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一個旅遊達人,總是想寫些什麼↑

中國歷史已經可以追溯到6萬年,而中國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200億中國人的家園,美國一位學者根據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推算出,中國從古至今共誕生200億人口。中國從古至今有皇帝就有559位,據記載的戰爭共有6192次,5000多次災難,這麼多的數據讓中國人很艱苦,但是在這麼多的戰爭與天災,我們更加喜歡一種庇護,就是“家”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而在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們都有一個家,讓我們享受天倫之樂,而中國人的家園從天然洞穴到各樣的建築,讓我們的家更加的完善與宏偉,我們的老祖宗的智慧打造出一代又一代的創新。

黃圖高原:從天人山洞,到黃土高原上的窯洞是一種智慧的結晶,而窯洞在每代人的挖掘從山洞變成上下重疊的“窯洞樓房”行程如今的壯觀窯洞建築群,讓這裡成為人丁興旺的大家族。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窯洞不是你所想的那樣只能從山崖上挖掘建築,還可以從地面向下衍生,老祖宗的智慧是我們不可及的,黃土高坡上的“地坑院”,讓房間裡冬暖夏涼,不再受到天災的威脅,在高空像下看,彷彿就是世界的窗戶,不要小瞧窯洞建築,這種家園建築只適合黃土高原。黃圖高原的人們更擅長利用大自然建築自己的家園。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華北平原:這裡的人們更加了解木材與磚瓦,他們用自己辛勤的雙手,伐木建造自己的家園,組成自己美好的家庭,因為家族興旺,家庭人口較多,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出可以共同居住的三進“四合院”,(四合院北京最多,分為一進-五進院落)四合院屬於漢族傳統建築,格局為四面建由房間,可提供與家庭成員,僕人,客人接待的所以房間,按照家庭備份的高低來安排住所的位置,我們最熟悉的也是最大的四合院就是北京故宮,延續了四合院的建築風格,四合院外圍的高牆,可以充分滿足家園內部的隱私,以及防盜等功能。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陝西關中:因為關中人口眾多,導致他們的家園建築只能更加緊湊,但是為了改變這一個問題,這裡的人們將四合院改成豎長的窄院,山西人也同陝西關中一樣,把四合院變成窄院,而在陝西曆史出商人,商人代表更加有些錢財,他們的窄院並不能滿他們的要求,所以花錢購買更多的宅院,把宅院配湊成豪宅,就像最有名的王家大院,李家大院等,甚至一些豪宅堪比故宮,比清朝發源地瀋陽故宮還要大,而宅院的大,房間高達上百間,可以把承受整個家族的居住,而建築的外圍如同城牆保護這個宏偉的家園。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南方民系:集中於廣州、福建、雲南、這裡的人們更喜歡深山大河之間,在幾千年前,這裡的人們少數為族,戰亂不斷,所以更加喜歡封閉式家園,也許這樣的家園可以給他們帶來安全感,所以這裡的建築變成了圓樓,圍屋,城堡類型的家園,以為福建圓樓來說,沒有四合院的正房,廂房,高低貴賤之分,他們的房屋建築的中心只有一個祖堂,位於圓樓的中央位置,也許是這裡的人們是想共生共死,凝聚團結,任憑樓外風雨,不耽誤樓內的歡天喜地。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吳越民系:他們生活在浙江徽州,屬於徽派,這裡的人除了山青水清,水城古鎮,剩下就是徽派建築,在全國有著一定的名氣,這裡的氣候畢竟溼潤,河水眾多,讓這裡的人們更加喜歡樓亭園林,來彰顯自家的建築品味與富有。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閩海民系:一般在山地區域,因為山地原因,交通不便,所以導致當地的閉塞,當地也有著自己的方言,而這裡可以建造家園的地方少一般是依山而建,層層疊疊很是擁擠,如果你不親臨於此,你很可能會感覺這只是一戶人家,但是這裡的建築卻有著錯落有致,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廣府民系:這裡的建築非常有意思,至今我也沒能理解這裡的建築為何建造成“鑊耳牆”(huo)近看如同一個大耳朵,遠看卻像海浪的感覺,而曲線惟妙惟肖,而廣府民系的建築有著傍水的習慣,不管你在那個古鎮都會發現必有河流,小湖泊。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而南方五大民系家園每個都有自己的文化,建築風格的不同,在千變萬化中讓自己的家園更加完善,只想有一個完美,安逸的家園。

而南方的少數民族的建築更加奇特而宏偉,這裡的人對自己的家園看待很重,建築風格可以說別出心裁,像麗江的納西族,建築風格為合院住宅,更顯突顯它的小巧。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侗族:這種少數民族在中國歷史上家園一般為寨,少數民族地盤之爭還是很大的,所以建築風格十分特殊,都有著自己的風格,像侗族的鐘樓在遇到大事件後擊鼓報信的作用,而房屋建築也是圍繞鼓樓,以木質為基礎建築高層樓宇,如今生活的改變,已經看不到樓宇最下層的養殖,層間的最底層用於養豬等。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而苗寨與瑤族建築風格相符,差距也不是那麼多,如今這種建築也不是多見,只有很多南方大山裡常見,而且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淳樸建築,如今旅遊業的開發,導致很多建築是新建或者仿建,但是當地的村民,在生活上的習俗還是那樣的生活,就像我們經常旅遊的千戶苗寨一樣!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以上是中國人家園的所以建築嗎?當然不是,還有很多比較閉塞的山區建築,像海南的特殊家園建築。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還有內蒙古的蒙古包,也是充滿了遊牧民族的智慧。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還有東北一個非常火爆的地方,雪鄉家園。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東北地區民間也有著一種叫做:海青房,以磚瓦為主,木樑,滿族農村房屋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坐北朝南便於採光,均在東端南邊開門,便於聚暖,但是建築風格不同,已經海青房內的火炕,都有著自己的智慧結晶。

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200億中國人的家園!

這就是中國人的家園,中國200億人的家園建築,6萬年來,這裡每天都在變化,從山洞走向獨特建築,也體現了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應那句老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的高樓大廈增加了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家鄉建築已經很少看到,也希望我們的老祖宗的智慧能流傳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