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王列:小儿肺系和呼吸病中的“咳嗽”三期分治

咳嗽为小儿常见证,临床有一类咳,反复、阵发、顽固。早晚咳重,无痰或少痰,无明显喘息、气促,西医定名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的叫过敏性咳嗽、过敏性支气管炎、风咳等。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哮喘的潜在形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顽固性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

国医大师王列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小儿都是内有伏痰,外有诱因相触而发。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胃运化,以及肾的气化功能有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三脏不足,脏腑功能紊乱,水液代谢功能障碍,津液停聚而生痰浊,久病入络。内伏之痰每因外感风邪,接触发物,饮食失节,等诸多因素所触动,痰瘀交互为患,阻于气道,痰随气升,气因痰阻,气道痉挛,肺失宣降则咳而不已。

国医大师王列:小儿肺系和呼吸病中的“咳嗽”三期分治

国医大师王列对这种咳嗽采用“三期分治”方法。

第一期叫做“发作期”。症状表现为咳嗽,呈阵发性呛咳,少痰或无痰,粘稠难咳,以夜间晨起两个时段明显,面赤、手足心热,夜卧不安,喜俯卧,大便干或秘结。舌质红或绛红,苔黄腻或薄黄。

病机主要是肺脾肾虚,或积食导致。肺气虚,卫外不固;肺经起于中焦,影响脾胃;肾气虚,肾不纳气,可致咳重。

第一期治疗法则是:解痉、降逆、止咳。

解痉降逆止咳。方药:苏子10克,地龙10克,前胡10克,桃仁5克,卧杏仁5克,冬瓜子10克,莱菔子10克,芦根10克,白屈菜10克,贝母5克,射干10克,挂金灯10克,枳实10克。

第二期叫做缓解期。咳嗽减轻,痰多,质地清稀,色白易咳,吼中痰鸣。胸口闷,吃饭不好,精神不佳,面色白,舌质淡红,苔白腻。

病机主要是久咳伤肺,久咳伤脾,积痰难去,痰多,脾虚。

健脾化痰止咳。方药:苏子10克,前胡10克,白前10克,桃仁5克,杏仁5克,白屈菜10克,莱菔子10克,胆南星10克,茯苓10克,芦根10克,冬瓜子10克,薏苡仁10克。

第三期叫做稳定期。倦怠乏力,四肢不温,汗出,吃饭不好,大便稀。舌质淡,苔白。

病机是邪去伤正,肺虚不固,脾虚不运,肾虚失温,所以倦怠乏力、四肢不温,纳差便溏。

第三期治则:固本截痰。

防哮防咳方药:黄芪、玉竹、太子参、五味子、女贞子、补骨脂、牡蛎。

思想精华:王烈教授采用三期治疗,发作期宜急则治其标,意在止咳,治肺为主。咳止后,进入缓解期,痰壅明显,治疗重在化痰、健脾为主。即《丹溪心法》提出的“治痰之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咳止痰消后,进入稳定期,重在扶正固本以除伏痰,故以治肺脾肾为主。

国医大师王列:小儿肺系和呼吸病中的“咳嗽”三期分治

王烈认为,治疗哮咳要重视预防,防治结合。

饮食调护:尽量少吃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

衣着被物:对哮咳病有影响的物品,如羽绒、皮毛、化纤、毡布、棉絮之类,均应避免接触。

居住环境: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度、干湿度适宜是哮咳防治的必要条件。

心理调护:哮咳的发生与情志有密切关系,要让患儿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坚持治疗:坚持有计划的治疗是哮咳根治的关键。

哮咳四早

哮咳一证,随着时代发展,如环境污染、药物乱用、精神心理压力大等影响,发病率逐年增加。一旦得病,治不彻底,最终会变为哮喘,即所谓“久咳痰瘀终成哮”。王烈概括临床诊治哮咳中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以警示医生和患者双方都要高度重视本病。

本文所载方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莫擅自处理,后果自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