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老百姓在隔岸觀火,好像與自己無關,爲什麼會這樣?

大公異聞


從我們現在的角度看,八國聯軍就是我們歷史中難以言喻的屈辱歷史,但是在那個時代的很多人看來,他們卻有不少人是站在八國聯軍立場上的,因為他們覺得與八國聯軍相比,慈禧身後的清朝以及那些到處殺人放火的義和團更加的可惡。


要不是八國聯軍後來觸犯到了他們的利益,他們可能還會一直在旁為八國聯軍叫好著。

清朝在入主中原之後,其實他們就一直不是很得民心。

百姓們對清朝並沒有太大的歸屬、認同感

以前一直有著一種深植在人們內心中的華夷之辨,使得他們對清朝這些外來者非常的厭惡、痛恨,為自己受到清朝的統治而感到了屈辱。

這種感覺可能現在大家無法體會,但是大家只要把這種感覺等同於我們現在對外國侵略者的仇恨,大家可能就感受到一二了。

從清朝入關之後,清朝的歷史中發生了很多起義事件,至於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起義事件,很大程度上就與這種仇恨有著深切聯繫。


從順治時期延續到康熙時期的南明反抗政權,再到後來的白蓮教、天理教、太平天國等等我們說得出來的反抗力量以及各種數之不盡的小起義,我們就可以感受到當時百姓們對清政府的厭惡有多麼深切了。

那個時候很多人在對待清政府的時候都是區分得很清楚的。

他們並不會把清政府等同於國家來看待,他們看待清政府就如同我們現在小區裡的人看待管理小區的物業一樣。

當他們對這個物業深懷著強烈不滿又對它無可奈何的時候,有一些強大的外來者和這個物業發生了衝突。

大家覺得這時候的人們會有那個心思去幫助清政府抵抗八國聯軍嗎?

歷史證明他們是並不會的,相反,他們還會非常樂意看到這種場面的發生。

慈禧太后向八國聯軍宣戰是因為她的權力受到了威脅

再有一點就是,在八國聯軍侵略我國的時候,清政府在道義上是站根本不住腳的。

八國聯軍為什麼攻打清朝呢?實際上跟慈禧太后的作死以及義和團的殘暴有很大關係。

在1900年的時候,慈禧太后是向西方11國宣戰的,而她之所以向西方11國宣戰是因為她受到了端王的矇騙。


在經歷了康有為事件後,慈禧太后開始變得對光緒皇帝非常反感起來。

然後她就開始展開了廢除光緒皇帝的計劃,當時她想用端王的兒子取代光緒皇帝成為清朝新的皇帝,不過這件事情在西方的干擾下,最後變得不了了之了。

正因為這件事情的發生,導致端王痛恨起了西方列強,於是他就偽造了一份西方列強遞交給慈禧太后的文書。

在裡面用西方列強的語氣提到了讓慈禧太后即刻把大權交還給光緒皇帝的事情,最終激起了慈禧太后的怒火,在感覺自己的威嚴、權力受到挑釁後,慈禧就怒氣衝衝地向西方列強宣了戰。

義和團所殺的只有幾百名手無寸鐵的洋人民眾

但是慈禧又不敢和西方列強鬧得太翻,怕到時候雙方會變得無法緩和,於是她就把那些在河北、山東地區作亂的義和團放入了北京,借用他們的手對付起了北京城裡的洋人。

大家需要著重注意一個細節,那就是雖然當時的義和團口號叫得非常響亮、伸張著對付洋人的大義。

但是他們所對付的洋人卻沒有幾個,洋人設置在北京的大使館慈禧太后是不敢在正面上用軍隊去對付的,因此和這些使館洋人發生爭鬥的就只剩下了義和團。

因為這些使館裡裝備著不少武器的原因,所以那些赤手空拳的義和團成員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在經過幾次衝突後,他們就轉移了目標。

