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四年級語文學習規劃,名師教你如何給孩子做規劃

閱讀

在語文閱讀方面,很多家長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考閱讀時丟分較多,便盲目要求孩子的課外閱讀量,認為只要閱讀量上去了,考試時自然沒有問題,結果下次仍然丟分,家長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也有家長認為孩子考試時閱讀丟分很少,便認為孩子在語文閱讀方面表現不錯,而忽略了課外閱讀。

小學中年級以後,我們說語文閱讀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課外閱讀量,二是閱讀應試能力。課外閱讀方面,孩子應保證每年不低於80萬字的課外閱讀,不建議孩子去報以"美文賞析"、"名著概述"為主的閱讀課程,如果孩子在此前已掌握了默讀和適當的快速閱讀的方法,能更好地保證他閱讀的效率(不建議孩子在三、四年級時過多地學習和運用專業的速讀速記方法,那樣對他們閱讀識記、理解能力和自身素養的提高並無益處)。閱讀積量是個長期的過程,不是應試考試,不需要急著去拔高,就像孩子正長身體時,不要讓他多吃快餐,否則看上去身材很壯,其實很弱很虛。

閱讀應試能力的提高,是無法通過大量的閱讀量便可以解決的,需要參加專門的培訓,這一階段的閱讀培訓重點宜放在概括和初步理解能力方面,這時的閱讀訓練題中不應有大量的組詞、造句、拼音訓練,這是對孩子的學習時間的一種重複性、無太大實效性的浪費,建議家長選擇以概括、理解能力題型為主的教材或培訓內容。

建議家長在孩子三年級之前,不用報專門的語文閱讀班。報了雖然也有一定的進步,但我們認為,成功的教育,是要抓住學生不同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機,並讓其取得更好的學習和發展成果。過早的參加閱讀培訓,意義不大,三年級開始,剛剛好。

2

作文

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在認知習慣上最大的優勢在於對直觀的、生活的、形象的、立體的事物極其敏感,那些抽象、空洞、間接的事物無法引起他們真正的感官興趣與心理共鳴。而三、四年級整個語文的學習,重點在於提高寫作表達能力,要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所給予孩子的教育,是要必須符合這一特定認知規律的。

人類認識世界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直接感知,另一種是對已有經驗的理解和共鳴,傳統寫作教學側重於老師對優秀作品的賞析性分析,對寫作技巧與方法的理解性解說,無法讓學生產生直接的印象,他們往往只能跟著老師附會式的進行理解。

語言表述能力的提高是需要進行直接的整體感知的,而不是去拆解研究的。四五歲的孩子不懂語法和句子排序,卻仍可以將自己要說的話表達得很生動很具體;一個小孩在中國學三年英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上不如在美國呆三個月。

因此,家長在選擇老師時,要注意選擇那些可以通過直觀的、生活化的、形象的語言和事例來將寫作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教師,這將有助於從一開始便培養學生的對寫作的興趣。不建議家長選擇在教學內容上安排了大量的字詞講解、片斷訓練、文章賞析理解為主要形式和內容的課堂。這些訓練孩子是需要的,但選錯了時間和方式。

如果在孩子四年級結束時,不怕寫作文,能夠根據題目輕鬆寫出500字左右的優秀文章,這將對孩子今後、甚至是中學語文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根基,也是這個階段孩子在語文上完成了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3

情感與人格

三、四年級,是一個學生情感與人格的重要形成期,因此我們將這方面的發展建議也安排了進來,並將這方面教育內容安排進了教學環節。在作文課堂上,每節課設置與教學內容可有機結合的情感與人格教育內容,通過互動遊戲、答題競賽、團隊互助等環節加以落實。這些情感與人格培養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責任心、尊重他人、分享精神、理解他人、寬容理解等等。

這個階段,如果我們忽略了對孩子在情感上的引導和人格上的完善,等一種對孩子的成長不利的性格習慣成為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後,再要糾正時,將走更多的彎路,付出更多的精力。因此,作為情智雙修載體的語文學科,必須將這一教育內容列入教學計劃,也建議家長在讓孩子參加寫作培訓時,選擇能在這些方給孩子提供更多幫助的機構和老師。

4

記(背)

三、四年級,仍是孩子記憶力的最佳時期,趁這個時機,仍堅持讓孩子每週至少熟記一首(篇)古詩文或名家名篇,一年50篇左右便可,可適當增加對作者和寫作背景的識記。

5

聽與說

在聽寫說方面,這個階段需要讓孩子在讀完一篇文章或聽完一個故事後,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和概括主要故事內容,能夠條理清晰地進行講述,並能較好的理解作者的表達意圖,同時可以結合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來發表自身的看法。

學會用生動的語言去講述自己或他人身邊發生的故事,最好能引起他人傾聽的興趣或感染他人,可以結合這些事,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