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版“围魏救赵”——谁说西方人只会硬扛

公元前218年,汉尼拔在波河与罗马军队进行了第一场大会战。汉尼拔利用站前埋伏在罗马军队后方的2000伏兵,和正面的战象、侧面的努米底亚骑兵一举击溃罗马军队。罗马损失近4万人,而汉尼拔只损失不到一千人。(前情请关注本号,点击上一篇文章。)

罗马再次组建7万人的军队,4万人前往波河和汉尼拔对峙,3万人留守本土。汉尼拔经过一个冬季的修整率领3万人,甩开罗马在波河与之对峙的军团,从小路(一片罗马人没有设防的沼泽地和山路)穿插而过,直接出现在意大利腹地、和罗马城只有一步之遥的伊特鲁里亚地区。

西方版“围魏救赵”——谁说西方人只会硬扛

伊特鲁里亚地区,可见其距离罗马(roma)有多近

罗马人完全没有准备,这一地区是罗马城的门户,而守军却只有临时拼凑起来的8000人。

一旦此地区沦陷,罗马城将面对直接的威胁。惊恐下,罗马执政官盖约·弗拉米尼火速带领留守本土的三万军队前往支援。

然而让这位执政官万万没想到的是——汉尼拔的目标从来都不是罗马城,而是他和他率领的罗马机动兵团。

汉尼拔在特拉西梅诺湖附近的隘口设伏,一举全歼罗马人。三万多人阵亡,执政官也被杀——是不是看着有点眼熟。

是的,这和战国孙膑那场著名的“围魏救赵”堪称异曲同工。孙膑也是不理会魏军主力,佯攻魏国都城大梁,吸引魏军主力奔袭驰援,然后再设伏全歼。

这正是《孙子兵法》中所说:攻敌必所救、避实而就虚、反客为主。也就是避开占有主场地理优势的敌人主力,攻击敌人其他的薄弱、致命之处,逼迫敌人前来救援,进而在自己的主场将敌人引入不利局面。

西方版“围魏救赵”——谁说西方人只会硬扛

孙子

若引用《三十六计》,汉尼拔此战所用,乃是暗度陈仓、瞒天过海、调虎离山、围魏救赵等等。随后,汉尼拔轻易击溃那8000杂牌守军,顺利占领伊特鲁里亚。

罗马人这会真的恐慌了,全民都被动员起来加固城防。所有人都认为汉尼拔下一个目标就是罗马。

然而汉尼拔却并没有这样做,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他十分清楚,自己打败的只是罗马现有的机动力量。罗马的国本并没有动摇。而自己却依然是孤军深入,没有根据地和后援。

现在去强攻城高池坚的罗马城,必然会陷入苦战。而后会被周围蜂拥而来的援军围困——这无异于自杀。

于是他并没有理会还在疯狂加固城防等待他强攻的罗马城,而是顺着海边一路南下、一路攻城掠地、袭击一空。

这些地方罗马人完全没有防备,只有少数地方驻防部队——简直不堪一击。

而汉尼拔在收获了大批战利品的同时,也在积极策反、解放沿途的那些被罗马吞并或者附庸的城邦和国家。

西方版“围魏救赵”——谁说西方人只会硬扛

汉尼拔战争中罗马周边错综复杂的势力

就这样,罗马人一脸蒙蔽的守着罗马城,看着城外的汉尼拔把罗马搞得鸡飞狗跳。汉尼拔连续的胜利使得其赢得了极大声望。北意大利的高卢人、希腊的各城邦、意大利本土的罗马同盟等等对罗马霸权不满的势力,纷纷倒向汉尼拔。

好在罗马的将领们虽然没有汉尼拔那么聪明,却也不笨。他们很快的反应过来——罗马的实力还占有上风,必须制止汉尼拔继续在外围动摇罗马的国本。

他们选举费边为执政官,召回波河的四万大军——罗马和汉尼拔的第二轮较量开始了。

下期预告——西方版“论持久战”:费边战术。

天眼观世界——从上帝视角重新审视这颗星球。原创不易,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