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的消息刷爆了整個互聯網,這項偉大的工程讓舉國沸騰,讓世界矚目。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在觀看眾多的和港珠澳大橋相關的視頻、圖片的時候,我們不禁被茫茫大海中的兩個人工小島所吸引。近看10萬平方米的兩個小島宛如豪華巨輪,遊弋在大海之上。空中俯瞰兩個人工小島,就像兩隻可愛的小蝌蚪找媽媽。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港珠澳大橋沒有全程橋樑,而是還要在海上造兩個人工小島,一方面因為受到附近的香港國際機場對周圍建築物高度的限制,為了保證航班飛行的安全,附近建築不能超過150米,而港珠澳大橋的橋塔高度剛好就在這個數值範圍附近。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因為海運航道的限制,來往香港、深圳、廣州的大型貨輪經過的深水航道剛好穿過港珠澳大橋所在,因此又要求橋樑不能太低。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相互排斥的兩個限制要求,讓港珠澳大橋很為難,不能高也不能低,為了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海底隧道連接的方式來實現。因此,港珠澳大橋就按橋島隧的結構來設計的。兩個人工島在整個工程中,起到承接的關鍵作用。

你知道這兩個人工島是怎麼在茫茫外海中建成的嗎?有朋友可能會說,這對已經有吹沙填海造島經驗的我國來說沒什麼難度。其實,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的。傳統的吹沙填海造島是在已有礁岩的基礎上進行,相對難度要小一些。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如果用吹填沙石傳統的方式來造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時間會很長,需要兩三年時間。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建造還要受到整個工程工期的約束,不能花費時間太多,所以必須有快速成島的方法。大家也都知道了,這個快速造島的方式就是用鋼圓筒造島。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用巨型鋼圓筒建造人工島的過程。

第一步,就是先用挖泥船進行海底挖泥清淤,整理好基槽。對號稱“基建狂魔”的我們來說,挖泥船絕對不缺。這邊在清理海底淤泥的同時,在上海長興島重工基地,巨型鋼圓筒的生產也同步展開。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第二步,海底基槽弄好,巨型鋼圓筒建造完畢,重達約450噸的第一個鋼圓筒通過振駁28號船歷時7天,從長興島航行1600公里運達人工島施工現場。同船運來的還有“超級大錘”---由8臺振動錘組成的振沉設備。這八臺聯動的振沉系統也是中國首創。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通過振沉系統將鋼圓筒沉入海中,插入泥面21米深,然後就是往鋼圓筒中注沙。之後就是重複作業,將運來的鋼圓筒一個個的沉入、注沙。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第三步,島隧結合部合攏。人工島和隧道的結合部,又是整個人工島的關鍵。沉入海中的鋼圓筒之間會留有空隙,空隙需要插入隔板進行隔水處理。每兩個鋼圓筒之間內外插入兩塊隔板,然後中間注沙。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第四步,島隧結合部注砂。既然是島隧結合部,就不能這麼全部用砂填滿完事,還得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需要預埋一段隧道沉管,為了以後和隧道相連通。當然了,和隧道結合的一面是不能用鋼圓筒給堵死的,因此還要插入臨時擋水板。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第五步,整島的合攏。運砂船或吹沙船就可以開始工作了,往島內開始填砂,並不需要一下子填滿,因為裡面還有很多工程要做。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填完沙的人工島因為填充的沙水混合物,整個地基是軟弱的,必須得進行排水、整固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建設工作。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必須得要堅固才行,否則就有可能會有沉降。這個時候整固地基的裝備---擠密砂樁船該出場了。

擠密砂樁的工作原理,簡單點說就是通過沖擊等方式,在地基中打孔注入砂石,通過擠壓、置換、排水來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穩定性。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第六步,島域內地基的整平,以及內部相關設施的建設,鋼筋、混泥土框架這和普通的建築施工區別並不是特別大了。很好理解,不用多說。然後就是人工島和海底隧道對接了。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第七步,島壁施工。整座人工島的主體工作基本上完成,但是因為整個島處於大海之中,水深浪大,所以必須有防波提這樣的防護工程來保護整座人工島。在挖泥船清淤以後,放置大量的扭工字塊,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波效果。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這些扭轉的工字型字塊,有序地放置在人工島的外圍,能幫人工島抵禦較大的波浪,減少海浪對島的破壞。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看了這些密密麻麻的扭工字塊,可能不會太舒服。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整個人工島的建造過程,每一步都是三言兩語就說完了,但是實際的工作中卻每一步都有可能面臨許許多多的困難。正是這些港珠澳大橋的建築人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才創造了不到一年就造島成功的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