质上不可分、无有差异可言的整体强割裂为“你”、“我”等等区分。唯识宗认为“真实”即“净识”(vijn~aptima^trata^),它没有能知与所知所取(gra^hadvaya)的二元性,而无明就是把外在的表相认为是一独一存在的个体,而与“识”没有关系。

中观学派则认为:差异、同一都是无明,一多、常恒无常、主观客观都是不真实的,它们相互关涉,彼此相连,所以同样是不真实的。“真实”全无定性,而妄想把它与存在(指“有”)、转化、“识”等等强拉在一起,使其合而为一,这全都是妄想分别。所以龙树说:“把无常当作是常,这种看法既是虚妄见,为什么把不可定性者当作无常者,就不是虚妄见呢?”

阿毗达磨、吠檀多、唯识等以特有的概念来看“真实”,中观则认为这些看法还是无明,不得究竟真理。此三家固然也提出各自的无明观,而且彼此又不同,这已如上所述,但是中观所说的无明较之更来得广泛、普遍。只要是“概念化”即是无明,而理性乃是概念化的功能,所以它就是无明。

阿毗达磨佛教认为萨迦耶见(“实体见”)是无明,而唯识宗认为“外境为实”(ba^hya or vis!aya-dr!s!t!i)是无明,吠檀多则主张“差异见”(bhedadr!s!t!i)为无明。中观则认为一切“见”都是无明,“见”(dr!s!t!i)就是分别妄想,而分别妄想就是妄加一些不实的标志于某物之上。

关于无明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中观认为:无明源于那松散随意的注意力──亦即是漫不经心,随意而发的曲解事物,这一种“散乱心”像蝴蝶一样随处乱飘,不能制心一处,随意的执着于每一事物,它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比较、差异化、认同、综合各类的事物,亦即以“关系”来看诸事物,这种“关系见”仅能获得表相。而般若却是志不纷、制心一处,以获得如实知见──就事物本来的面目而认识事物。

无明是无始以来即存在,因为现象界的存在并没有可确定的极限,而且连续不断之现象存在(sam!sa^ra──指轮回世间)必须有无明及其伴随的烦恼存在。无明虽然是无始的,可是却可以有终端,我们不能说凡是“无始”的即没有终端,树芽是由种子而有,而树芽成长以后开花结果,又出种子,如此循环,而何者是最先并没有办法确定,但是种子、树芽、花果等都可能被火或其他因缘毁坏──结束其循环。同理,无明及各种烦恼──现象界的根源会被般若智慧的火花燃烧殆尽。

那么无明的本质为何呢?无明是实在的呢?还是不实在的?实在论者主张:无明为引发“虚妄行相”的本源,所以其本身不能为不真实的。梦中之物固然是不真实的,但是做梦的行为与那构成梦中之物的心理条件应该是真实的。如果无明本身是不真实的或是不存在的,那么它如何能成为表相之因呢?根据此一论证,则不仅无明是真实的,而且其“因果律”也应该是真实的。甚至连那唯识宗的绝对主义,“心”(citta)本质也具有两种真实的功能──最初烦恼的生起与后来烦恼之净化。此一论证意味着解脱与系缚都是真实的,他们认为如果这一些不是真实的,则人类的精神生活即成为不可能。系缚是由无明与其他烦恼引起的,如果这种生起的过程是不真实的,无明如何产生其影响力呢?关于这一点说一切有部与唯识宗的看法并不一致,虽然此二者认为:此一历程确实是真实的,但是后者认为烦恼之生起与净化纯是吾人内心的功能,而前者却认为这都是由心理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

中观学派认为:无明本身是不真实的,无明是一种迷幻(ma^ya^),如果无明是真实的,则其所生之物亦必然真实的,如此一来则根本谈不上改变现有的世间,任何的努力均于事无补。龙树说:“若烦恼性实,而有所属者;云何当可断,谁能断其性。若烦恼虚妄,无性无属者;云何当可断,谁能断无性。”(《中观论颂》〈观颠倒品〉)前一颂的颂文比较易解,后一颂则是:假定说“烦恼”是虚妄的,没有它的实在性,也“无”有它的所属,这岂不是空无一切的烦恼,怎么说可断呢?假使说是“可断”,试问:又是“谁能断”这“无性”的烦恼呢?如第二头是无的,谁能斩刽它呢?所以连同上一颂文,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中观学派的正解︰如果要有烦恼可断,这烦恼必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烦恼,在缘起假名中,又是必有的。可以从缘生起,有他的作用,也是属于假名的众生所有。这样的观破烦恼、离系烦恼才是正观。

