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被袁世凯欺负让退位时,禁卫军哪去了?为什么不来保护?

时局如此,溥仪退位只是顺应局势的发展

1907年慈禧的去世对清廷的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溥仪继位实则是让载沣摄政,军政大权都掌握在载沣手里,载沣又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物,在满清风雨飘摇之际,他想同命运再做一次抗争。

溥仪被袁世凯欺负让退位时,禁卫军哪去了?为什么不来保护?

摄政王载沣


因此,先是罢免了袁世凯,掌握了朝廷的大权,与此同时再次进行新政改革,并且进行立宪活动,然而,放宽的政治环境并没有换来革命活动的熄火,相反,革命党更是利用清廷的这种转变,掀起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反抗活动,由于四川保路运动,进而发展到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清廷大势已去,天要变了。

武昌起义后短短两个月,南方十五省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这个时候载沣也看到了局势的不可逆,当然,他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准备调北洋新军前去镇压革命,但是北洋新军并不听从清廷的调遣,只有赋闲在家的袁世凯出山才能统领北洋军。

溥仪被袁世凯欺负让退位时,禁卫军哪去了?为什么不来保护?

袁世凯


当皇权已经控制不了军队的时候,他离退位已经不远了,这支部队可是清廷最后拿棺材本打造出来的,关键时刻却掉了链子。

袁世凯成为掌握满清军政大权的人物

载沣发动罪己诏让请袁世凯出山,袁世凯蛰伏三年,这一出山,气势如虹,率领北洋新军开赴武昌,剿灭叛乱,这个时候袁世凯提出了包括载沣退位在内的很多条件,也就是彻底掌握清朝的军政大权,载沣也都一一答应。话说袁世凯也不是吃干饭的,到武汉后就将起义军打退,革命军陷入覆灭危机。

溥仪被袁世凯欺负让退位时,禁卫军哪去了?为什么不来保护?

袁世凯


这个时候很多国民党人开始拉拢袁世凯,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结束帝制,革命党人就答应拥护袁世凯当大总统。

其实到了这个份上,清帝不退位已经是不可能,即使北洋军负隅顽抗到底,这次镇压了革命,转眼还有更多次的起义,推翻帝制在当时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到了真被推翻的时候,那下场可能就不知道什么样了。

溥仪被袁世凯欺负让退位时,禁卫军哪去了?为什么不来保护?

隆裕太后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隆裕太后思来想后,以优待条件宣布退位。避免了国家的分裂,要维护了主权的平稳过度,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溥仪的退位,对国家对皇族都是一次很好的交代。

禁卫军也是北洋军的底子,说到底也是袁世凯的部下

那么,袁世凯“逼宫”(协商)溥仪退位这段时间,禁卫军在哪里?为什么不出来阻止袁世凯?

溥仪被袁世凯欺负让退位时,禁卫军哪去了?为什么不来保护?

北洋新军


实际上禁卫军就在溥仪的身边,一直保护皇家的安危,只不过袁世凯的这种行为属于“和平演变”,隆裕太后都没摔杯子,禁卫军逞哪门子英勇。

而且禁卫军的本身就是北洋新军的底子,禁卫军的骨干一般都来自于北洋新军第一镇,虽然都是旗人组成,但是说到底也是袁世凯带出来的兵,其中禁卫军当时的首领就是袁世凯比较信任的冯国璋,可以说,为了控制清廷,袁世凯也早就将势力延伸到了禁卫军。

溥仪被袁世凯欺负让退位时,禁卫军哪去了?为什么不来保护?

冯国璋


而旗人到清朝晚期的时候大多都是贪生怕死之辈,丝毫没有斗志可言,他们关系的就是自己以后的前途问题,在此期间,冯国璋害怕禁卫军有变,承诺禁卫军享有原有待遇,这一点在清帝退位诏书的第八条中,也明确规定“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就是将禁卫军的待遇写到文件里。

事实上,禁卫军对袁世凯和冯国璋还是信得过的,所以,在整个清帝退位过程中,禁卫军基本毫无作为,当然,这也是最好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