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是一览而过,还是锲而不舍?

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是一览而过,还是锲而不舍?

当捧读一本新书时,作者为我们提供的新的知识、新的观点,往往会在我们的头脑中打下一个问号,这是正常的。问题是当这些疑问产生后,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是一览而过,还是锲而不舍?采取前一种态度,那读了这本书后,并不会使自己得到多大进步。

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是一览而过,还是锲而不舍?

唯有采取后一种方法,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使疑问一个个获得解释。这就是朱熹所说的“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是一览而过,还是锲而不舍?

书是作者写的。可是书中所描述的事实,找出的规律,提出的驾驭方略,有些并非他本人长期潜心观察和分析研究的成果,大多是从学校听课、阅读他人著作中得来而未经过深入研究的。

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是一览而过,还是锲而不舍?

这种二传、三传甚至百传千传得来的认识,经过各个“传手”的选择思考,有的可能证实了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结果,但以讹传讹、越传越错的情况,也不少见。以至善于读书的人,常不得不查证作者论点论据的出处,看它是否与原作者的见解相符,是否与实际相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