至于另一主张:无明应该是真实的,它才能散发其影响力,不真实的决无法产生任何事物。笔者认为:不真实者亦能产生影响力,而且甚至连那错误的“添附”──即错把某些性质加诸于某事物之上,它都有相当的效力。根据《宝积经》(Ratnakut!a Su^tra)所载,有五百位比丘听了佛陀甚深的教法之后“心不信解、不能通达,从坐起去”。于是“佛即化作二比丘,随五百比丘所向道中”,经过此二比丘的诱导劝解,这五百比丘终于受教得脱。《宝积经》是一部阐述中观思想的佛典,它在讨论一些理论之后,加上这一段说明不是没有意义的。

因果或其他相关的“关系”(如高下、前后)根本上只能求诸于表相、现象界,这正是不真实的标志。

关于此点,中观学派与吠檀多的“无明观”非常接近,无明是无始存在的,而唯有真知才能击破无明。无明的“不可定义性”(non-difinability,梵anirvacani^yatva )说明了无明之存在仅有“认识论上的地位”(episte-mic status)。吠檀多亦如中观学派认为不真实者亦可以有作用,可以产生影响力,而“因果律”并不是判定“何者为真实的”之标准,反而是“不实的”之标志。

但是吠檀多特别着力于讨论无明的“依止”(as/raya)与“所知”(vis!aya)。无拓于“纯粹存在”、“梵”,因为它不能属于较低级的存在(惰性存在者──jade avaran%a-kr!tyabha^va^t);只有一个能认知的心识才可能有无知的情形,而该心识仅能为“纯粹存在”,因为纯粹存在乃是没有差异性,且是普遍的存在,而无明的功能正是在刺激引起差异的生起,个别的、特殊的存在即已假定其存在着各有不同的差异。所以无明不能属于(依止)个别的、特殊的存在者;而无明的“所知”是“梵”;因为当我们知道“梵”的真面目时,即是除去无明的“所知”的时候。无明的“依止”与“所知”是分不开的,一切的无明基本上都是“自我无知”(self-ignorance),而一切的认知都是“自我认知”(self-know-ledge)。

中观本着反思辨的倾向,拒绝涉入讨论“谁无知?”等等的问题(即无明之依止等等的问题)。龙树在《中观论颂》〈观颠倒品〉第二十三中说到:“可着著者着,及所用着法;是皆寂灭相,云何而有着?若无有着法,言邪是颠倒;言正不颠倒,谁有如是事?”什么是颠倒呢?就是因为无明──不能正确的如其法相而了知思考;不能“如实知见”,所以就执着境相;由于执着于所知境的外相,就会生起妄想分别;由于妄想分别,就生起贪嗔痴等颠倒烦恼。所以龙树菩萨在〈观颠倒品〉一开头就说:“从忆想分别,生于贪恚痴;净不净颠倒,皆从众缘生。”反过来说,颠倒与否的产生主要在于是否有执着,而谈到执着,就必须谈到:

(1)“可着”,这是所执着的境界,即是无明的所知。

(2)“著者”,是能着的人,即是无明的“依止”。

(3)“着”是在生起执着时的着相,就是无明不能“如实知见”时的那种“窘状”。

(4)“所用着法”,是执着时所用的工具,就是无明用以吸取外境的六根。

吠檀多等学派认为要有这四者,即有无明,有了无明就会有颠倒。但是中观学派认为:透过辩证智慧的观照,此四者都是“寂灭”离戏论,也就是说此四者是没有实在性的,是相依互存、彼此关涉的,既然“无有”真实的“着法”可得,我们就不能说“邪”执“是”错误的“颠倒”,而“正”观是正确的“不颠倒”,在那无自性的智慧观照之下,到底是谁有这种颠倒不颠倒的事呢?

