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術語簡釋——「磬」

佛教術語簡釋——“磬”

走進佛教寺院,都會看到大雄寶殿內有一個狀如大缽的器物。這就是佛教樂器中的一種,名字叫做——“磬”。“磬”,是舉行佛教儀式時的重要法器。那麼這種樂器如何演變而來的呢?

佛教術語簡釋——“磬”

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懸石,右半像手執槌敲擊。《辭源》中引述說:“磬:樂器也。以玉或石為之,其形如矩。”——磬又叫做“銈(金圭也)”。據說“磬”起源於我國古代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為“八音”中的“石”音。在遠古母系氏族社會,磬曾被稱為“石”和“鳴球”。當時人們以漁獵為生,勞動之後敲擊著石頭,裝扮成各種野獸的形象跳舞娛樂。這種敲擊的石頭就被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打擊樂器“磬”。據先秦文獻《尚書·益稷》記載:“戛(jiá) 擊鳴球”,“擊石拊(fǔ)石”。這“鳴球”與“拊石”,即是“磬”在遠古時期的稱呼。

佛教術語簡釋——“磬”

從黃帝使伶倫造磬”以來,初期使用石材和玉料磨成“矩”形片狀,中間折曲,兩端低垂,製成曲尺形,有如日本字母的“ヘ”字,也很像我國“注音符號”的“ヘ”字一般(其造型又酷似古人在宗廟、宗族大典時虔誠的鞠躬之禮,故有“磬折”之說)。然後於上鑽磨一孔,懸掛敲擊。在堯舜時期,它就成為很重要的樂器了。

佛教術語簡釋——“磬”

那些石料,出產於我國泗水兩岸的深山之中。《尚書·舜典》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使“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的“泗濱浮磬”(禹貢語)——靈璧磬石!它的顏色類似漆樹,夾雜少許細白的紋理,看上去好像是玉類一般。也有用太湖石去磨製的,不過,這種質量不如泗水的石料堅實而精緻。自禹敷土,九州安定,靈璧故屬徐州,在淮泗間,磬石山(又名磬雲山,在靈璧縣城北35公里的漁溝鎮東2公里處。)北臨泗水,故曰泗濱,古代山周多沼澤,洪水環繞,磬石山如浮水面,故有“泗濱浮磬”之稱,“泗濱浮磬”說的就是現在的“靈璧磬石”(下圖為著名的靈璧磬石)。

佛教術語簡釋——“磬”

在宋代之前,磬石山這個地方,並沒有“靈璧”這個地名稱謂,所以《尚書·禹貢》中只有“泗濱浮磬”的記載。《禹貢》關於古徐州物產記述中的:蒙、羽、大野、東原、嶧陽、泗濱、淮夷等諸多地名,從區域劃分上來看,《禹貢》也是以環徐州的地理方位來記載的。“……泗濱浮磬,淮夷玭(pin)珠……”泗濱就是現在的靈璧區域,淮夷就是現在蚌埠區域。“泗濱”之廣,“浮磬”是惟一。無山何以“浮磬”?“泗濱”之廣,“磬石山”是惟一。江河可以改道,山脈卻難以遷移!故“泗濱磬”就是現在的“靈璧磬”。此後《詞源》、《玉海注》、《文獻通考》、《名物大典》等都有更詳細的記載(下圖為著名的靈璧磬石)。

佛教術語簡釋——“磬”

磬的名稱,見於《世本·作篇》,傳說為堯、舜時人無句所作。或傳:“磬,叔所造。”可見,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相當於堯或舜做部落聯盟酋長時,磬已在使用。《呂氏春秋·古樂篇》載:堯命夔擊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獸”,描繪出了一幅古老的原始社會的樂舞生活場景。

佛教術語簡釋——“磬”

△河南安陽武官村殷墓出土的商代磬王——虎形石磬

佛教術語簡釋——“磬”

“磬”的種類很多,有“玉磬、鐵磬、銅磬、編磬、笙磬、頌磬、歌磬、特磬”等許多類型,它們是利用石片或鐵片長短厚薄的差異,而發出不同的音律。根據《文獻通考》考證:“磬”的質地慢慢地從原始的石制進一步有了玉製、鐵製、銅製的磬,其形狀在後來也有多種變化。鐵造的“磬”出現於南齊時代,銅造的“磬”出現於梁代。

佛教術語簡釋——“磬”

《考工記》(共一卷),即《周禮》之第六篇,亦名《冬官考工記》,言百工之事。在《考工記》中,曾敘述有造“磬”的方法。每一種磬,大致都是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鐵片組合而成的。例如“編磬”,就是用十六枚石片(石磬),按照十二種音律的次序,橫列成上下兩排而組成的。

佛教術語簡釋——“磬”

