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困局背後:台灣電子產業的危與機

HTC困局背後——

臺灣電子產業的危與機

本報記者 崔 爽

要真正切入新市場,就要找到這裡的需求點,找到技術能夠應用的地方。利用自身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優勢,服務於內地相關企業及產業鏈。

近幾年,媒體上提到HTC的幾乎都是“壞消息”。這個在智能手機時代創下過輝煌戰績的品牌,如今深陷唱衰聲中。

在它背後,曾經風光無限的臺灣電子業似乎也走到了拐點。作為個人電腦時代全球重要的“科技島”,電子業一度是臺灣經濟最強勁的引擎。但如今,它在智能手機時代日漸“失聲”。

腹背受敵的“硬件loser”

傳聞中“被賣過”很多次的HTC,這次真的被賣了。

9月21日,HTC與Google簽訂合作協議書,其專注Pixel手機的設計研發人才加入Google,將部分知識產權非專屬授權給Google使用,交易作價11億美元。

這並沒有太出人意料。連續三年營收下滑超過30%,新出機型市場遇冷,財報低迷、或被收購早已成了HTC的“關鍵詞”。

2008年10月,HTC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臺Windows和安卓的智能手機,在美國市場迅速崛起,曾一度拿下其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在智能手機風潮乍起的2010年到2011年,HTC屢獲大獎、股價翻番,貢獻了臺灣四分之一的出口增長份額。

但巔峰轉瞬即逝。過度依賴美國市場的HTC遭遇蘋果的專利訴訟被迫退出,無力在高端機市場與iPhone抗衡。回到頭來又發現大陸新興手機品牌已經入場,後者憑藉高性價比、快速迭代和本土化品牌營銷小步快跑地佔領了中低端市場,HTC腹背受敵。

以“代工模式”打天下的HTC,並沒有掌握芯片、屏幕等核心硬件技術,它身上有臺灣電子產業對外高依存度的基因。

“被併購也不一定是壞事,可以保存品牌的有生力量。”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王勇教授對科技日報記者說。在把手機相關業務切割給谷歌後,HTC將更加專注於VR的探索——這也是HTC目前業務中最受好評的部分。

對此,執掌HTC的“鐵娘子”王雪紅表示:“(併購)不僅為Google硬件業務注入強大的創新研發動能,亦確保HTC在智能型手機和VIVE虛擬現實事業可持續創新。我們堅信HTC具備足夠的優勢,能夠保有我們豐碩的創新成果,並有充分的發展潛力實現未來最新一代的創新產品與服務。”

經歷併購、轉型的HTC仍面對著質疑的聲浪。“目前的VR市場還不成熟,主要體現在VR技術少有應用落地,很難產生實際的消費需求。”品牌專家尹傑表示。他認為,HTC佈局VR從大方向來說是正確的,但進入的方法值得商榷——轉型的理念是從技術端發力,而不是從消費者需求。要從需求出發,根據需求去尋找技術。

同樣的看法也出現在王勇的採訪中,他肯定了王雪紅帶領HTC在VR領域的打拼,大量資金和科技的注入有希望形成一個精煉的自有品牌,但目前為止還沒有獲得太多市場機會。

“先天不足”的臺灣電子業

HTC的困境是臺灣高端電子行業危機的縮影。暴露出來的,還只是冰山一角。

臺灣電子產業騰飛起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以龐大的電子零部件集成產業鏈為支撐,核心是代工。大批中小型電子企業通過拷貝或藉助國外的專利,靠組裝和品牌外觀創新形成自己的品牌,並迅速轉為應用型產品,獲得利潤。

“二十多年來,臺灣電子業都沒有處理好根本性的軟肋。”王勇話說得很重,“臺灣企業家學美國、學日本,引進先進技術,開發產品,從最初就無法獨立成長。他們產品的創新點是產品外觀的設計,但電子產業的核心基礎是自主技術專利,他們一直沒有。”

在他看來,通過購買等途徑無法獲取初始專利,買來的也往往是全球競爭鏈中偏沒落的專利,零部件行業、電子存儲器行業等支撐性行業都面臨困境,臺灣智能手機慢慢走上下坡路。

轉變也絕非易事。當前,臺灣地區面臨著資金和人才的雙重困境,高科技產業對基礎人員的培養、高等教育對基礎研究人才的培養長期不足,企業自身也不具備支撐基礎研發的實力。

與此同時,崛起的大陸電子產業從一開始走的就是一條不同於臺灣電子產業模式的新路。大環境上,大陸資金充足,在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很多;小環境上,企業主動把大量資源投入到自主研發中,打造自己的專利。

“不具備核心系統,無法取勝於市場。”王勇一針見血。

當被問到“還魂回春”的可能性時,他表示“臺灣地區現在的電子產業在電子零部件設計和生產方面僅次於韓國、美國和日本,雖然跟日本或韓國的中高端無法競爭,但傳統優勢依然明顯。”

“肯定是要困難一段時間,但也不是沒有希望。”王勇坦言。

生機在島外

越來越多的臺灣企業意識到海峽對岸蘊藏著巨大機會,他們“一路向北”。

臺企有較強的自主性,這是他們“跨海自救”的優勢。比如2015年臺灣地區集成電路行業到大陸試水,就是其面對韓國企業的競爭壓力做出的主動選擇。

“和大陸合作是目前最快捷、最現實的選擇。”王勇強調數次,“一方面,臺灣電子在海外耕耘多年積累了很好的口碑,產品外觀設計實力雄厚,大陸企業的核心部件很好,但外觀設計差很多,雙方合作很契合。另一方面,臺灣地區成熟的應用性研究和大陸紮實的基礎性研究也能互相成就。”

但“北上”之路也並不平坦。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強勁分支,近年來雲計算產業在兩岸都迎來了快速發展期。“數位無限”就是一家從事雲管理平臺業務的臺灣初創公司,其總經理陳文裕曾多次赴京尋找合作伙伴,但都“鎩羽而歸”。

“這是很多臺灣初創公司遇到的情況。”臺灣加速器StarFab COO徐瑞伯曾連續多年帶隊參加兩岸項目對接會。“來參加對接會的兩岸企業很多,但最終能對接上的很少。”在上週五舉辦的“京臺前沿科技創新中心”揭牌儀式上,徐瑞伯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此番他帶領多家臺灣初創公司來中關村路演,雖然成功的先例還很有限,但大陸充足的技術人才儲備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值得他們一次次前來。機會雖多,但在相對陌生的市場仍需有人牽線搭橋,這次他們選擇與泰智會產業加速器與中關村雲計算產業聯盟合作。“集合三家的力量,成立創新中心,連接兩岸的前沿科技、資本和市場。”徐瑞伯說。

在StarFab CEO劉晏蓉眼中,機會蘊藏在產業“痛點”中。她認為,要真正切入大陸市場,就要找到這裡市場的需求點,找到技術能夠應用的地方。利用臺灣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優勢,服務於內地相關企業及產業鏈。

“與大陸企業合作,獲得技術提升,拓展生存空間。在海外市場也應及時將購買專利轉向聘請海外技術人員共同研發,掌握自己的專利,走‘華為道路’。”王勇表示,從“亞洲之星”到危機四伏,臺灣地區企業家要有佈局全球的視野和決心,直面困境,尋求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