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室緣何鍾情廬山

三、明皇室與廬嶽

1.明皇室鍾情廬山的原因

元未,因民族壓迫(四等人的劃分制度激發了民族矛盾,引發了漢人的大量反抗)、天災頻發(水災、旱災、瘟疫)、皇帝昏庸(末帝元順帝沉迷於享樂,後又有後妃干政,宦官專權)造成天下大亂,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等人逐鹿中原,紛紛起兵反抗元朝統治。正所謂“天下亂,群雄起。”經過幾年的征戰,陳友諒、朱元璋發展成為勢力最為強大的兩股力量。1360年(至正二十年)陳友諒在江西九江建都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此時陳友諒盡佔江西、湖北之廣地,便自恃兵力強大,向東攻取應天府(今江蘇南京),與朱元璋多次發生激戰,地點大都在南昌、九江等鄱陽湖水域,地處長江之濱、鄱陽湖畔的廬山更是兩人激戰的地區。

幾年的爭鬥,勢力強大的陳友諒終究敗於奸滑的朱元璋。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不甘疆土減少、兵力削弱的陳友諒決定破釜成舟、備水一戰。他親率大軍六十萬,船載家屬百官,盡發精銳進攻南昌,飛梯衝車,百路並進。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鄭愈堅守南昌三個月,朱元璋親自率軍前去援救,陳友諒聽說朱元璋將到,便撤除對南昌的包圍,向東出鄱陽湖,與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陳友諒集合鉅艦,以連鎖為陣。朱元璋軍不能仰攻,連戰三日,損兵折將,漸感不支。但是不久,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燒陳友諒的船隻,其弟陳友仁等都被燒死。陳友仁號稱五王,瞎一眼,卻智勇雙全,他死後,陳友諒為之喪氣。在這場戰鬥中,朱元璋船雖小,卻輕便易行;陳友諒雖是鉅艦,卻不能進退自如,故而戰敗。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陳友諒便與其將士約定第二天集中兵力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後,下令將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第二天再戰,從早晨到中午,陳友諒軍大敗。堅持戰鬥數日後,部分將士投降了朱元璋。大勢已去的陳友諒處境更加困難。狡猾的朱元璋不失時機地給陳友諒寫了兩封信,信的內容大致如下:“我想與你約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卻盤算失誤,企圖加害於我。我軍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龍興十一郡,你還不悔過,重新挑起戰端。首先被困在洪都,再敗於康郎,骨肉將士被葬身於火海。你即便僥倖生還,但也應當取消帝號,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將會喪家滅姓,到那時就悔之晚矣。”陳友諒收到信後怒不可遏,不予回信。時間一久,陳友諒軍中糧食漸絕,只得突圍衝出湖口。朱元璋的將領們從上游加以攔截,雙方大戰於涇江口,漢軍且戰且走,但日落之時仍未能擺脫。陳友諒當時從船中伸出頭來,指揮作戰,卻被飛箭射中,貫穿頭顱,陳友諒當即死去。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4月陳、朱的大規模的戰爭,在江州、廬山、星子、湖口及鄱陽湖展開激戰,朱元璋僅以20萬的兵力戰勝了陳友諒的60萬的兵力。這次戰爭的勝利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幾年後的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朱元璋與陳友諒在廬山爭奪多年,至今當地還流傳著許多子虛烏有的神靈暗助朱元璋逢凶化吉的傳說,傳說最多的當是周顛仙的故事。史傳,周顛仙為江西建昌人(今永修),自幼患“狂疾”,流落南昌,總能在險境中以獨特的功能幫朱元璋脫離危險,為朱奪取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後朱元璋患重病時,周顛仙又派赤眼僧人送藥,將病治好。赤眼僧人告訴朱元璋,周顛仙和天眼尊者在廬山竹林寺。

