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立志娶中國賣花女爲妻,華麗轉身成首富,大半個上海灘屬於他

19世紀40年代,中英爆發了鴉片戰爭,雖然中國軍民奮起反抗,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但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擋不住英國的侵略,最終以中國失敗,簽訂《南京條約》賠款割地告終。

自從《南京條約》的簽訂,上海被列為了通商口岸,從此黃浦江邊出現了一個特殊的區域—租界。租借是帝國主義強行在中國獲取的租借地,一片充滿屈辱的地方。這裡不僅享有治外法權和自治權,同時還可享受中國的廣大市場,又可以置身於中國的法律之外。很多想要發財的老外,於是紛紛跑到這片東方沃土淘金,英籍猶太裔哈同就是其中一位。

老外立志娶中國賣花女為妻,華麗轉身成首富,大半個上海灘屬於他

1873年,22歲的哈同來到了上海,像很多人那樣,哈同也決定在上海碰碰運氣,賺一筆錢後再離開。最初,憑藉遠親的幾分面子,哈同被介紹到猶太人開辦的沙遜洋行工作。不久,他就被提拔為正式員工。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哈同竟來到中國十多年了。憑著機靈的腦袋,哈同逐漸在洋行幹到了中層的位置。然而,想要更上一層樓實在太難了,哈同一下子陷入了瓶頸期。他想要出人頭地,可是那一天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老外立志娶中國賣花女為妻,華麗轉身成首富,大半個上海灘屬於他

1885年的一天,哈同悶悶不樂地走在黃浦江邊散心。就在此時,命運給他帶來了一位貴人。哈同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賣花女,“先生,您要買花嗎?”一聲甜美的英語傳來,哈同一下子愣住了。他以為說這話的是金髮碧眼的洋姑娘,沒想到眼前站著的竟是名中國女子。

這位姑娘名叫羅迦陵,出生在浦東,比哈同小13歲。她的母親是上海平民,父親是一名法國水手。但羅迦陵出生後不久,父親就拋棄她和母親回到自己的國家去了,母親也因病去世,命運多舛的羅迦陵遂成了無家可歸的孩子。

後來,她被一羅姓人收養,就跟著姓羅。長大後,羅迦陵嫁到一戶貧困人家為妻。然而,由於她生性好強,喜愛富貴,便不甘心過這樣的生活。因此,羅迦陵成了一位法國闊少的情人。不過羅迦陵最終還是步母親後塵,被情人無情拋棄後,只好靠賣花為生。

老外立志娶中國賣花女為妻,華麗轉身成首富,大半個上海灘屬於他

不難看出,羅迦陵絕非一個簡單的人物,才剛剛20多歲,就已經在上海灘最底層摸爬滾打多年。再加上羅迦陵面容嬌美、體態婀娜、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樑,東方面孔上又有幾分異國情調,哈同立刻被這個與眾不同的姑娘迷上了。並且,他要立志娶這位中國賣花女為妻。

於是,1886年農曆七月初七,羅迦陵生日這天,哈同用中式婚禮迎娶了自己的新娘,結束了35年的單身生活。婚後,羅迦陵不僅料理家務有方,同樣也是一位非常具有頭腦的賢內助。

老外立志娶中國賣花女為妻,華麗轉身成首富,大半個上海灘屬於他

自從娶了羅迦陵後,哈同的事業就開始蒸蒸日上。在妻子的建議下,他脫離老東家,自己單幹,專營房地產業。尤其是對南京路的開發,讓他身價暴漲。此後,哈同瘋狂撈金,短短几年間成功躋身上海富商行列。不久並華麗轉身成為遠東第一首富,大半個上海灘都屬於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