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每天读幅经典(8)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The Avenue in the Rain 1917 白宫收藏


第一印象显然是靠不住的。第一次看柴尔德·哈萨姆的画就是这样。

我碰巧看见他笔下那种阴冷潮湿的街道,并且连续好几幅都是这样,这包括20世纪初期他那著名的美国国旗街景系列,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飘着细雨,被雨水浸透的国旗无力地下垂着。而他笔下的华盛顿广场公园,即使洒了一些斑驳的阳光,也因为冷色调的阴影与天空,给画面衬托出一些清冷,华盛顿拱门和前边稀稀拉拉的树枝,让人感觉浑身发冷。于是我对这位美国的印象派画家连同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城市都产生了这样的印象:那时街道虽然宽阔,但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弥漫着阴冷而潮湿的感觉。

看他这几幅雨后油光光的街道后,心头不由哼起一首老歌“风雨的街头,招牌能够挂多久。爱过的老歌,你能记得的有几首......”其实这首歌并不算老,因为如今你在卡拉OK时,也发现常有人点唱。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午后 布鲁克林博物馆 1900年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风雪 麦迪逊广场1809年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华盛顿广场公园 1890年


然而,不些年的光景,这类老MTV的画面已经让人不忍直视。那些年代出品的一些版本中,为了刻意表现得“洋气”,导演往往会安排一对穿着宽领西装、连衣裙的青年男女,让他们在高架桥的桥洞下,或者几幢孤零零的大楼面前,演绎这类的肥皂泡沫搬的都市爱情,而衬托这些泡沫的背景与现在相比,其“洋气度”还没不如七环之外的郊县风光。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是那么盼望着、想往着的城市化生活,如今都算尝试过了。急遽膨胀的城市开始吞噬农村,以及此过程中所上演的一幕幕或虚假或血腥的情节,已经让我们难以喘息,甚至有了一些逆城市化的倾向。

城市替代农村、牧场、庄园的变迁,对于100多年前的美国青年柴尔德 ·哈萨姆(Childe Hassam 1859-1935年)来说,想必也有亲身体会。

城市化(urbanization)也称为城镇化,在最近20年来是吾国经济学界、舆论界一直探讨的问题。我们不光对城市化高度关注,而且还创造了“新型城市化”、“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这样一大堆新名词,然而这些都掩盖不了急功近利心态下所暴露的种种问题。

有一组数据,可以粗略地代表柴尔德 ·哈萨姆所生活年代的美国城市进展。在他出生的19世纪中叶,美国的城市人口比率大概是10%,之后到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的比率达到了51.2%。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看成美国城市化的第一阶段。

出身于马萨诸塞州的多切斯特的哈萨姆,其父亲弗雷德里克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商人,收集了大量的艺术品和古董,这种家庭氛围让哈萨姆很早就表现出了对艺术的兴趣。之后,他们举家迁往这个州的首府——波士顿(Boston)——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最大城市。但是在哈萨姆13岁时,一场大火降临到他们头上。1872年11月9日晚7时20分,位于波士顿夏日街的商业仓库地下室发生大火,火势一直蔓延了12个小时,烧毁波士顿市中心约65英亩(26公顷)的土地、776栋建筑和大部分金融区,造成7350万美元的损失。在这场大火中,有13人死亡,几乎完全摧毁了波士顿的商业区,这其中也包括哈萨姆父亲的生意。也许是这场凶猛的城市火灾,给哈萨姆一生留下了清晰的印象,在他今后的印象派风格的作品中,对于城市总是保持着一种冷静的距离。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1872年 波士顿大火过后 照片 图片来源:网络


与笔者以前所介绍的那些哈德逊河画派的画家们,或者与霍默、埃金斯们相比,哈萨姆代表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启。他不光开始描绘美国本土的城市生活,而且,他是与欧洲潮流同步的一位坚定的印象派追随者。

虽然他的画作仅仅停留在对城市外在形象的印象上——相比同时期另一派美国画家,垃圾桶画派(Ashcan School)来说,他还远没有深入到城市文明的肌理,并且对城市发展进行有态度地反省与批判——但在他的画作中,城市的街景毕竟开始成为一种创作的主题了。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白宫奥巴马办公室中 悬挂着哈萨姆的绘画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波士顿的雨天 1885年