周顛仙雖是瘋僧,但他的奇異功能幫了朱元璋一輩子,1393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在即位十六年臨死前5年,在尋找未果的情況下,朱元璋親自撰寫詩文傳記,在錦繡谷峰建亭立碑石,紀念週顛仙,這就是仙人洞側的御碑亭。建造風格比較獨特,高約4米、寬約1.3米、厚約0.3米,石質堅白細潤。正面門額有“御製”兩字,字徑十四釐米。碑的正面刻有周顛仙人傳及祭天眼尊者、周顛仙人文,碑的背面刻有祭四仙文、賜赤腳僧詩,為明初著名書法家詹希原手書。正面朱元璋親自撰寫的碑文《周顛仙人傳》,全文兩千餘字,講述了周癲仙人在廬山修行期間,不僅暗示朱元璋最終會奪得天下,還大施神蹟,幫助朱元璋打贏了和陳友諒的生死之戰。背面是朱元璋的《贈四仙》詩:“匡廬之巔有深谷,金仙弟子巖為屋。煉丹利濟幾何年,朝耕白雲暮種竹。”這裡所說的四仙,是指周顛仙人、天眼尊者、徐道人和赤腳僧。亭的四壁都闊有十七八尺,樑柱牆圍,全由石制,渾厚凝重,典雅端莊。亭柱內外刻聯句雲:

姑從此處尋蹤跡  更有何人告太平

四壁雲山九江棹  四亭煙雨萬壑松

聯意說明順應民心的歷史要求,也肥映了老百姓強烈追求太平世界的願望。

也學者認為,歷史上並無周顛仙此人,或日有此人並無瘋顛鬼異之狀,只不過是朱元璋為維護他的統治而杜撰出來的子虛烏有的其人其事,目的宣揚他有神靈相助,宣揚他的君權思想,以此詔示天下,他朱元璋是真命天子,是上天指定的唯一統治者。 

為了將御碑運上廬山,特從廬山西北麓修建了一條山道至廬山仙人洞,這就是現今著名的登山道路之一的廬山九十九盤路。這條道與山下南昌至江州的驛道相接,從東林寺起,過錦澗橋,沿這條曲折險峻路蜿蜒而上。一路建有“錦澗”、“半雲”、“甘露”、“一息”、“披霞”五座亭榭。每亭景色各異,為廬山最美登山路徑。沿途摩崖石刻豐富,計有石刻40餘處,各有風采,盡領風騷。最著名的當為廬山高石坊一側撰刻的《廬山高》詩文,雖經四百多年的風雨洗滌,字跡模糊,但“廬陵歐陽修”與詩首幾句仍依稀可辨。

2.廬嶽與廬山皇家禁地敕封過程

且說周顛仙幫助朱元璋打敗陳友諒,為大明的建立功可蓋天,不僅如此,就是朱元璋統一江山,做了大明開國皇帝后,周顛仙也為保護龍體康健,作出了不凡的貢獻。傳說朱元璋患疾,百醫無治,這時周顛仙派赤腳僧及時趕到,果然藥到病除。得知自鄱陽湖湖口朱、陳大戰後不知去向的周顛仙還在廬山竹林寺時,朱遂派使臣來廬山尋訪,結果既未找到周顛仙,也沒有找到竹林寺,只是在錦繡谷見到崖壁上鐫刻“竹林寺”三字。使臣回金陵奏知訪情,並胡撰說:“周顛仙從崖壁下懸石上施法仙遊去了”。以周顛仙得道成仙上天的訪情交差了事。後為緬懷周顛仙,朱元璋下旨在石刻前建亭名為“訪仙亭”。

朱元璋尋人不成,訪寺未果,但來廬山尋人修寺的還願心意還是不變的。傳說中的竹林寺址與天池山上的天池寺相近,於是便以修飾天池寺代替。朱元璋題額“敕建天池護國池”,賜給天池寺銅鐘、象鼓、烏金太子像、各種大小佛像和器具,還派所謂有道高僧主持寺務。天池寺在戰亂年代能修整得如此整齊壯麗,得益於明開國皇帝的龍寵。

因為開國君王的垂青,明朝歷代皇室都對天池寺眷顧有加。明成祖朱棣賜額“重敕天池萬壽寺”。明宣宗朱瞻基緊接其後,重修廟宇,題額“再敕天池妙吉禪寺”。因此稱為三敕天池寺。這在廬山寺院中,是獨一無二的。天池寺在廬山山頂,山巔風大,明世祖朱厚熜還命鑄鐵瓦覆蓋。

