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率70萬大軍攻吳,來勢洶洶,卻被一青年「火燒七百里連營」

東漢末年,豪傑並起,經過數年諸侯亂戰,如大浪淘沙,最終只剩下魏、蜀、吳三國,成鼎立之勢。

蜀國地處偏遠,算是三國中佔地最差的一個,但好在還有荊州。不過關羽卻大意失荊州,將蜀國最富饒的咽喉之地拱手讓人,關雲長無奈敗走麥城,最終還死在東吳孫權手中。

劉備率70萬大軍攻吳,來勢洶洶,卻被一青年“火燒七百里連營”

關羽死後,桃園三結義的兄長劉備豈能罷休,要為關羽報仇雪恨,諸葛亮深知此時蜀國面對魏國和東吳,不宜出兵征戰。可報仇心切的劉備卻親率70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前往吳國報仇,雖全了兄弟情誼卻置蜀國安危於不顧。

劉備率70萬大軍攻吳,來勢洶洶,卻被一青年“火燒七百里連營”

起初,面對羸弱的東吳,70萬大軍如同碾壓之勢,接連取得勝利,弄的孫權如鯁在喉極其難受。但是吳國此時並無可用大將,怎麼能敵得過蜀國的大軍,就算僥倖取得勝利,螳螂撲蟬黃雀在後,到時候怎麼可能敵得過魏國的二次攻擊。孫權找人求和,無奈劉備殺紅了眼,非要報仇雪恨不可!

劉備率70萬大軍攻吳,來勢洶洶,卻被一青年“火燒七百里連營”

無奈之下,吳國只能繼續迎戰,可無人可擔任大都督一職。後來陸遜經人舉薦成為大都督,陸遜本是一文弱書生,並非武將出身,何況名不見經傳,自然劉備不會放在眼裡。

三國演義

本書描寫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間的歷史風雲,著重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為背景,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反映出入民在動亂時代的痛苦和災難,以及他們反對分裂戰爭,追求和平統一的願望。

[明]羅貫中小說同人

劉備率70萬大軍攻吳,來勢洶洶,卻被一青年“火燒七百里連營”

可就是這麼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人物給劉備致命一擊,猶如當年率天兵80萬的曹操被東吳火燒赤壁一樣,東吳兵士帶火種火燒蜀國70萬大軍的七百里連營,蜀軍傷亡慘重,劉備趕緊率殘部突圍,此時劉備才清醒過來為自己的意氣用事後悔不已,一病不起,這才有了後來的白帝城託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