◎附四:〈十一殊胜〉(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十一殊胜,指无明的十一殊胜事。《唯识论述记》卷八(末)就此十一殊胜云(大正43·527b):“一切烦恼皆能发业,而无明力发业用增胜余烦恼,以具十一殊胜事故,……(中略)如缘起说。”即(1)所缘胜:谓无明遍缘染净。(2)行相胜:谓无明能隐真显妄。(3)因缘胜:谓无明为惑业之生本。(4)等起胜:谓无明能发起能引(行支)、所引(识等五支)、能生(爱等三支)、所生(生等二支)之缘起法。(5)转异胜:谓无明与随眠、缠缚、相应、不共四者转起之相用殊异。(6)邪行胜:谓无明迷于谛理而起增益(有执常见)、损减(空执断见)之行。(7)相状胜:谓无明微细自相遍于爱与非爱之共相而转。(8)作业胜:谓无明能作生死所依之事业,亦能作障碍涅槃之事业。(9)障碍胜:谓无明能障碍胜法(无漏有为)、广法(无漏无为)。(10)随转胜:谓无明能从三途随转至有顶。(11)对治胜:谓无呻有漏智所对治,而为见修二道之无漏智所对治。

◎附五:〈根本无明〉(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根本无明(梵mu^la^vi^dya^,藏ma-rig-pa-dn%os-gshi),又名根本不觉、无始无明或元品无明。即众生烦恼之根本、迷妄不觉之心。为无始以来,众生流转生死的根元。《胜鬘经》〈一乘章〉云(大正12·220a):“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恶魔波旬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众具自在殊胜。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唯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

《大乘起信论》云(大正32·577c):“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又云(大正32·577a):“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此即说无明住地力最大最胜,能为恒沙上烦恼之依,也能令四住地烦恼久住,此唯有如来之智始能断之,二乘智尚不能断。又,《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云(大正44·267a):“根本无明最极微细,未有能所王数差别。”又云(大正44·267a):“唯此无明为染法之源,最极微细,更无染法能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璎珞本业经云,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是则明其无明之前无别有法为始集之本,故云无始。即是此论忽然义也。”此意谓《起信论》忽然念起之说,与无始无明住地同义。

法藏在《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云(大正44·256a):“又由无明中覆真义,真如中隐体义,从此二义得有根本不觉。”法藏认为真如有不变、随缘二义,无明也有“无体即空”与“有用成事”二义。真如之“违自顺他”也有二义,即“隐自真体义”与“显现妄法义”。而无明之“违他顺自”则有“覆真理”与“成妄心”二义。其中,由真如之“随缘义”与无明之“有用成事义”而成生灭门,又由无明之“覆真理义”与真如之“隐自体义”而有根本不觉,由无明之“成妄心义”与真如之“显现妄法义”而有枝末不觉。

◎附六:〈枝末无明〉(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枝末无明,即自根本无明生起的枝末染心,又名枝末不觉。《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三云(大正44·309b):“于中有根本枝末之异,枝末复有三细六粗。”此谓依根本无明而生业相、能见相、境界相等三细,及依境界缘生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等六粗,总谓枝末无明。然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云(大正44·291c):“约惑者,三细中是根本无明,是法执中细惑;后粗中,前二是枝末无明,法执中粗惑,后四是人执惑也。”此以三细为根本无明,六粗中之智相、相续相二者为枝末无明。

[参考资料] 《杂阿含经》卷十二;《长阿含》卷十〈大缘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卷二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卷五十八、卷八十四;《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四十三。

三、与“无明”相关的佛教术语简释

1、缠无明

FROM:《佛学大词典》

【缠无明】:为四无明之一。缠,缠缚之义。无明烦恼系缚众生,使不能出离生死苦海,故有此名。[法华玄赞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参阅“四种无明”1815)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缠无明】:(术语)四无明之一。缠者缠缚之义,无明烦恼,系缚众生而使不能出生死,故有此名。大藏法数曰:“缠即缠缚谓,由此无明之惑缠缚,不能出离生死,故谓缠无明。”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缠无明】:缠即缠缚,谓由此无明之惑缠缚,不能出离生死,故曰缠无明。

2、随眠无明

FROM:《佛学大词典》

【随眠无明】:无明(梵a -vidya^ ),即愚痴,乃于事理不了达之精神情态。随眠无明,指无明烦恼。为四种无明之一。谓无明烦恼幽微不易察知,随逐众生,眠伏于第八阿赖耶识之中。(参阅'四种无明’1815)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随眠无明】:(术语)四无明之一。无明烦恼也。无明烦恼,常随逐众生,眠伏于第八识中,故名。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随眠无明:谓无明烦恼,长时随逐,眠伏第八藏识之中,故曰随眠无明。

