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家,是生活的容器,是人们不变的主题。

你是否想象过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是否曾在某个时机突然感慨“如果我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上个月由原研哉策展的“House Vision 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便是一个让人产生对未来家遐想的契机。而本月刚刚上市的新书《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与House Vision大展亦有着种种呼应。如果说“House Vision”是以展会的形式对于未来的家展开想象,那么这一本图文小书则是以文字和插画形式畅想理想的家。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文 | 王京徽

1.

House Vision——畅想未来的家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的作者土谷贞雄,正是本次“HOUSE VISION”的重要参与者。土谷贞雄生于1960年的东京,他是建筑家、生活研究家、专栏作家,任居住实验室“sumai LAB”顾问,以及株式会社贞雄代表。

他通过调查问卷研究现代与未来的生活方式,协助房地产开发商、住宅配套设备制造商等,基于网络沟通与调研进行产品开发。他还参与了“无印良品之家”及无印良品“生活良品研究所”的立项企划与运营,今年更是参与了原研哉策划的“HOUSE VISION”项目,向人们介绍住宅研究的前沿信息。

在“HOUSE VISION”发布会上,土谷贞雄解析了本次大展的核心主题——“新重力”(NEW GRAVITY)。土谷贞雄先生说:“新重力有三层含义。第一层面是速度

,中国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在这样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看待所面临的问题;第二层面是规模,中国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样的背景下,人口规模的差异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第三个是政策,政策可以引导经济,也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中国’这个国家,即将在这三层意义的重力之下催生出新的可能。这些可能不会在其他国家出现,也正是因此,本次大展将会引起全世界的瞩目。”

/ 火星生活舱 /

自9月21日开始的本次大展早已在各大传媒上出尽风头,小米与李虎合作的 “火星生活舱”更是成了这次展览中的“爆款”,引来许多观众合影留念。

展场位于鸟巢南广场,抬头便可见巨大的“鸟巢”,与之相比,眼前1:1比例的十幢小房子就显得十分可爱了。不算宽敞的场地内十幢“未来家”安排得漫不经心却又错落有致,动线也极为合理。

每个展厅前都有醒目的序号与名称提示,恰到好处地指引着前来观展的人,观众观展时就如漫步于庭院之中,总能在角落收获惊喜。隈研吾的会场设计可谓十分巧妙而体贴。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 盒子里的家 /

本次展会当中的5、6、7号展厅均有日本设计师的参与,风格上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5号展厅“新家族的家”(华日家具×青山周平),将展厅假想为闲置大楼,“楼”内散布着四个由家具组合而成的“盒子”,盒子内有床、桌子、天台等,是可容纳一人居住的双层私人空间,盒子外侧则是书架、衣柜等共享空间。每个盒子下均设有车轮,可以自由移动。床上铺着白色的被褥,床头放着绿植,仿佛明天立马就能入住的“日式胶囊旅馆”。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新家族的家”(转自gooood谷德设计网)

/ 最小却最大的家 /

6号展厅 “最小——最大的家”(有住×日本设计中心)当中,餐桌与厨房操作台合二为一的构想,以及既可以读书写字又可以睡觉的多功能床,都完全践行了其“Edge Zero”的设计理念:用最少的设计,实现最多的功能和最高的空间利用率。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最小——最大的家” 整合了多种功能的床

/ 立体的家 /

7号展厅“无印良品的员工宿舍”(无印良品×长谷川豪)利用上下两层的立体结构,打造了上层为私人空间、下层为公共空间的共享住宅。隐秘的小小私人空间、从一楼到二楼的小楼梯,让人联想起儿时搭建的秘密基地,或是森林里的小树屋。这种立体结构可以给空间带来丰富的变化,打造出有趣的“家”。当房间的挑高高于一般时,决定住房大小的就不再是面积,而是体积。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无印良品的员工宿舍” 二层的私人空间(图片源于网络)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无印良品的员工宿舍” 二层的私人空间

2.

土谷贞雄对家的想象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中的构想,与House Vision大展中的设计有许多交叉点,仔细寻找,会发现其中种种有趣的呼应。

比如,“新家族的家”当中提到的“盒子”家具,在《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的“将房间当做家具”一文中也曾出现。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将房间当做家具来看” ——文中带有迷你外廊和装饰墙的房间套件(选自《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将房间当做家具来看” ——文中带有阁楼和窗户的房间套件(选自《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本次大展之中,“房间套件”的构想得以以1:1模型的方式再现,并且还在供电方面提出了“无线供电”这一更为具体的解决方案,十分激动人心。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新家族的家” 无线供电技术(摘自House Vision解说册)

再如,6号展厅 “最小——最大的家” 之中的煤气灶、水池、餐桌三合一的一体家具,也是似曾相识。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最小——最大的家” 煤气灶、水池、餐桌三合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将厨房当成家具来看”——文中提到的多功能厨房操作台(选自《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3.

日本设计中的空间利用

日本的土地资源极为珍贵,因此诞生了许多高效利用空间的智慧。本次的House Vision大展也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面临着与日本同样的问题。寸土寸金的房价要求住宅的空间利用更高效,还要能够灵活应对居住者的成长、家庭成员增减等生活变化。

面对现代生活的新需求,该如何打造理想的家?《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之中的种种设计方案,正是这一问题的答案。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思考住房的体积而不是面积”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思考住房的体积而不是面积”

除了“移动房间”“共享住宅”“家具整合”“立体空间”等本次大展中也十分热门的主题,书中还有两代人同居的家、一边育儿一边工作的家、老年者的家、SOHO之家等主题,每一个都充满了对未来之家的有趣想象。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把垃圾房变为大家聚集的地方”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如果有共用的烘干机”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基于日本五年间的网络居住调查数据,梳理社会与生活的时代变化的同时,畅想新时代住宅的种种可能性。书中有丰富的配图,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新鲜、大胆的住宅设计。

在家中怎样打造令自己放松的角落?如何布局能让家人更多沟通?集中收纳还是分散收纳?如何巧用玄关打造兴趣爱好的空间?

现代生活的形式本就多种多样,理想的“家”自然也不止一个。书中的种种奇思妙想,对新居装修、旧房改造都能提供灵感,帮助人们打造兼具个性、合理性、灵活性的新式住宅。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作者: [日]居住实验室“sumai LAB” / [日]土谷贞雄 编著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两代人同居、一边育儿一边工作、老年生活、在家办公,现代生活的形式多种多样,理想的“家”也绝不止一个正确答案。寸土寸金的房价要求住宅的空间利用更高效,还要能够灵活应对居住者的成长、家庭成员增减等生活变化。面对现代生活的新需求,该如何打造理想的家?

本书基于日本五年间的网络居住调查数据,梳理社会与生活的时代变化,畅想新时代住宅的种种可能性。在关照社会现象、地方社区营造的同时,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住宅布局设计方案,打造兼具个性、合理性、灵活性的新式住宅。

全书分三个章节,收录关于生活与居住的专栏、相关调查问卷,以及整体户型方案。各章配图丰富,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新鲜、大胆的住宅设计。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