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男孩》:中國的父母,能這樣對待一個有缺陷的孩子嗎?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文/辣媽菲爺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非常適合父母帶小朋友觀影。電影改編自暢銷小說《奇蹟》的暖心勵志電影《奇蹟男孩》,在豆瓣評分上高達8.6分,曾經在去年的寒假檔收穫了一大批觀眾的溫情和眼淚。

《奇蹟男孩》:中國的父母,能這樣對待一個有缺陷的孩子嗎?

電影的內容很簡單:簡述的是臉部畸形的奧吉,雖然才10歲,但是已經經歷了27次手術,手術讓他終於能像正常人一般說話和傾聽,但也讓他的臉看起來很奇怪。

可是他卻要摘下他以前的保護罩——宇航員頭盔,走進學校,面對學校裡異樣的眼光。

很幸運,奧吉有一幫一直在鼓勵他的家人。

爸爸說:“我知道你並不怎麼喜歡自己的臉,但是我,超!級!喜!歡!,因為那是我兒子的臉!”

媽媽說:“你並不醜,我們每個人臉上都有痕跡,這是記錄我們人生軌跡的地圖。”

姐姐說:“讓他們看看,你天生與眾不同,註定不會淹沒在人群中。”

在家人的鼓勵下,奧吉鼓起勇氣來到了學校。影片也很現實,一開始他就遭到了同學的奚落和排擠。後面也交到了他的第一個朋友傑克。雖然最開始傑克是帶著目的接近奧吉,但是在兩人的交往過程中,他被奧吉的聰明有趣和善良打動,最後兩人成為了真正的朋友。

影片的最後,是奧吉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勵和支持下,終於徹底打開自己的心扉,用樂觀和自信的狀態,融入學校,收穫了真摯的友誼和尊重,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真正成為大家眼中的“奇蹟男孩”。

《奇蹟男孩》:中國的父母,能這樣對待一個有缺陷的孩子嗎?

《奇蹟男孩》的催淚在於,現實世界裡存在了許多偏見,這種普遍缺失的溫暖和理解,卻往往最能直擊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看著身邊純潔如白紙的孩子,我們肯定希望孩子能夠像電影中的人一樣,用平常心去接納那些“不一樣”的人,試想,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社會將變得美好而溫柔。

但事實上,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娃2歲的時候去上早教,有一天突然指著一個小男孩大聲對我說:“媽媽,他的手好髒,他不乖,他都不洗手。”

我趕緊仔細一看,發現小男孩並不是不講衛生,兒時手背有一塊天然的褐色胎記,才讓人有種感覺這是玩完油墨不洗手搞的髒兮兮的。

我立馬對娃說“他不是手髒,那個叫胎記,他很乖,他的手只是和我們的有點不太一樣。”

2歲的娃,還理解不了什麼叫胎記,“媽媽,什麼是胎記,為什麼會不一樣?”

急中生智的我趕緊擼起袖子給娃看自己手臂內側像鵪鶉蛋一樣大小的褐色胎記,“你看,就像這種一樣,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但是這就是不一樣,不過雖然不一樣,但是有好處哦,以後你要是認不出媽媽了,可以靠著這個印記認出媽媽哦。”

娃有點似懂非懂,但是這種理解並不代表她就接受了那個有點“不一樣”的男孩,後面的課程裡,我還是能感覺到她在有意識的迴避與這個男孩的接觸。

孩子去除“異己”的行為更多的是本能的反應,對於任何和她不一樣的,她都會不自覺的排斥,強勢的排斥弱勢的,把一群孩子放在一起,沒過多久,你就會發現這些孩子自覺得分成物以類聚的小圈。

不管大人如何要求,如果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行為,但是孩子似乎很難理解為什麼要接受一個不一樣的人這種行為,因為不一樣,所以很難產生同理心,沒有同理心,就容易孤立和歧視對方,甚至無視對方的痛苦而做出傷害對方的行為。

人類如此,族群之間的對立也如此,對弱勢群體的漠視孤立,打壓欺負亦如此。

每每至此,就深覺做父母的重要性,需要讓孩子以健康的心態去接受不一樣的事情,建立同理心的同時還要教會他們同情和尊重這些可貴的品質。

作為父母,這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讓孩子真正去了解,認識和接觸那些看起來“不一樣”的弱勢群體。

《奇蹟男孩》:中國的父母,能這樣對待一個有缺陷的孩子嗎?

