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是真正的老師!

今天9月10日了耶,

又是教師節!

我覺得“老師”這個稱呼是非常神聖的。

沒有那種“為人師表”的德行,卻讓別人稱呼“老師”的人,簡直是對這兩個字的侮辱。

以前在工作的時候,我很少稱呼別人“老師”,都是“xx哥,xx姐”,是到了現在的單位,哇塞,那不管什麼人都是“老師”了!

但我就非常討厭別人這樣叫我,我每次都說“我不是老師,我是學生,叫我名字就行”。

很奇怪的,那些被“尊稱”為“老師”的人,內心卻非常享受。

我總結了一下我現在叫別人老師的幾種情況:

1,客氣型:我和你不熟,我真的和你不熟,我希望用“老師”這兩個字,代表我和你的一種疏遠的關係,並且我希望我們永遠都不要熟悉。

2,討厭型:我真的很討厭你,我不知道怎麼稱呼你,面對你的趾高氣昂,自以為是,我不知道怎麼稱呼你,但是我又不得不和你見面,所以,很無奈,你喜歡別人叫你“老師”,似乎叫你“姐”拉低了你的身價,所以,我迫不得已叫你老師。

3,尊敬型:有一種人,德高望重,又才高八斗,所以,我心服口服的叫一聲老師,代表了我對你的尊重。

4,玩笑型:好朋友之間,相互吹捧,會說,“我xx老師啊”是一種喜歡的表現,我會叫發自內心的叫你一聲“老師”。這不代表任何,就是好朋友之間的無所忌憚。

5,身份型:當然了,人家是老師,你叫人家老師本來就沒有錯嘛。

現在啊,這自封老師的人越來越多,關鍵她還很享受這個過程,我也是無法理解了。有的人說,這是情商低的表現,其實,這種人根本沒有情商可言吧!簡單說,我們的三觀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去在意這些細節了。

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是真正的老師!

當然了,我從小到大也有很多很多好的老師!

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的母親。我媽媽那個時候在學校教書,我就跟著她一起上課,她就在講桌旁邊放一張小桌子,只有我一個人坐。我坐在那裡完全聽不懂她在講什麼,我自己玩,有時還跑到操場上玩。(通過此案例,反應了那些年的學校管理的是多麼自由,而我從小到大又是多麼的霸道;另一方面,我媽媽多不容易,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她只能讓我跟著她。)

我的第二位老師,是我的幼兒園老師。我直接上的是大班,去的第一天,我媽左口袋給我裝了一個蘋果,右口袋裝了一個橘子,然後一進去我就拿出扔飛鏢的氣勢扔了出去,已示我的抗議。後來慢慢習慣了,這個老師對我非常好,我媽經常沒有時間去接我,她就默默的陪我到最後。在在幼小的心靈上種下一顆愛的種子,告訴我並不孤單。

我的第三位老師,是我的初中化學老師,她非常好,也非常喜歡我,(可能她看出了在我不太合群的外表下,有一顆掙扎的內心吧)因為沒有人和我做朋友,上學、放學她都會騎自行車帶著我,有時我坐在後面抱著她,有時我坐在前面,好像我掌控了她的方向盤一樣,總之,我和很喜歡她,她的年齡比我媽媽還大,她總是那麼慈祥,像久違的親人。

我的第四位老師,是我的高中地理老師。在他的身上,我看到原來做自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的這個老師穿的從來不入流,一雙棉布鞋,一件體恤,放到現在就是文藝啊!而且呢,老師講話很認真,風趣中帶著可愛,笑的很爽朗,很真。有一次老師因為看窗外的景色特別專注,撞到了玻璃上,這一幕被我全看見了,我實在忍不住笑出了聲 ,全班同學都抬頭看看老師,又看看我,老師摸著頭說“你膚淺,你膚淺。”我笑的更厲害了!同學問我怎麼了,我說,老師撞到玻璃上了,接著同學們都笑了!老師也不好意思的笑了!

後來就是上大學的老師了,哎,我估計這輩子到老我都不會忘記了!要不是我媽支撐著我的意念,我當時就退學了!不過也好!社會就是這樣的!

最後,在今天教師節來臨之際,祝老師們節日快樂,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職業的日子,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所以,且行且珍惜。

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是真正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