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視界需革命:曠視能否讓「AI手機」夢想照進現實?


手機視界需革命:曠視能否讓“AI手機”夢想照進現實?

縱觀手機行業,其起伏更迭似乎很有規律,幾乎每10年就會來一次大顛覆。從1995年功能機的諾基亞時代到2007年蘋果iPhone問世以“觸屏+應用”引爆了新的智能機新時代。而未來手機行業的轉折點,很有可能就是手機人工智能(AI)。

現實中,AI手機市場前景廣闊。但是,“AI手機”在很多時候還僅僅為一個“噱頭”。而最近隨著IDC這份《AI+手機”視”界革命》白皮書的問世,則為AI與智能手機的深度結合提供了標準與參考,也讓“AI手機”的夢想逐步照進現實。

1、AI手機“變天”

手機視界需革命:曠視能否讓“AI手機”夢想照進現實?

整個AI手機也在2018年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近日,由諮詢機構IDC聯合曠視科技發佈的《AI+手機“視”界革命》白皮書就是最好的佐證。

白皮書指出, AI正改變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並引領手機變革,甚至成為助力手機廠商實現差異化增長的關鍵。

因為,"AI賦能"是智能手機的演進方向,也是智能手機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路徑,未來AI將成為消費者選購手機的必要因素。

AI對於智能手機的價值,是能夠提前預測用戶需求,主動給出相應指引或回應,實現“從 Smart 到Intelligent”,AI解鎖僅僅是行業向前邁出的第一步。整體看來,AI手機是大勢所趨,但眼下,AI手機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很多的功能應用還具有侷限性,只是在部分特定場景下才能發揮作用,距離真正的“AI手機”普及還有不小的技術門檻。

根據IDC對中國2018年上半年出貨量前100名的手機型號(佔中國上半年智能機出貨量的91%),共計1.6億部的手機進行分類統計,得出:其中提供AI功能的手機佔比已經接近90%,但是真正具備全部AI能力的手機還不足10%。

而且,要實現技術變革,需要產業鏈的協同發展。視覺技術的推陳出新,與產業鏈的發展緊密相連,“應用”、“算法”、“解決方案”、“硬件”任何一環的短板都會使技術創新的價值大打折扣。

一句話,“AI手機”市場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與之相關的產業鏈上的潛在商機巨大。從眼下來看,AI手機商業應用仍處在一種摸索的行進過程中,AI最重要的是要找準應用場景,如果僅僅在B2C場景下會很難生存。

可以預測,未來幾年AI的應用場景更多的是在B2B,AI應該像陽光一樣,可以幫助有需要的手機廠商。

2、一個值得研讀的案例:如何從B端助推“AI手機”?

在我看來,人工智能手機不是拿出來天天去炫耀,不是造個概念噱頭,覺得很酷炫,而是要有真的有價值,是要融入到用戶體驗中,真的能夠為用戶創造價值。

可以預見,前方,AI是智能手機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路徑。而在這一演變過程中,計算機視覺技術是實現“AI手機”的重要助推力。

白皮書中提到,計算機視覺是 AI不斷進化的核心,如果沒有視覺技術的發展,AI將變成一個 “盲人” ,只能做符號推理(下棋,定理證明等)。計算機視覺已經成為手機終端不可或缺的技術。視覺技術應用的好壞,已經成為評判一款手機產品重要的指標之一。

早在2017年《IDC Consumerscape 360°》的調研中,就有數據顯示51%的用戶會將拍照作為購買手機的七大選擇因素之一,視覺應用正在成為提升用戶體驗,影響用戶購買行為的重要指標。

手機視界需革命:曠視能否讓“AI手機”夢想照進現實?

而在這場助推AI手機大變革中,曠視科技所推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就是一個典型的落地案例,值得研讀。其用AI視覺解決方案,從B端助力行業升級,引發一場“AI+手機”的視界革命。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1年誕生以來,曠視科技就一直致力於計算機視覺技術及產品研發,為行業用戶提供基於場景的智能數據服務及行業解決方案。比如,曠視科技應用於“洞鑑人像系統”的深度學習引擎MegBrain,就是其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企業級原創深度學習引擎,可實現數據流入、GPU管理、模型發佈算法訓練全流程化,並且在安全自主可靠方面、效率和精準度方面具有絕對優勢。

除此之外,曠視科技還擁有國內外在申及授權專利 800 餘件,比肩Google、Microsoft 等國際巨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曠視對手機領域有著深刻的洞察。自2017年起,曠視開始將核心AI技術應用拓展到了手機行業。基於核心的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一舉推出人臉支付、人臉識別解鎖、人像光效、人像背景虛化、視頻美化、3D Animoji等一系列移動端AI產品和解決方案,可以滿足不同手機廠商、不同機型對人臉解鎖、圖像優化等方面的需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已經與華為、小米、vivo、OPPO等國內頭部手機企業實現深度合作。

在此次發佈的白皮書中,曠視科技也分享了其在解鎖、支付、人像處理等場景的應用創新,包括首款搭載3D結構光的量產安卓機型OPPO Find X。通過海量的數據訓練和自主研發的核心算法,曠視為OPPO Find X提供的3D人臉解鎖支付及3D人像光效能力,為用戶帶來了顛覆性的人機交互體驗;而在與vivo 的合作中,曠視科技為只保留前置單攝攝像頭的vivo X23提供了紅外雙通零光感人臉解鎖方案,以綜合解鎖體驗、安全性和硬件成本。就在10月18日剛剛發佈的聯想S5 pro中,也融合了曠視的AI能力用於解鎖、3D美型和人像光效處理。

當下,AI與物聯網的緊密結合正推動著新時代的到來,手機作為個人擁抱IoT的窗口,無疑將成為下一個主戰場。曠視科技用AI視覺技術賦能手機行業,將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革新與形態升級。與此同時,基於其自主研發的技術體系,曠視科技提出了“AI+IoT”的協同發展戰略,結合典型應用場景打造數據閉環,實現數字化為行業用戶提供真正的商業價值,並促使AI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隨著越來越多的行業用戶選擇與曠視合作,可以預見成千上萬企業將逐步實現AI技術革命的目標,最終形成一股賦能的洪流。這就讓曠視科技的可想象空間巨大,前景可期。

【結束語】

總之,人工智能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有著無與倫比的商業前景,但最重要的是要將技術落到行業應用才能獲得發展,最終逐步推進產業走向成熟和繁榮。

曠視科技針對B端企業落地方案,為業界探索出了一個可行的AI模式,也給包括國產手機行業在內的AI革命配置了加了一副“良藥”,只待其揮戈前進,從而不斷為行業賦能,最終迎來一番新天地。

當下,曠視科技正憑藉其AI+IoT技術和商業應用創新理念走在了行業的前面,且在不斷的努力前行,只要日拱一卒,就能集涓成流,轟然成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