除建碑修寺緬懷傾力相助的周顛仙外,朱元璋認為廬山為他打敗陳友諒,推翻元朝建立統一的明朝作出了貢獻,無論怎樣恩寵於廬山都不足以表達他的情懷。於是,他又加封廬山為嶽,“爵以尊號,祿以秩祀”。從此,廬山與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享有了同等尊榮。同時下詔,命廬山腳下的南康、九江兩府的官員,每年春秋都要沿著九十九盤山路,登頂廬山,“合祀天池寺”。這是封建朝庭歷史上第一次對廬山的尊重,也是第一次顯示廬山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1424年在位。他受封為燕王,後以“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之役,起事攻打侄兒建文帝(明朝第二位皇帝),歷經四年,奪位登基。朱棣違背倫理綱常,謀權奪位,趕跑了先皇朱元璋欽定的皇帝侄兒。根紅苗不正的朱棣為了鞏固統治地位,急需正名正位。這時,他想到了先皇朱元璋,他繼承了父親的江山,也承襲了先皇對於廬山的崇敬。他想向先皇表白,他是迫不得已才廢了侄兒;他要先皇相信,他一能把國家治理好,讓朱明江山永存。他即位不久,就下詔宣佈以廬山天池為核心,“東至五老峰,南至白雲峰,西至馬鞍山,北至講經堂”的廣大區域,闢為皇家禁地,禁止任何形式的砍伐開墾狩獵。從此,廬山專屬朱姓一家。在此後200多年的時間裡,因為這紙禁令,廬山得到了寶貴的涵養機會。如今的青山綠水,花香鳥語,也間接地受益於這漫長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日”的山禁。

3.明神宗母子鍾情黃龍寺

廬山黃龍寺,坐落於玉屏峰麓。所在踞廬山之中,前對天王峰,後枕玉屏峰,西為賜經亭,下臨大溪。寺宇為“萬山環抱,松杉碧繞”,修篁蔽日,景色奇幽,“居然勝地”。

相傳早在晉代,釋曇詵在此修持,並栽下2株婆娑寶樹、1株銀杏。廬山黃龍寺系明代僧人釋徹空於萬曆年間(1573—1620)肇建的。相傳,當年釋徹空雲遊至玉屏峰下,目睹這裡“山勢環擁”,叢林茂密,清潭飛瀑,風景幽邃,即“心愛之”,並有住下弘法之願。但當時看到山麓之中,千鹿成群,遊嬉其中,不可接近,有礙建寺。當即默唸祈禱“此間於我有緣,群鹿為徙”。次日,釋徹空再往探看,果如所願,“不見鹿蹤”。於是,釋徹空就地殊茅立寺。初以此處曾是群鹿出沒之處,山野空曠,名之“鹿野”。