3、独头无明

FROM:《佛学大词典》

【独头无明】:二种无明之一,五种无明之一。又称不共无明。无明,即痴之别名,指无法照了诸法事理之闇钝心。于贪、嗔、痴、慢、疑、恶见六大惑中,无明(痴)独起,不与其他五惑共起,故称独头无明;反之,与其他五惑随一共起之无明,则称相应无明。独头无明既与六大惑中之五大惑不共,故亦不与五惑以外之诸惑俱起。[宗镜录卷七十四](参阅“不共无明”967)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独头无明】:(术语)二种无明或五种无明之一。又名不共无明。贪,嗔,痴,慢,疑,恶见,六大惑中,无明独起,不与其他五大惑共行,谓之独头无明。与其他五大惑随一共起之无明,名为相应无明。是于六大惑中论共不共也。故独头无明亦不遮与五大惑以外之诸惑俱起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独头无明】:谓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然生起,生已增广,是为独头无明。

4、独行不共无明

FROM:《佛学大词典》

【独行不共无明】:法相宗所立四种无明中不共无明之一。谓不与贪等俱起,乃与第六意识相应,独行而起之无明。复分为二种:(一)主独行不共无明,系与大随八种惑、中随二种惑俱起,而隐其体用,独显己之体用。(二)非主独行不共无明,则与忿等之小随惑俱起,小随惑之体用显,无明之体用隐。[成唯识论卷五、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八](参阅'四种无明’1815)

5、无明藏 FROM:《佛学大词典》

【无明藏】:无明为无量惑业苦生起之根源,故称为无明藏。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大二四·一○一六中):“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是故我言,从无明藏起十三烦恼。”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无明藏】:(术语)无明为根本,生无量之惑业苦,故称之曰藏。《璎珞本业经》上曰:“无明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是故我言从无明藏起十三烦恼。”

6、无明住地 FROM:《佛学大词典》

【无明住地】:梵语avidya^va^sabhu^mi。指一切无知之根源。为五住地惑之第五。无明住地属根本、枝末烦恼中之根本无明;为我法二执中之法执。乃一切烦恼之所依,为变易生死之因,故称无明住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一二·二二○上):“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恶魔波旬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众,具自在殊胜。”[胜鬘经宝窟卷中末、唯识述记卷八末、大乘义章卷五本](参阅“五住地惑”1091、“无明”5094)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无明住地】:(术语)五住地之第五。于根本枝末中为根本无明,于我法二执中为法执。是一切烦恼之所依,为变易生死之因,故名住地。《胜鬘经宝窟》中末曰:“此无明住地,即指妄想心体以为无明。……(中略)暗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为彼恒沙起惑所依,名之为住。能生恒沙,故称为地。”《唯识述记》八末曰:“旧言无明住地,今言习地。梵本无住所言。习者,由数习故,有此无明等五住地,故名无明习地。所言住是何义。”

7、眷属无明住地

FROM:《佛学大词典》

【眷属无明住地】:即枝末烦恼,为释摩诃衍论卷四所用之名称。大乘起信论将无明(即烦恼)概分为根本烦恼与枝末烦恼两种,根本烦恼为吾人心识之真如海中最初一念起动的微细心相,枝末烦恼则为自根本烦恼中所生起之枝叶染心,今称眷属,系相对于“根本”而称。盖根本无明,其力最大,能固持枝末烦恼,且为枝末烦恼所依住,故称“根本无明住地”。然枝末无明亦称为“住地”者,凡有三因:(一)于枝末无明中,有微细惑与粗强惑相望之惑品,以微细惑甚能固持粗强惑,且为其所依住,故称住地。(二)又微细与粗强二惑亦能彼此固持,相互依住。(三)枝末无明乃依住于根本无明之法,故就所住地而言,亦得立住地之名。