哈萨姆这一代人,本身正是美国城市化进程的见证者。在此之前的数代美国人,无论是政治家、发明家、评论家们,他们大部分都拥有一个农村式的美国梦,从爱默生到梭罗,为这个梦想提供了哲学层面的探索与贡献,这再自然不过,因为他们的前辈们刚移民于这块大陆之初,就生活在农场和庄园中。而在此前美国艺术家的笔下,也从来没有把城市作为一个主题去描绘,他们与欧洲的同辈们的区别、他们作品中最明显的美国特色,其实正在于他们的创作题材:脚下肥沃的土地、遥远的边疆、奇异的景色以及辛勤耕作的农民们,甚至比哈萨姆几乎晚了一代人的格兰特·伍德等跨世纪的现代派画家们,也将主要的目光集中在乡土题材上。

哈萨姆则与他们都不一样。他绘画事业从一名木刻师和插图师开始,之后他在波士顿和巴黎系统地学习美术,在巴黎期间受到了法国印象主义艺术家的影响,成为印象派的坚决追随者。他此后创作的国旗系列,显然就受到了莫奈《巴黎的蒙托尔热街》的影响。莫奈的国旗系列比哈萨姆早20多年,这幅1878年夏天的作品表现了巴黎世博会期间的狂欢盛景。如果你对照着哈萨姆在1910年所做的《7月14日——Rue Daunou》,你就会明白这幅画包含了向莫奈致敬的意思。而同时,你可能会赞成我前边所描述的,对哈萨姆画作中所流出的那种阴冷和潮湿的直观感受。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莫奈《巴黎的蒙托尔热街》1878年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7月14日——Rue Daunou》 1910年


在跨世纪之交,哈萨姆成为美国“十人帮”的印象派团体成员之一。这一团体英文称呼是Ten American Painters,也简称为THE TEN,1897年下半年在美国艺术家协会注册成立,是由十位画家组织的一个画派,这十位画家大部分都曾经在欧洲学习过,近距离接触过当时的印象派,他们主要在纽约和波士顿一带活动。“十人帮”持续了20年,每年举办自己的年度展览。(在这十位画家分别是:Childe Hassam, J. Alden Weir, John Henry Twachtman, Robert Reid, Willard Metcalf, Frank Weston Benson, Edmund Charles Tarbell, Thomas Wilmer Dewing, Joseph DeCamp, 和 Edward Simmons)。

说到美国的印象派,可能我们会提到另一位美国女画家卡萨特,她曾经长期在巴黎生活,是德加的追随者。但是卡萨特几乎都在生活在欧洲,她的创作题材更多地与欧洲的审美保持一致。而哈萨姆的创作始终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他喜欢描绘新英格兰地区的自然风景,描绘那里的村庄、教堂等等。在技法方面,他除了从欧洲的印象派那里学习外,也学习和继承了美国的本土特色的辉光派(Luminism)传统(有关介绍,请见《哈德逊河画派:死亡冥想和辉光主义》)。

其实,就像一开始我就提及过的,第一印象往往靠不住,卡萨姆除了对阴冷、潮湿的城市描绘之外,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应是那些充满阳光的海滩与牧场。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柴尔德·哈萨姆之印象

以上为哈萨姆其他作品欣赏


透过哈萨姆印象派的作品,我们其实对于美国的城市只是一个片面的了解。实际上,一百年前的美国城市,正开始用钢铁创造人类修建摩天大楼的奇观,但也存在很多臭气熏天、就像“一千只鼬鼠生活在一起”那样臭名昭著的贫民窟。这些场景我们从垃圾桶画派们的作品中,更能够直观地去感受,留待以后介绍。

另做一点补充:有识之士指出,城镇化并非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手段,而是创造出了一个能产生新思想和新创意的集中区域,其负面效应当然也难以忽视,这包括:因为人口密集会造成交通拥堵,垃圾处理、公共卫生管理会变得复杂和困难,治安管理的难度会加大等等。而当今中国“旧型城镇化”(这也是相对新型城市化造的另一个名词)的弊端,也在于异化为房地产开发和争相建设大城市,前者导致的结果是:城镇化不是产生新思想和新创意的集中区域,而变成了开发房地产;后者导致的结果是: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同质化严重、专业程度低下。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