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个人独处时,是君子,还是小人,一目了然!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更多国学智慧和历史知识。如果您想持续收看本栏目,请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曾国藩:如何判断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只需看一个方面就可以了!

古代社会,人们对于君子和小人定义非常之多,比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淮南子》中说:“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五代十国的不倒翁宰相冯道说:“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

由此可见,人们都会判断他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却少有见去判断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这就好比我们用手指着他人时,熟不知还有三根手指指向了我们自己。所以说,关注自身是君子还是小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曾国藩作为“千古第一完人”,他一生关于小人和君子的语录也非常多,比如“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君子满腹天理,小人满腹人欲”等等。但是曾国藩非常高明,他对如何判断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也给出了方法!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独处时,是君子,还是小人,一目了然!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曾国藩:一个人独处时,是君子,还是小人,一目了然!

★1、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曾国藩《挺经》

释义:小人认为自己是独自一人时,就会产生一个非分的念头,这种非分之想积累多了,就会任意妄为,继而欺负别人的坏事也就形成了。这就是曾国藩让我们自我判断是否是小人的方法!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独处的时候,是否产生过妄念,是否做过见不到的事情,或者生个自私的邪念,如果有,说明我们在一步步变成小人了!

反过来推理,我们是否有对人不敬,甚至是欺负别人的时候,如果有,回想一下,我们是从何时开始如此妄为的,是不是我们独处的时候放松了自我要求,让自己一步步堕落的。大部分人都在自我降低标准时,慢慢地迷失了真我。俗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所以我们独处时候要多想想我们的初心,想想我们最开始想要成为的人!

曾国藩:一个人独处时,是君子,还是小人,一目了然!

★2、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曾国藩《挺经》

释义:君子忧惧自己是单独一人时,会产生真诚的意念,这种诚实的念头积累多了,就会变得处事小心谨慎,继而对自己不满意的德行下功夫匡正。这就是曾国藩让我们自我判断是否是君子的方法!同理,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独处的时候,是否能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子,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慎独”!

《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所以君子也是如此,需要在独处时不断克服自身的邪念,用正念来指导自己言行,做事小心谨慎,戒骄戒躁,最后才能少出差错,才能让自己的品德”至臻至善“!曾国藩说”慎独则心泰“,因为君子独处时懂得遏止私欲膨胀,连非常微小的方面都不放过,按照真理行事,自我反省又问心无愧,所以心里会坦然!

曾国藩:一个人独处时,是君子,还是小人,一目了然!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君子太难当了,认为自己也不经意当过小人,但是大家不要怕,我们再来看看曾国藩的另一句就好了。曾国藩说:”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则为小人“,由此可见,曾国藩认为能知人、晓事的时候,我们就是君子,反正,则是小人。所以,我们最好能多一点君子行为,而少一点小人行为!

这句话只是曾国藩给出的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对于如何判断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还是要看曾国藩上面所说的——独处时。朋友们,您可以自我对照一下,想想自己独处时,有没有非分的念头,从而再判断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而不是一味用道德标准去指责他人是小人,而自认为自己是君子!

曾国藩:一个人独处时,是君子,还是小人,一目了然!

朋友们,您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互动!持续观看更多经典国学谋略(曾国藩、鬼谷子、左宗棠、胡雪岩、菜根谭),请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您的每一次转发、收藏、点赞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