3.

那父母能做些什麼去幫助孩子認識和理解以及接觸這些弱勢群體呢?

① 通過繪本里的故事去幫助孩子初步瞭解弱勢群體的生活

說真的,因為社會的不寬容,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有機會在平常的生活環境裡見到這些特殊的孩子,所以也無怪孩子對這些群體沒有什麼瞭解。

最簡單的一步,從書開始,我們可以給孩子閱讀一些講述殘障人士故事的繪本,通過這些故事,孩子可以認識和了解這個群體,感受他們的痛苦,然後適時引導孩子與弱勢群體的正確交往方式。

辣媽在這裡蒐羅了幾本有關的繪本:

《我的妹妹聽不見》

簡介:

我有位非常特別的妹妹。就像一般的小女孩,她也喜歡跑跳、翻滾和攀爬。雖然妹妹聽不到曲調,也不會唱歌,但是她會彈鋼琴。雖然妹妹從來不知道電話在響,或是否有人敲門;但是貓咪坐在她懷裡喵喵叫時,她會知道。雖然妹妹無法用言語表達,卻是我所知道最會用臉或肩膀示意的人……

《海倫的大世界》

簡介:因為一場大病,不到兩歲就失明,失聰,不能講話,一直生活在黑暗寂靜的世界之中……這如噩夢般的遭遇,有幾個人能承受?然而,在了不起的安妮·蘇利文老師的幫助下,一個年幼的小女孩從常人難以想象的困境中走出來,從此,她的世界不再狹小,而是不斷地變大、變大、再變大……她是誰?她是怎麼做到的呢?她的人生會有怎樣的不同?

以及另外幾本:

《好好愛阿迪》

《輝輝的小臉蛋》

《輪椅是我的腳》

《與殘疾人一起生活》

②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如果有機會,可以帶孩子去直接接觸弱勢群體,小時候有一件事情讓我記憶尤深,家門巷口有一個掃地大叔,那個時代的孩子大都被父母教育“再不好好讀書將來你就去掃大街”,受這種思想引導,在孩子的眼裡,掃地這個職業就是低人一等,這位大叔自然受盡孩子的各種嘲弄取笑,給人起外號就算了,有些孩子還會朝他丟石頭,我也是其中一個。

後面我爸看見了,把我拉向一邊,語重心長的說,“不能不尊敬掃地大叔,掃地只是他的一個職業,他靠著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就值得尊重,不像強盜小偷一樣靠搶靠偷,你應該叫他大伯。”

後面我爸還親自帶我去大叔家裡,對大叔說“我最近腳有點不舒服,想請你來我們家挑水,2毛錢一桶,你幫我挑幾天吧。”大叔答應並依約來我家挑了幾天的水,我爸又趁機和我說“你看,要是沒有大叔,我們連水都沒得喝。我們是不是應該尊重這些勞動人民。”

聽起來是一個很俗的道德教育故事,但是這件事情確實切實影響了我從小到大的道德觀。不敢說我在其他道德領域自己有多楷模,但起碼在尊重弱勢群體這一塊,這事給我帶來的影響一直保留至今。

所以,父母以身作則可以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本身有同情心,憐憫心,說一是一,那麼自然會讓孩子自小受到薰陶,不自覺就學會幫助別人關懷別人。

③角色扮演,讓孩子切身體會他人感受

我們還可以和孩子玩一種角色扮演的遊戲,比如我們都不許說話,我們都不能用右手,用完成目標的方式,讓孩子感受不能說話,不能用手的不適感,從切身體會中感受他人的真切感受,並瞭解克服這些不便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難的可貴精神。

④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只有真正擁有過愛的人,才能有能力去愛別人,做父母的我們首先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愛心,這樣孩子才有能力對弱勢群體付出同情心和愛心。

人在給予的時候同時也在得到,在照顧弱者的同時,也是在造就自己。文明的根基在於,用友愛和善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昂首向前走。

希望奇蹟男孩的故事,全世界都能存在,我們孩子能足夠包容這世界的不一樣,成為一個正直富有同理心的人。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