接下來他們把目標轉移到了普通的洋人身上,當時他們找到了很多西方的傳教士以及這些傳教士的妻子、孩子,然後毫不心軟地將它們通通給殺掉了。

其實他們在北京所殺的洋人也就幾百個人而已,在他們作亂期間,被殺得更多的是我們自己國家的人。

義和團所殺最多的是百倍於洋人的國民

死在義和團殘忍手段下的國人將近有2萬人之多,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信仰西方教的教民以他們的家人。

而除了這些或多或少與西方洋人有一定關係的人,義和團把更多殘暴施予了無辜的百姓們。

如果他們在大街上看到有人不順眼的話,他們就會給這個人強行扣上一個教民的帽子,然後在搶劫一番之後奪走他(她)的性命。

在看到一些生意興隆的商鋪時,他們會以這個商鋪和西方人做生意為名,對這個商鋪進行搶劫,然後殺了裡面的老闆。

還有其他大街上,如果他們看到人們的身上穿的不是清朝傳統的衣服,衣服是洋人的布料製成的、身上的裝飾物品,或者身上有任何一樣是從西方傳過來的物品,那他們也會遭遇到非常恐怖的經歷。

為了私慾挑戰西方列強的慈禧太后和義和團

其實說到底,慈禧太后和義和團反抗洋人的行為是各有目的的。

慈禧是受到了矇騙、是感覺西方人要來幫助光緒皇帝奪自己的權,這才反抗的西方人。

而義和團口口聲聲說要殺洋人,但是他們對付的洋人卻少之又少。

從種種的方面來看,義和團就是借這個由頭來發洩自己內心慾火、來大肆搶奪滿足自己內心私慾的暴民。


百姓們和地方大臣們對此事的不支持

當時的人們並不是瞎子,他們還是分得清好和壞的。

義和團的行為是在他們眼皮底下發生的,他們清楚地知道著義和團到底有多麼的殘暴,因此在八國聯軍攻打來的時候,他們很多人在心底裡是支持八國聯軍的。


當時除了這些民間的百姓們不支持義和團和慈禧太后之後,東南各個發達省份的總督們也是非常不支持慈禧太后的。

這些東南地區的省份因為有著發達的財政,所以他們的軍隊裡裝備著的也都是從西方購買進來的強大武器,戰鬥力在當時全國各地是屬於頂尖的行列。

他們在知道慈禧太后向西方11國宣戰的時候,他們就清楚地認知到了這次宣戰的愚蠢。

於是他們在慈禧太后向西方宣戰後,就互相間達成了東南互保協議,公然抵抗了慈禧太后的亂命,向西方列強坦白了自己等人不參與此事的想法。

當時除了西北以及一些想趁機向慈禧太后表忠心以尋求在未來謀得一定權勢的官員之外,大多數地方重臣們都和慈禧太后以及義和團撇開了關係。

當然八國聯軍也並不是當時人們所期望的救世主,在他們到來之後,除了索要鉅額賠款、懲罰了義和團之外,他們也在北京進行了一定的搶劫,徹底無遺地暴露了他們的強盜嘴臉。

所以說這就是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老百姓們無動於衷、樂於看戲的原因,義和團、清政府、八國聯軍就相當於三個不同的強盜,在八國聯軍剛開始攻打清朝的時候,他們甚至不知道八國聯軍強盜的身份,以為他們是過來幫自己打強盜的人,這個時候不上去幫忙就算是好的了。


孤客生


看看下面的照片吧,不光光是看熱鬧,還有幫八國聯軍帶路的,還有幫忙扶梯子的,還有送糧食送水的,還有送錦旗的……

看熱鬧就不用說了,剛開始連八國聯軍都驚訝,這些老百姓是怎麼了?太氣定神閒了吧。真打起來,哎呦,“帶路黨”也來了。

(華勇營)

