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當天銷售額超70000,她做的這3件事你值得學習

前不久,雙十一主會場的報名已經截止,各個商家為雙十一忙的焦頭爛額。那麼問題來了,能進入的商家往往就那麼一些,沒能進入主會場的中小賣家該對待雙11呢?

今天小點兒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無可迴避的問題,看別人如何藉助雙十一“C位出道”。

今年的雙十一審核更加嚴格,雙11大促的聲勢明顯要超過往年。好在雙11不是天貓平臺獨家的狂歡,即便是咱們小C店,在賣家中心左上角也有淘寶嘉年華的報名入口,只要滿足相應條件就可以去報名參加。

雙十一當天銷售額超70000,她做的這3件事你值得學習

可能會有賣家說,場外活動的流量根本不行,做了也只是浪費精力。

俗話說,餓死的駱駝比馬大。把雙十一大促模擬成商場促銷活動的話,主會場的商家就是商場裡的入駐品牌,而外場活動就相當於在廣場上搭了一個小平臺。

毋庸置疑,商場內的流量肯定是最高的,但是在廣場上的商家,也能蹭到商場的不少流量。如果在此時做一些有吸引力的促銷活動,必然會吸引消費者駐足觀看。所以我們要明白的一點是,場外活動也是雙十一活動,只是流量大小不同而已。

雙十一當天銷售額超70000,她做的這3件事你值得學習

小點兒聽說,去年雙十一元典科技就有一位傳奇的客戶劉佳琪女士,雙十一當天的訂單超過2000單,總營業額超過7萬元,利潤更是可觀。據導師說,她也沒能參加雙十一主會場,但她有自己的獨門秘招:產品選擇和借勢營銷


不得不說,產品是店鋪運營的基礎,選擇一款優勢性更強的產品,會讓運營的難度降低不少。在導師那裡瞭解到,劉女士主營產品是奧妙洗衣液。在雙十一大促前,奧妙品牌方在各大平臺都做了一系列的推廣,產品的知名度在那一段時間有一定的提升,同時在淘寶平臺的權重也有所提升。

劉女士在雙十一前一個月將產品正式上線,藉助著品牌方的推廣,劉女士也收到了不少自然訂單。雙十一當天,店鋪的各項數據指標都達到了歷史新高。

劉女士在導師的指導下,也在內部做了一系列促銷、優惠券、贈品等活動,將店鋪流量都成功轉化為訂單。


對於中小賣家來說,主場活動有一定的門檻,基本上是天貓商家和淘寶的大賣家佔據了位子。而且花費也會更多,不一定會適合中小賣家。

而外圍活動的要求會更低,只要店鋪有自然訂單且正常運營、開店時間在180天以上、各項權重有一定的分數。滿足了這三個簡單的要求,就能夠通過平臺的審核,入駐成為淘寶平臺外圍活動的商家。

雙十一當天銷售額超70000,她做的這3件事你值得學習

劉女士也非常明白這一點,因此她根據店鋪的情況,參加了淘寶嘉年華活動。在活動期間,店鋪內的多款產品都進行了活動打標。這樣一來,不僅打通了雙十一的流量入口,店鋪也有了雙十一的氣氛。

通過上面的兩點做法,劉女士的店鋪流量基本都能保證了。但是怎麼讓產品的利潤率更高,從而增加自己的收入呢?劉女士在這一點上很有自己的想法。

她並沒有一味的在合作之前和品牌方壓價格,而是快速的簽訂了合作。通過活動策劃,將訂單量提升之後,再將訂單集中起來,和品牌方進行價格協商。一般來說,品牌方也會看重賣家的交易體量,從而給出一個更有優勢的合作價格,和賣家達成緊密的合作。

雙十一當天銷售額超70000,她做的這3件事你值得學習

當然,導師指出,這樣的做法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如果時間節點把控的不好,就會造成發貨時間延期,從而承擔賠償的責任。

不過,不管能不能參加雙十一活動,小點兒都要告訴大家:

雙十一不是衡量店鋪做的好與壞的唯一標準。其實, 雙十一就是將消費者的購買慾集中在某一天進行集中爆發,但我們都知道購買習慣並不是一瞬間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行為。所以,經營店鋪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現在有想法,今天開始運營也不算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