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街巷|北城腳下憶橫河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我所熟悉的街巷——

北城腳下憶橫河(節選)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錄製:金秀麗)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寧波的老城現在看來是很小的,但在千年之前,就不能算小。建城的歷史只能在方誌裡找到隻言片語。唐代長慶元年(821),刺史韓察把明州的州治由小溪鄞江橋遷至三江口,“城四周圍四百二十丈,環以水”,官府在城裡辦公,老百姓住在父母官的腳下。過了六七十年,一個叫黃晟的刺史又造了一個外城,“周圍長二千五百二十七丈許,計一十八里”,把老百姓的住所也圍了起來。老百姓把內城叫作“子城”,外城則稱作“羅城”。一千多年以後,子樓的城樓屢建屢廢,但依然在。爬上鼓樓, “欲窮千里目”,登高望遠的感覺早被現代的高樓大廈弄得支離破碎。老城牆在民國初年就拆了,改成了環城馬路。先前的六個城樓門成了路名。在以前,花上三塊錢,叫輛黃魚車,可以做個環城遊。車伕樂意,乘客也樂意。現在自然不會有這樣的人了,而這類瞎逛不知回家的人,寧波人謂之“遊六門”。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橫河街,就貼著北城腳下。據《鄞縣通志》載:“橫河街,舊名雙池頭、橫河頭。”清光緒《鄞縣誌》作黌河頭巷。因舊街南側有黌(hóng)河流經,故名。民國時,把這個許多人看了一下子反應不過來“黌”字,依其諧音改成“橫”字。“黌”是古代的學校,黌門客,就是讀書人。康熙《寧波府志》載:“黌河,府治西北百步,四周學宮。”在幾百年前的黌河岸約莫可以看到這搖頭晃腦念四書五經的孔門弟子的影子,漸漸地這河也聽慣了書聲,沾了書生的光,命之為“黌河”。然而河早就填塞了,現在唯一能做證的就是橫河街上還有三五棵“溪口樹”。這些樹,大可合抱,每逢夏天,遮天蔽日,夏夜的涼風吹來,從樹上會掉下類似毛毛蟲的東西,不知是花還是果實,讓乘涼的人多了幾分驚奇。溪口樹喜歡生長在多水的地方,人們經常用她的嫩枝皮做“叫子”,能發出很尖的聲音。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這條街像一條彎曲的小河,兩邊多是一些民國時的房子, 摻雜著一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房子。 生活在這裡的人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銀髮如雪,佝僂著腰,臉上都是歲月的痕跡。自然,他們也不知道啥時候自己成了這個樣子,只是一天一天、慢慢地他們老了,跟房子一樣老。他們不願爬樓梯,他們喜歡老牆門,喜歡坐在一起,喜歡“亂話三千”地講大道,他們覺得這樣“落胃”。這裡除了一些不願爬樓梯的老年人,就是一些外地人。有時候走過這裡,都是一些外地口音,什麼地兒都有。橫河街的安逸讓他們多了許多隨遇而安的自在。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橫河街虞宅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橫河街林宅

從西往東一百來米的地,有一個老宅, 是典型的民國時期磚混結構樓房。朝街的大門,北向,並不高大。據老人們說,那門楣上原先有“載廬”一一匾,而今不知所蹤了。走進去,兩進房子,都是坐西朝東。第一進房子面闊六開間,兩層。在民國,這樣考究的房子算是大戶人家了。據說這個房子是虞洽卿所建。虞洽卿的故居在慈溪龍山,這寧波北城腳下,約莫也是一處別業吧! 虞洽卿,小名瑞嶽,按虞氏宗譜排列行第,屬“和”字輩。取名和德,鄉人呼之“阿德哥”。上海有諺雲: “龍山大泥螺,三北阿德哥。”虞氏的一生有說不完的傳奇,經歷洋務運動、辛亥革命、九一八事變、抗日戰爭等,從一個三北拾泥螺的男孩,變成聞名上海灘的達人,從一個顏料學徒成為中國近代航運界的巨擘。從清末到民國的六十年間,他與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員都有密切接觸,其政治影響極大,然而他從沒有認認真真地做過官,而是以商人自居,一心創辦實業,尤其在航運業和金融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愛國愛家,熱心公益,為人傳揚。而這老宅,或許他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已不得知了。王維詩云: “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大概就是感慨隨著歲月的流逝,像房子這樣的財產,一會兒屬於你,一會兒屬於他,看似人是房子的主人,但幾十年間,主人都不知所蹤,而房子卻成了真正的主人。它迎接著每一位過客,迎接著深夜的月色,訴說著一個一個傳奇故事。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短短的橫河街,沒有什麼顯姓大戶,就現存的房子來看也多建於民國。不足百年,就已物是人非了好幾輪。當年陳子昂登幽州臺,大放悲情,天地悠悠,人生須臾。想來悲愴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綜合:寧波記憶

更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