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套路|用一個書生進京趕考的故事細說幣圈亂象

蘇軾轉戰幣圈,

於是賦詞幾首,以表內心悲切

七年炒幣兩茫茫,先虧車,後賠房,千幣跌停,無處話淒涼!

縱有漲停應不識,人跌傻,本賠光,牛市幽夢難回鄉。

睡不著,吃不香,望盤無語,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幣災夜,大熊崗!

我欲清倉歸去,又恐迅速反彈,踏空不勝寒。

與其儲蓄負利,不如廝混其間。

少追漲,勿殺跌,夜安眠,不應有恨,獲利總在無意間。

月有陰晴圓缺,幣有橫盤漲跌,此事神難料!

讀懂套路|用一個書生進京趕考的故事細說幣圈亂象

趣說ICO

古代有一小姐,遇到一個上京趕考的窮書生避雨,發現他一本書寫得很好,還是白皮的,掏出一些銀兩並以身相許。

次日,小姐垂淚送書生:“君若高中莫負妾身。”

書生髮誓後,送給她寫了自己名字的令牌,以後憑此令牌 (token),有求必應。

書生走後,小姐讓丫環把書生的令牌放到錢包裡。

丫環說:“這已經是第五十個書生了!”

小姐說:“沒辦法,總有一個會真的考上的”。

最佳小說之《ICO》

書生讓書童把一路上遇到的小姐們的名字一一記下,感嘆說:這是第九十九個了啊!

最佳小說之《韭菜》

書童問書生:“公子,自從三年前你離家,如今已經睡了九十餘名女子了。我們在各大赴京路上往復,難道就不去趕考了嗎?”

書生答:“趕考當大官不也是為了錢和女人嗎?既得痴情女子九十有餘,還趕著考啥?”

最佳小說之《炒幣》

書生居然踩了狗屎運,被公主看中,免於應試,直接招了駙馬,通過書生的令牌來求見的人絡繹不絕,書生的令牌被拍賣價格水漲船高,史稱“一幣一丫鬟。”

最佳小說之《上交易所》

書童把書生的白皮的書抄了一遍,並且把駙馬爺的名字放在了書的背面作為背書,偷偷把令牌上的名字改了一下,又走了一遍書生趕考的路,睡了二百五十名小姐。

最佳小說之《山寨幣》

書童發現,無法兌現對之前二百五十名女子的承諾,前期二百五十名女子的投資將血本無歸,全部輸光。

最佳小說之《跑路》

小姐得知書前期投資已血本無歸,向書童討回銀兩,書童表示最早只是“捐贈”,小姐逐上京擊鼓鳴冤,狀告書童附帶書生。

最佳小說之《維權》

京城亂成一團,聖上得知後大怒,休掉了書生,把書生關進了監獄,書童則被廷杖30棍。

最佳小說之《監管》

書童失去經濟來源,開始另尋出路,於是總結了書生的需求,在趕考的路上成立了一個茶館,批量製造和縫紉帶新名字的令牌,專門幫助進京趕考的書生包裝趕考路徑約見小姐,簡稱“制紉和約”服務。

最佳小說之《以太坊》

書生一年後出獄後,發現自己之前買的令牌竟然漲了3000倍,被捧為幣圈四大天王,於是出了一本書叫《財富自由之路》。

最佳小說之《財富自由之路》

書生還搞了一個小而秘密的圈子收錢教大家買令牌,每人每年要收3000兩銀子,通過這個成了萬幣候。

最佳小說之《小密圈》

公主發現書生出獄後居然還過的這麼滋潤,於是聖上決定發動戶部、禮部、吏部等七部門共同禁止小姐以身相許(ICO),禁止令牌交易,通過令牌湊集的白銀必須退還……最後關閉令牌交易所。

最佳小說之《中國式監管》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交換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黴,就趕快拋售掉,哪怕價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