“磬”有單個特磬與按律呂依次編排的“離磬”(即編磬)之分。單個特磬,作為氏族“鳴以聚眾”的信號樂器;編磬則是在宗廟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時與編鐘一起合奏,“既和且平,依我磬聲”金石之聲,煌煌乎位列聖殿,燦燦哉史載《尚書》。

佛教術語簡釋——“磬”

上面所說的“磬”,都是懸掛在“簨簴(鐘磬架子)”上敲擊的擊奏體鳴樂器。在朝鮮半島,到今天還有“編磬、特磬”和“方響”被流傳使用著。日本奈良興福寺,不久之前還有一隻“華原磬”被保存著,據說是一件非常名貴的古物。考其形狀,是屬於“鉦鼓”的一類。還有一種叫做“方響”的樂器,它是“磬”的一種代用品。它是用十六枚長方形的鐵板排列而成。

佛教術語簡釋——“磬”

△玉磬

佛教術語簡釋——“磬”

△佛教寺院的大磬

佛教的“磬”有別於中國古代樂器的“磬”。據《禪林象器箋》“唄器門”(日僧無著道忠編著)說:“僧磬與樂器磬,其形全別。樂器磬:板樣曲折。《考工記》所謂倨勾,一矩有半者。僧磬:如缽形。”《祇園圖經》雲:可受五升。可知天竺磬亦如缽器矣。又《石湖梅譜》,以梅花半含比僧磬,支那(中國)僧磬之制可知焉。”

佛教術語簡釋——“磬”

佛教的“磬”,大致有“圓磬”(即“大磬”)、“匾磬”、“小手磬”(即“引磬”)等三數種。“圓磬”有如缽狀,多用銅鐵等金屬所造。大者徑約二、三尺,高不足二、三尺。小者徑約半尺,高不足半尺。

佛教術語簡釋——“磬”

“磬”是“法器”的主腦,維那主之。在寺僧集體佛教儀式時,由“維那”用“大磬”指揮大眾進退起止,號令贊誦,指揮“腔調”,多半是用於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號”等處,並有振作心神的作用。

佛教術語簡釋——“磬”

△引磬《象器箋》說:“小磬如桃大,底有竅,貫緒,連縛小竹枝為柄,以小鐵桴(槌)擊之,名為引磬。蓋因導引眾故名。”現今之引磬,已改用木柄,貫以銅線。

佛教術語簡釋——“磬”

“引磬”,又名“小磬”、“手磬”,日本禪林稱之為“鈴”。“引磬”多用於指揮“行動”,敲用多半是在“問訊、轉身、禮拜”以及其它“動作”的場合——如晚課“蒙山施食”時,“行者”的動作等。在不敲“鐺、鉿、鈴鼓”時,用於配合木魚作為敲打“板眼”之用。

佛教術語簡釋——“磬”

在大寺院、大叢林,“維那”主持“大磬”,“悅眾”持用“引磬”。上殿時:“悅眾”一人或數人,站在“維那”師身後,“悅眾”等於是“維那”的部屬。“維那”起腔,“悅眾”接腔。“維那”轉腔,“悅眾”跟腔。他們必須聲聲響朗、字正腔圓,以防大眾高低失準,參差不齊。小寺院道場人數少,“維那”、“悅眾”兩者往往都由一人兼任。於是“大磬”和“引磬”就得由一個人同時並用了。

佛教術語簡釋——“磬”

除了要在“日常課誦”、或者是各種“法會、慶典、消災、度亡……”等場合須要敲擊外,還有許多儀節須要敲擊它們。

佛教術語簡釋——“磬”

據《佛教儀式須知》(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編著)說:“‘圓磬’唸誦所鳴,維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官、施(施主)、護(護法)等禮佛,皆鳴三下。”另據《法器章》說:“磬: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時、大眾看誦經咒時,值殿者鳴之。唱衣時,維那鳴之。行者披剃時,作梵闍梨鳴之。”

佛教術語簡釋——“磬”

△匾磬

據《佛教儀式須知》(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編著)說:“‘匾磬’,石為之,形似‘雲板’,懸‘方丈’廊外。有客見住持,知客鳴三下。又‘小手磬’,禮佛誦經皆鳴之,為起止之節。”

佛教術語簡釋——“磬”

“磬”是一種神聖的器物,《祇園圖經》中說:“佛衣服院,阿難所止,常護佛衣。有一銅磬,可受五升。磬子四邊,悉以黃金縷作過去佛弟子。又鼻上,以紫磨金為九龍形。背上立天人像。執玉槌,用擊磬,聲聞三千世界。音中亦說諸佛教誡弟子法。磬是梵王造之,及佛減度,娑竭羅龍王收入海宮。”磬約4000年,屬於夏代的遺存,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磬的實物。

佛教術語簡釋——“磬”

佛教術語簡釋——“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