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商业周刊封面文章:马云老师要去做独一无二的事

9月17日,著名商业媒体《彭博商业周刊》发布最新一期封面文章——《独家专访马云:我要做一些独一无二的事》。文章的主人公、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教师节当天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当天,将把董事局主席一职移交给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张勇。在宣布接班计划前,他接受的最新一个专访正是来自彭博电视台。

彭博商业周刊封面文章:马云老师要去做独一无二的事


基于此次专访,《彭博商业周刊》向读者揭秘了即将卸任的马云对未来的规划。文章援引彭博电视台的专访称,马云将把更多的时间和财富用于慈善事业,他已经创立马云公益基金会,专注教育和环境变化。文章还特别强调了马云关于公司治理的两大观点,即“爱、尊重和信任”是经营企业的必要因素,以及本世纪竞争的核心其实是智慧、经验和细心的较量。

偶入商界,念念不忘教师梦

在第34个教师节当天,马云在9:10发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宣布了接班计划。而他自己除了回归教师行业以外,还会继续担任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主席,马云公益基金创始人,联合国青年创业和小企业特别顾问,继续为全球小企业、年轻人和创业者奔走。

偶入商界的马云,最念念不忘的是4年师范生和6年执教生涯。马云回归马老师,其实早就在他多年来各个场合的讲话里初见端倪。

在接受彭博电视台专访时,马云就说过,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一些独一无二的事。他说:“我很怀念做老师的日子。我认为我从商是个意外。我就是进入了这个领域,然后就开始做了。我想,某一日,不久的将来,我就会重返讲台,回到教育领域。这件事我更有自信,我认为我能干得比当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要好的多。”

1995年,马云离开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离开了他挚爱的课堂和三尺讲台。但其实,他从未走远。

教师马云,其实从未离开

过去的多年里,马云一直关注着小企业的全球化和年轻人的成长。他曾多次对话全球年轻人,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引;在多个场合畅谈教育变革的愿景,担心现有的教育方式无法培养孩子跟上时代的发展。

正是出于教育变革的愿景,马云公益基金会在2015年启动了“马云乡村教师奖”,在2016年发起“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在2018年开展“乡村师范生计划“。马云一有时间就和全球高校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交流,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

马云在对话彭博电视台记者时也不忘重申他对教育的看法。他认为教育的关键,是要教育孩子是关乎创新、创意、建设性,培养他们去做机器做不了、做得不可能比人类好的事情。

1995年的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生的马老师,2018年的马云则是所有阿里人的马老师,是全球年轻创业者的马老师。他的三尺讲台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延展到了他奔走全球每一次对话的现场。他说,分享是他作为教师的本能。

《彭博商业周刊》指出,英语教师出身的马云一直都带着教师特有的理想主义和普世情怀,用爱、尊重和信任让19岁的阿里巴巴成长为使命愿景驱动的科技企业。

正如马云在采访中所说,科技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如果我们不把爱、尊重和责任感放到我们的商业模式里面,不将这些融入到我们员工身上,科技巨人也能摧毁很多东西。“人们说科技非常冰冷,你要让这个组织有温情,让员工有温情。”

未来,全身心投入公益和教育的马云也将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去进行智慧、经验和细心的较量。

阿里式传承,马云老师给全球企业提供新的启示

《彭博商业周刊》文章引述马云在公开信中所说,随着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将于2019年9月10日正式接任其董事局主席的职务,这标志着“阿里巴巴完成了从依靠个人特质变成依靠组织机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业制度升级”。

自张勇2015年接任首席执行官以来,阿里巴巴股价在其任职期间最高升逾80%,目前市值为4110多亿美元(约为28136亿元),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也是亚洲巿值最高的企业。

马云用19年的时间教出了一个阿里巴巴,用教师视角为商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封面文章认为,马云的从容转身,从根本上源于他和阿里巴巴创始团队亲手建立的合伙人机制。在争议声中诞生的合伙人制度,正在显示出巨大的开创价值和示范效应。阿里巴巴此次传承计划,可堪“华人互联网行业的关键时刻”,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一份独一无二的中国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