立寺之初,寺亦名曰“鹿野禪林”,時任江西提學副使王宗沐曾題寺額。其後釋徹空法承臨濟宗黃龍派,且寺靠黃龍潭而建,故又名之曰“黃龍寺”。徹空主寺黃龍寺寺務的數十年中,逐步完成殿宇堂閣的建築。竣工之時,黃龍寺為仿宮殿式建築群,“規制從木閣度殿”,掩映於幽邃空谷、茂林修竹之中,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神秘縹緲。當時,釋徹空十分看重寺宇周圍林木的保護,告誡僧眾對寺宇周圍、山谷之中的一竹一木,“山木不得折一枝。折之,必訟至枝長而後已”。而後,奉此寺觀,代以相傳,寺僧祖樹木為生命。以致當時有人發出感慨“以故叢林茂密。予過其嶺,徘徊不忍去”。黃龍寺因此也聲名遠播,久傳不衰。在當時寺宇建築大體告竣後不久,釋徹空通過好友釋達觀的引薦,得到當朝慈聖皇太后所賜舊刻《大藏經》637函和續刻《大藏經》41函,每函包以錦袱,四角皆緣黃綾,極為珍貴。而後不久,慈聖皇太后又將滲金精鑄佛像、西洋水墨羅漢18軸、大型金銅鑄香爐、花瓶、萬歲牌、毗盧佛像、圓球大鏡等寶物頒賜黃龍寺。在此先後,明神宗朱翊鈞對黃龍寺也是恩寵有加,親自詔召釋徹空人內宮應答,賞賜紫衣袈裟等。萬曆十四年(1586),神宗下詔頒“護藏敕”和御撰《新刊續入藏經序》賜黃龍寺,以旌表其母功德,告誡寺僧”務頒莊嚴持誦,尊奉珍藏。不許諸色人故行褻玩,致有遺失損壞。…以垂永久。”得此賞賜後,釋徹空於次年在寺後半裡許興建賜經亭一座,以紀念朝廷賜經來寺之盛舉。亭為單層,高六米,歇山頂式,兩端吻獸為雙龍,鏤空雕,瓶形寶塔。亭四方形,長寬均丈餘,石柱支撐。頂部有雙龍石雕藻井,石碑為神宗皇帝撰寫,碑座有卷花紋。此亭端莊肅穆,與錦繡峰上的御碑亭的凝重相渾厚相比略顯小巧精緻。釋徹空又特地建造藏經閣一棟,以供奉藏經。釋徹空在藏經閣左龕供奉慈聖皇太后影像一幀,“朝暮頂禮,未嘗非奉佛之報”。此影像為木刻,“大如卓木契,色黯黝黝,深刻微白”,右方刻有一巨印文。正是這樣,在慈聖皇太后和神宗等人對廬山黃龍寺恩寵有加的影響與帶動下,地方官員對廬山佛教特別是對黃龍寺的重視與關懷也非同一般。萬曆四十六年(1618),邑令王成位主持重修淨妙院,九江知府石某倡議捐俸重修黃龍寺,中丞吳用先為慶賀釋湛如主持黃龍寺毗盧閣落成而捐俸鑄造滲金毗盧佛像、繞殿應真大土銅像獻給黃龍寺。也正是這樣,黃龍寺當年香火很為興盛,而且在俗僧兩界影響較為深遠。釋徹空曾與駐錫五乳峰下法雲寺的釋憨山、開先寺住持釋若昧、居士畢成圭、都諫鄒元標等仿晉代釋慧遠結蓮社之法,在黃龍寺同結石林社,以弘揚佛法。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處於明中葉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之後,明神宗的母親慈聖皇太后,為了幫助兒子恢復秩序,鞏固統治,崇奉和宣揚佛教。慈聖皇太后是明朝歷史上“母儀天下”的代表,參政不亂政,秉國不貪權。明神宗統治時期出現繁榮也是因她。慈聖皇太后本是宮女出身,因兒子得繼大統,為祈禱蒼天庇護江山永固,國運昌隆,更加迷信神靈估護。在“京師內外多置梵剎,動費數萬”。明神宗也竭力支持,“助施無數”。當時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國力得到恢復,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形勢一派大好的情況下,由於神宗母子的支持,廬山也在這時修復了一些寺院,也新建了一些寺院。由於皇帝、皇太后的賞賜和恩典,黃龍寺一度繁榮,在廬山諸剎中嶄露頭角。

除此之處,明神宗下詔正式建廬嶽祠于山南萬壽寺左側,從這時起,對廬嶽的春秋兩祀改由南康府負責,不再“合祀天池寺”了。建於廬山金竹坪的千佛寺,茂竹修林,風景極佳。1591年恭乾法師圓寂後,弟子智聯繼承法師事業,也獲慈聖皇太后遣使敬香,並獲得金佛像供奉。

三代皇帝的敕封,兩座御碑的樹立,讓廬山在明代成為顯赫一時的皇家山嶽。因為皇室的重視和仰慕,在整個明朝,瞻仰廬嶽,成為文人雅士、上流社會的一種風尚,人們不遠千里,紛至沓來。在明代以前,廬山更多是為高僧名士,文人墨客所矚目。明代以後,隨著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高,廬山已然成為華夏大地上一座政治名山。

公元1644年,共傳十六帝,享國276年的明帝國,終究沒能逃脫中國歷史上王朝興衰的鐵律。而廬山,依舊在秋雲冬雪中靜觀世間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