8、无明住地惑

FROM:《佛学大词典》丁福保编

【无明住地惑】:(术语)五住地惑之一。

9、无始无明

FROM:《佛学大词典》

【无始无明】:谓无始以来即恒常存在之无明。为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称为无明;又如是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又作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烦恼,造种种业,受种种果报。故胜鬘经、大乘起信论等诸经论称为无始无明,菩提心论则称为无始间隔。关于无始之名,有如下三种解释:(一)就因缘生之理而言,谓凡一切有为法,乃因缘和合而生,现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如是推究,故知无初始,若以为有初始,即是无因生之外道,而非佛法。(二)就惑体相依之义而言,谓枝末无明依根本无明,根本无明依真如,此乃缘起法自然之理。此时无明为惑之根本,无明之先更无初始之惑法,故称为无始。依此释,则无始为根本之异称,以成无明有始之义。依此义,大乘起信论以忽然念起为无明;天台家称为元品无明,大乘起信论之注疏家则称为根本无明。故如忽然、元品、根本等,皆为有始之异称。大乘经论所说,多依此义。此为去妄归真之一种教法。乃'权大乘’之义。(三)就真妄同体之义而言,谓真如与无明,乃一法之异称,如水与冰,冰之自性即为水,无明之自性即为真如。非先为水而后为冰,如言先为水,则仅为教法之方便说而已。[圆觉经、胜鬘宝窟卷中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末](参阅'无明’5094)

FROM:《佛学大词典》丁福保编

【无始无明】:(术语)胜鬘,本业,起信诸经论谓之无始无明,菩提心论谓之无始间隔,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也。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谓之无明,又曰间隔。是闇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名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种种之果也。而名之为无始者,有三释:一就因缘生之理而释,二就惑体相依之义而释,三就真实同体之理而释。一就因缘生之理而释者,谓凡一切有为法,乃因缘生,现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如是推究,更无初始,若有初始,则是无因生之外计,而非佛法,得涅槃经之四柱偈及摄论之文等说而明也(见无始条)。是为大乘论之通说。二就惑体相依之义而释者,谓枝末无明依根本无明,根本无明依真如,是缘起法之自然也。此时无明为惑之根本,无明之先更无为始之惑法,故谓之无始。依此释,则无始之言,即根本之异名,成无明有始之义。依此义,起信论谓为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天台谓之元品无明,起信论之疏家谓之根本无明。曰忽然,曰元品,曰根本,皆为有始之异名也。《圆觉经》曰:“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转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本业经》下曰:“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胜鬘经宝窟》中末曰:“无始有二释:一云,无明无有始,故众生无始,波若无底。二云,无明最在初实录有始,但无有一法在此前者,故云无始也。”《起信论》曰:“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起信论义记》下末曰:“唯此无明为染法之源,最极微细,更无染法能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璎珞本业经云:四住地前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是则明其无明前无别有法为始起之本,故云无始,即是论忽然义也。此约粗细相依之门,说为无前,亦言忽然。不约时节以说忽然,以起无初故也。”大乘经论所说,多依此义。是为使去妄归真之一种教道,权大乘之义也。三就真妄同体之义而释者,谓真如与无明,乃一法之异名,如水与冰,冰之自性即为水,无明之自性即为真如也,吾等本来为冰,非先为水而后为冰也,如前为水之说,仅为教道之方便耳。《起信论》曰:“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文句私记》五曰:“若言心性本净,为惑所覆,犹教道,且顺权说。……(中略)若依实理,心性未净,犹如无始唯冰无水。虽今是冰,则不得云冰不是水。心性亦尔,虽本是无明不得云非三德,是故圆人唯观无始,三道即三德,不同权人却覆方见。”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无始无明】:无明罪业蒙蔽障碍我们的佛性已久,至今已无法计算其时日,所以叫做无始无明。又名根本无明,或无品无明。众生的无明和本具的真如,都是无始的。真如是离一切相,非因非缘,无生无灭,故无所谓始,而如来藏中的根本无明,是依真如而有,所以也是无始。然而无明是无始有终的,成佛时,就是无明终尽时,真如则是无始无终的,这是其不同之处。其实,无明与真如,是一物的两面,如冰之与水,虽有两名,实是一物,冰的自性就是水,无明的自性就是真如。众生未断无明,永远是冰,如来断无始无明,即融冰成水,复其本然矣。

10、最后品无明

FROM:《佛学大词典》

【最后品无明】:即最极微细之无明。就生起之次第而言,称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元品无明等;就伏断之次第而言,则称为最后品无明。盖天台宗圆教之说,分无明为四十二品,于初住以上至佛果之四十二位断之,其中第四十二品之无明为始觉之智最后所断者,故称最后品无明。[《摩诃止观》卷六上](参阅“无明”5094)