當時的帶路黨主要分兩類,第一是“華勇營”。這些人是八國聯軍侵華中的中國人部隊,他們被僱傭了來打仗。因為熟悉地形,所以充當了馬前卒,作戰也非常勇猛。

第二種“帶路黨”就是教民。當時義和團運動針對洋人和教民,所以教民們恨義和團,見了洋人趕緊跑過去帶路。

八國聯軍攻北京城外城的時候,通過教民的帶路,順利通過廣渠門附近的下水道鑽了進來。


《時務報》創始人汪康年也在自己的筆記中記載了“帶路黨”的事情,其中有這麼一件事:八國聯軍進城之後,潰散的義和團人員沒吃沒喝,就跑到了富人韓某的家裡,勒索一萬金。韓某想講講價,竟然被殺了。

韓某的妻子本來準備找衙門的,後來一想,還是找洋人管用。於是,她給洋人帶路,順利滅了這夥義和團人。

還有,看照片,八國聯軍打進來的時候,還有幫忙扶梯子的。

人家進城之後,清朝官員更加無下限,敲鑼打鼓送錦旗來了。

然後就是幫忙送糧食的,看看運輸大隊的規模,你能想象他們是給八國聯軍運糧嗎?

當時的一位俄國戰地記者記載:“……中國的農民從事著和平勞動,他們抱怨著遭到自己國家士兵的搶劫,他們倒水給我們喝,對我們十分恭順……在回來的路上,有一箇中國農村非常友好地接待了我們。村民們用茶水款待我們,並要我們送一些俄國旗給他們。


為什麼老百姓會這樣呢?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

滿清官員欺壓百姓為非作歹,縱容拳匪燒殺搶掠,老百姓早就不想忍了。再者說,滿清的“文字獄”統治,早就把當時中國人的骨氣磨沒有了。既然都是當奴才,為什麼不選一個好一點的主子?

精神上的奴役,讓很多人習慣了跪著。要記住這段歷史,站起來。


七追風


對於一個盤剝老百性,貪汙腐化,人神共憤,無可救藥的政府。當他遇到危難時,我不但隔岸觀火,而且還要臨門一腳,送他去西天。






寒松24517716675


打個比方說,你們村有個流氓無賴整天打你,罵你,欺負你,而你卻毫無辦法,突然有天縣城裡來了一個大流氓,來打你們村小流氓,打的挺慘,請問你會不會去幫助你們村的這個流氓呢,道理就是這樣,反正我不會去幫助本村的流氓,打死才好呢


墮落凡間


一個腐敗的政府,貧富差距大,百姓有苦無處訴,有理無處講,政府欺壓百姓,政府的形象敗壞,百姓笑在臉上恨在心裡,這樣的政府,百姓當然願意它倒臺,這就是八國聯軍進中國,受到百姓歡迎的主要原因,不然八國聯軍一共才八千多人,怎麼會推翻有幾十萬兵的政府呢。


同生195


一個政權,腐敗,暴力,欺壓老百姓,剝削老百姓,人神共憤,已經痛失民心,當有一方勢力能推翻他,你說老百姓會幫政府嗎?老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個大的國度,老百姓都痛恨政府,這樣的政府能不完蛋嗎


楊威177487788


糾正一下題目,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老百姓並沒有隔岸觀火,也沒有感覺跟自己無關。而是感覺天降正義,一定要順勢而為。因此我們看到了八國侵華時,無數的北京老百姓搬著梯子幫助八國聯軍翻牆,也有很大一部分推著獨輪車幫助聯軍運送“戰利品”。也就是說他們成為了後人眼中“助紂為虐”的刁民。



實際上這件事根本怨不得這些普通的老百姓,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清朝的統治者。

權力與義務不匹配

清朝入關之初便大量圈地,奪取了無數漢人賴以生存的根本。到了清朝末年,不僅有滿清貴族侵佔土地,就連漢族的地主官僚階級也爭相兼併土地。這一時期的普通百姓大部分已經破產,變成了佃農或者長工。

這些佃農租賃滿清皇族和官僚地主的土地,通常被地主“歲取其半”,甚至有的高達七成至八成左右。大量的農民從年初辛勤勞累到年尾,沒有留下任何的積蓄,有的甚至還欠下地主家大量的租金。而這些官僚地主和滿清皇族卻坐享其成,根本不用任何的勞動而大肆揮霍財富。

