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藥療總結-發熱、疼痛、咳嗽

自我藥療(self-medication)是指在沒有醫師或其他醫務工作者的指導下,患者恰當地應用非處方藥來緩解輕度、短期的症狀及不適,或治療輕微的疾病。藥師應當掌握常見病症的特徵、非處方藥物選用及用藥注意事項等知識,擔當公眾用藥的助手,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一、發熱

發熱(發燒)是指人體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當直腸溫度超過37.6℃、口腔溫度超過37.3℃、腋下溫度超過37.0℃,晝夜間波動超過1℃時即為發熱.

按體溫狀況,發熱分為:低熱:374℃~38℃;中等度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以上。

發熱是人體對致病因子的一種全身性防禦反應,其原因可以是感染(細菌、結核分枝桿菌、病毒和寄生蟲感染;或感冒、肺炎、傷寒、麻疹、蜂窩組織炎等傳染性疾病)所引起的伴發症狀,也可以是非感染(組織損傷、炎症、過敏、血液病、結締組織病、腫瘤、器官移植排斥反應、惡性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繼發後果。

發熱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當體溫升高時,體內的吞噬細胞活性增強,抗體的產生增多,有利於炎症的修復。但另一方面,發熱會使體力消耗,感覺不適,影響休息,甚至可發生驚厥,兒童、老年人或體弱者在高熱驟然降下時,有可能引起虛脫。故在應用解熱鎮痛藥時,應嚴格掌握用量。發熱時宜注意控制飲食,多喝水、果汁,補充能量、蛋白質和電解質,注意休息。

二、疼痛

疼痛是一種複雜的生理心理活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疼痛是機體受到傷害性刺激後發出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人體對疼痛刺激的反應不僅表現為疼痛的感覺,而且常常引起失眠或其他生理功能的紊亂。

必須注意的是,由於疼痛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初感疼痛的患者,決不要輕易用藥,以免掩蓋病情,耽誤治療。無論何種疾病引起的疼痛,均須先找出病因,再進行相應治療。為減輕疼痛所帶來的不適,在不影響對因治療的同時,可選用抗炎鎮痛藥,尤其是非處方藥。藥物治療是疼痛治療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疼痛主要是對症治療。常用藥物如下表所示。

三、咳嗽

咳嗽是人體一種反射性的防禦動作,通過咳嗽動作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異物(如黏痰、細菌體、纖維),來保持呼吸道的清潔和通暢,可以說,咳嗽是一種有益的動作,在一般情況下,對輕度而不頻繁的咳嗽,只要將痰液或異物排出,就可自然緩解,無須應用鎮咳藥。但對無痰而劇烈的乾咳,或有痰而過於頻繁的劇咳,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響休息和睡眠,甚至出現其他併發症,此時弊大於利。臨床上,咳嗽原因很多,關鍵是查清病因,對症下藥。應適當地應用鎮咳藥,以緩解咳嗽。

需要另外注意的是,咳嗽分為乾咳或溼咳,對乾咳可單用鎮咳藥;對痰液較多的咳嗽應以祛痰為主,不宜單純使用鎮咳藥,應與祛痰劑合用,以利於痰液排出和加強鎮咳效果。對痰液特別多的溼性咳嗽,應該慎重給藥,以免痰液排出受阻而滯留於呼吸道內或加重感染。

綜上可知, 發熱、疼痛、咳嗽是機體的正常防禦機制,也是最常見的病症,當症狀影響疾病進展或者個體健康恢復時可對症下藥。

發熱、疼痛、咳嗽自我藥療藥品品種和主要注意事項歸納如下所示:

自我藥療總結-發熱、疼痛、咳嗽


自我藥療總結-發熱、疼痛、咳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