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八家扇面:金笺上的寒荒与归隐

  • 每天读幅经典(3)

金陵八家扇面:金笺上的寒荒与归隐

清代 胡慥 扇面 局部



要说扇面,就是一颗扇坠就已经被我们古人玩得不亦乐乎了。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蒋玉菡的友谊,就用一条腰带和一颗扇坠来牵线。在扇面上作画,更是中国美术史上历史悠久的一类画种。较早的记录,在东晋就有记载:王羲之曾在团扇上画小人物;其子王献之也曾有扇面画。到了唐代,唐朝画家、理论家张彦远写了部《历代名画记》,被称作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关于绘画艺术的通史。在这本著作中就记载载:梁·肖贲“曾于扇上画山水,咫尺内万里可知”。

然而在唐、宋、元时期,最流行的是团扇。直到了明代后,折扇画渐执牛耳。长袍飘飘,手执折扇逐渐成为风流倜傥、潇洒风流文人的固化形象。甚至,连武侠也来凑热闹。在一些电影和小说中,折扇在此扮演着暴力美学的一种道具。你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将扇子变成武器,打得个你死我活,很久才死去。


金陵八家扇面:金笺上的寒荒与归隐

胡慥 扇面 南京博物馆藏 纵18.4厘米 横54.3厘米



题图为清初画家胡慥的扇面作品局部。在华丽的金笺上绘制了古树昏鸦的萧瑟意象,画面右下一位高士和童子遥望着群鸦从树林中飞出,树后是一处简朴的小屋。右上的题画诗句更为我们点明了这个意境,这几句题画诗,仿佛是正从那位老者口中咏讼出来(就像现代漫画给主人配的文字):

乌鸦组成的黑阵掠过屋后的老树,虽然现在是夕阳晚照,但我知道:雨很快要来了。

金笺是用泥金纸制作而成,其原材料是金箔、金粉或金属粉与胶水一起制成的金色涂料,这类纸的价格自然很高。用水墨在泥金纸上写字和作画都有一定难度,因为泥金之上水墨不像普通宣纸那么容易附着或者渗透入纸中,要求作者必须深思熟虑,一下笔就要做到一气呵成。此外,在扇面上作画,在其构图、格局方面也受到外在形式的制约,比如与胡慥并称为“金陵八家”的邹喆这幅山水图,画面中三面都环山抱水,在其中的浓林茂树中点缀着楼阁房舍。整幅画在构图中尽量利用了扇面的弧线外形,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中景的湖水以及远山,像在广角镜头下依次展开。这似对传统绘画中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法则,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或者突破。


金陵八家扇面:金笺上的寒荒与归隐

邹喆 扇面 纵18.4厘米 横54.3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作为一位身处现代社会的观赏者,我不由对手执这些华丽材质制作的扇子的主人们,表示一些难以理解,他们用了最好的材质,最华丽的形式,却展现向古人致敬的“寒荒”意境。用暮云、野客、深秋、古树、晚照这些元素来表示自己脱离世俗的精神追求,在内容和外在形式上充满了矛盾。不知道那些手执华丽扇子的文人们,如何调这样的矛盾。也可能,这矛盾本身,也是其要表现的主体之一。

比如对于“归隐”、“进退”这类传统士大夫的命题。在胡慥下图这幅《溪山隐逸图》的扇面中,就表现了这类归隐的美学趣味,一位隐士背对着溪、水、山、石,独自在舟上捧卷细读。


金陵八家扇面:金笺上的寒荒与归隐

胡慥 《溪山隐逸图》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不能忽略这些画家们的生活时代,他们作为明朝之“遗民”,由明朝进入清朝时期,很多文人学士在精神上并不屈服外族的统治。这样的精神对照,在由宋入元之际,他们的绘画前辈就已经做出了诸多榜样,因此在绘画史上,他们也更能够衔接元初那些伟大画家留下的范式和内容。所谓的矛盾,其实也正是特殊时代下人们精神的真实反映,这些被后人统称为“金陵八家”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之情,而且相比明末文学、绘画领域的陈腐旧习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丰富了中国的绘画史。


金陵八家扇面:金笺上的寒荒与归隐

高岑 扇面 纵18.4厘米 横54.3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金陵八家扇面:金笺上的寒荒与归隐

吴宏 纵16.2厘米 横52.3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金陵八家扇面:金笺上的寒荒与归隐

邹喆 崇山萧寺图 南通博物馆藏



胡慥,字石公,金陵人。目前传世作品较少。在这幅扇面上有收藏者吴湖帆先生的题字:“其山水决无仅见,观画中九友之张尔唯尤为罕有”。所谓金陵八家是指: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岑、胡慥八人,他们活动于明晚清初。在清初画坛上是独立于“四王”正统画派之外的一个独立创作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有以傅抱石、钱松岩等领衔的“金陵画派”,这与清初的“金陵八家”没有任何关系的。

清初的“金陵八家”中,最获盛名的当属龚贤,他籍贯江苏昆山,生于万历十七年(公元1619年),卒于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龚贤字半千,又字野遗,号柴丈人,半亩。早年遭遇明末战乱,四方漂泊流离,晚年隐居南京清凉山,卖画课徒,生活清苦。其山水师法董源、二米、吴镇、沈周,但并不一味摹古,而是注重户外写生,以大自然为师。他曾在画中跋文中表述:“非遍游五岳,行万里路者不知山有本支而水有源委”——这代表了他“造化为师”的艺术创作理念。


金陵八家扇面:金笺上的寒荒与归隐

叶欣 扇面 纵l8.4厘米 横54.3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金陵八家扇面:金笺上的寒荒与归隐

谢荪 金笺 水墨 南京博物馆藏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