這種情況造就了晚清社會的不公,普通的百姓辛苦的付出了相對應的勞動義務,然而卻得不到相對應的權力享受,所以對整個清政府產生了非常強烈的敵對態度。



滿清政府對漢族子弟極盡欺壓之能勢

滿清政府自入關以後選擇定都北京,隨即把內城的漢族子弟驅趕了出去,從此規定了只有旗人才可以在內城居住,漢人只能在外成居住。

以上只是其中一項,終整個清朝旗人還有很多的特權,比如清朝規定凡是旗人,只要服兵役,清政府會給其全家人養老送終,而這些養老的錢旗人根本無法產出,最後都由漢族子弟的賦稅補齊。



也正是因為以上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在廣大的普通百姓眼中,滿清政府已經成為了欺壓他們的流氓,而八國聯軍雖然也是流氓,但他們卻

來欺負長期壓迫自己的流氓。面對這種情況,老百姓最終選擇了幫助八國聯軍。


我是越關


在清朝末年列強侵略中國的某一段時間內,發生了很多看似矛盾,實則是統一的現象。

案例

場面一:

當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時,英國的海軍突破清政府在虎門的防守,沿著珠江北上。然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在珠江兩岸擠滿了觀戰的中國百姓,他們漠然的看著清軍與英軍在珠江上戰鬥,當清政府的艦艇被英軍擊沉之時,兩岸的老百姓竟然發出噓聲,就像在看馬戲團表演一樣。


場面二:

同樣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軍佔據廣州四方炮臺後,隨後到附近一個叫做三元里的小村莊進行搶劫,強暴婦女,結果遭到了當地人民的激烈抵抗。最後

此事被稱之為三元里抗英鬥爭,被譽為是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鬥爭,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抵禦外敵的愛國精神。


這兩件看起來完全對立的。一個是對於英國侵略抱著漠視的態度,甚至還圍觀;一個則是對於英國侵略奮起反擊。

實際上仔細分析,本質卻是一樣的。珠江兩岸圍觀的百姓,對於英軍的侵略抱著圍觀的態度,是因為英軍沒有對他們造成什麼損失;三元里的人民奮勇抵抗英軍,是因為英軍先來燒殺搶虐的,三元里人民被迫保家,而不是衛國。

之所以會如此,簡單說來就是“民不知有國,國不知有民”。這裡一定要注意,這裡面的民指的漢族百姓,國指的是清政府。清政府把漢族百姓不當人看,百姓也沒有把清政府當成效忠的對象。

所以我們就能理解當八國聯軍打到北京城時,老百姓們竟然會為八國聯軍帶路,幫助他們架梯子進入紫禁城。


因為對於這些百姓來說,紫禁城內的對於自己的壓迫是實實在在的,而這些外國人看起來好像還沒有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什麼不良影響!


胡史亂翔


失信於民的結果,說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把國人當傻子。所有利益歸於朝廷那波人,對於百姓的疾苦視若罔聞。所以才導致百姓希望換掉統治者。。。


蘭育


本來不想回答,但是看到大家都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我也來說一說,一個國家他的存在就是因為有他的國民存在,如果國民都沒有那又哪裡來的國家?所以不要一天用什麼愛國主義去洗腦老百姓,天下沒有一個人就能打下,也不會因為一個人而叫國家,而國民之所以要支持一個統領去管理一個國家,是為了每個人都能在統領的管理下,都能夠平等生活,也能夠團結抵禦外敵,而有些統領擁有了權利,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擁有無限大的權利,所以他利用國民們的勞動去實現自己跟己類的榮華富貴,把國民期待的平等不當回事,國民只能在權力的壓迫剝削下生存,這時的統領因為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國民們也只能屈服,變得沉默,憤怒也只是壓在心中,這時外敵突然來襲,國民們的心中忽然好像又看到了希望,他們甚至幻想外敵能戰勝統領,因為這個統領倒下那麼就可以寄託於下一個統領,週而復始,統領一個個的換,到最後還是走不出權利獨大,簡單而又充實的生活永遠是離國民們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