FROM:《佛学大词典》丁福保 编

【最后品无明】:(术语)最极微细之无明也。就生起之次第而谓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元品无明等。就伏断之次第而谓为最后品无明。《七帖见闻》七曰:“约流转初无始无明云也。又元初一念无明云也。是即法性都忽然念起,名为无明。迷始一念无明也。又还灭门时断惑终故最后品无明云也。又终品无明释。”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最后品无明】:最细微的无明。最初的无明叫做“无始无明”、“根本无明”、或“元品无明”,最后的无明即叫做“最后品无明”。

11、无明结

FROM:《佛学大词典》

【无明结】:梵语avidya^-sam!yojana。为九结之一。无明能系缚人,使之轮回三界而无法出离,故称结。辩中边论卷上(大三一·四六六下):“无明结能障身见事遍知,由此不知诸取蕴故。”(参阅“九结”148)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明结】:无明者,无所明了也。谓上二界众生耽着禅定,而于真性无所明了;由此无明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编)

【无明结】:p1046,杂集论六卷十七页云:无明结者:谓三界无智。无明结所系故;于苦法集法,不能解了。不解了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苦相应。于苦集法不解了者:谓于果性因性有漏诸行所有过患,不了知故。

二解:《大毗婆沙论》五十卷六页云:云何无明结?谓三界无知。此说为善。若作是说;缘三界无知,即应不摄无漏缘无明。

三解:《入阿毗达磨论》上十页云:无明结者:谓三界无知。以不解了为相。如盲瞽者,违害明故;说名无明。此遮止言,依对治义,如非亲友。不实等言,即说怨家虚诳语等。无明即是结,故名无明结。

四解:《品类足论》一卷四页云:无明结云何?谓三界无智。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 编)

【无明结 】:无明结者,谓三界无智,无明结所系故,于苦法集法不能解了,不解了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苦相应,于苦集法不解了者,谓于果性因性有漏诸行,所有过患

不了知故。

12、无明漏

FROM:《佛学大词典》

【无明漏】:梵语avidya^srava 或 avidya^-a^sava,巴利语avijja^sava。为三漏之一。漏,流注之义,指令有情流注于三界之烦恼。无明乃三有生死之根本,能令众生轮回于生死,无法出离,故称无明漏;又漏为烦恼之别名,故亦称无明烦恼。《长阿含经》卷二(大二·一二上):“修智心净得等解脱,尽于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已得解脱,生解脱智。”[《杂阿含经》卷二、《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二十二、《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参阅“三漏”646)

FROM:《佛学大词典》丁福保编

【无明漏】:(术语)三漏之一。无明能令众生漏落于生死不能出离,故曰漏。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无明漏】:三漏之一。见三漏条。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编)

【无明漏】:p1046。《瑜伽》八十九卷六页云:若诸有情,或未离欲,或已离欲,除诸外道所有邪僻分别,愚痴所生恶见,蔽覆其心。依此恶见,于彼诸欲,一分寻求;一分离欲。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于彼三界所有无智,总摄为一,立无明漏。

二解:如漏有三种中说。

三解:《俱舍论》二十卷十四页云:准此三界十五无明义至已立为无明漏。何缘准此别立漏名?无明能为诸有本故。

四解:《品类足论》六卷十六页云:无明漏云何?谓三界无智。

五解:《集异门论》四卷十三页云:无明漏云何?答:三界无智,是谓无明漏。

FROM:《藏传佛教辞典》

【无明漏】:三漏之一。三界所有无明,欲漏和有漏二者之所依。《佛学词典》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明漏】:无所明了,故曰无明,即三界痴惑也。谓众生因此无明,漏落三界,故名无明漏。

13、邪解脱欲无明漏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编)

【邪解脱欲无明漏】:p0673。《瑜伽》六十四卷十八页云:略由五相,立邪解脱欲无明漏。一、有想论者,由有想论门,生起无明。二、无想论者,由无想论门,生起无明。三、非有想非无想论者,由非有想非无想论门,生起无明。四、断见论者,由断见论门,生起无明。五、现法涅盘论者,由现法涅盘论门,生起无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