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日”临沂专家义诊谈卒中 记住“120”口诀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或者堵塞引起脑组织坏死,进而出现一系列症状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目前被列为死亡第一原因的疾病。10月29日是第13个世界卒中日,当天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在院前开展了世界卒中日大型义诊咨询活动。该院急诊科主任王自然介绍,每年该院南医疗区急诊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大约占急诊总人数的40%。其中小于50岁的占20%,50-70岁之间的占40%,70岁以上占40%。初次发病年龄逐渐低龄化,高龄脑卒中也呈增加趋势。

“卒中日”临沂专家义诊谈卒中 记住“120”口诀

义诊现场。

35岁男子突发偏瘫

近日,正在上班的35岁费县市民李强(化名)突然说不出话,右半边身子发麻。同事们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扶他到沙发上躺着。因为李强身体一直很好,他婉拒了同事送他就医,以为休息一会就没事了。

没想到,这一休息,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一个小时以后,李强的右半边身体一动也不能动了。

看到这种情况,李强的同事赶紧将他送到医院。“下午3点多感觉不舒服,5点多,我们送他到医院时,李强已经半边身体动弹不了,意识也不太清楚。”李强的同事告诉记者,当时他们都没意识到李强是患了脑梗塞。到医院就诊后,医生通过检查确定病情,因为就医较晚,病情较重,李强被紧急送往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抢救。一行人赶到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已是晚上7点多钟,急诊的医生为李强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李强入院时脑神经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坏死,显然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虽然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李强最终转危为安,但他已经坏死的脑神经再也无法恢复。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李强仍旧无法说话,右侧完全性偏瘫,还需要继续康复治疗。

谁也没有想到李强这么年轻竟然会患脑卒中。南医疗区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王立泉介绍,据了解,李强已经有三年的高血压病史,因为平时没有感觉到头晕等症状,他一直未吃降压药,而且也是一名标准的“烟民”,多的时候甚至一天能抽一包烟。加上平时工作忙经常加班熬夜,多种因素导致了这次脑卒中的发生。

脑卒中患者占到急诊的40% 最年轻的患者仅28岁

该院急诊科主任王自然介绍,在急诊科室经常能遇到像李强这样的患者。他们大部分对脑卒中这种疾病一知半解,更重要的是,意识不到脑卒中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王自然说:“有的患者刚发病时只是嘴角歪斜或半边身体发麻,有的时候在急诊还能接到咨询电话,问这种情况要不要紧,需不需要吃药。我们会建议患者立即到医院检查就诊。对于脑卒中这种疾病来说,时间比黄金要珍贵,拖延越久,危险越大,有时甚至会夺走人的生命。”

据了解,中风发作一分钟相当于大脑失去大约190万个细胞,如果中风持续一个小时没有治疗,就相当于大脑的年龄老了三年半,所以越早识别中风、越早救治越好。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救治的黄金时间在4.5小时以内。

据人民医院南医疗区急诊粗略统计,医院每年接诊的脑卒中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趋势,目前,医院急诊接诊了多例28岁的脑卒中患者,脑卒中患者占急诊患者的40%。而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50—300万人,是目前导致我国人口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每5人死亡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我国脑卒中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记住“120”口诀关键时刻能救命

“幸亏发现得早,及时去了医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家住沂南的谢先生为其父亲果断选择就医而庆幸不已。10月初,谢先生的父亲感到胳膊发麻没有力气,便将自己的症状告诉了孩子。“因为之前也听说过中风的知识,而且父亲年龄也大了,当时为了安全起见,我就立马带着老人去了我们当地的县医院检查。”谢先生说,没想到一检查竟真的是脑梗塞。经过及时治疗,谢先生的父亲恢复得非常好,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谢先生的父亲无疑是幸运的,然而,由于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缺乏,很多患者忽略了早期的一些征兆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脑中风发生后,越早抢救越好。特别是脑梗塞,如果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即发病后4.5小时内,恢复正常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医务办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韩红星表示。据了解,为了尽可能为患者赢得更多抢救时间,临沂市人民医院专门开通了绿色通道,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完成检查接受治疗的时间已经缩短到40分钟以内,但院前延误仍是影响卒中急性期救治极为重要的因素。这就需要广大市民学会识别脑卒中的早期征兆。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了解脑卒中及其治疗,医生提醒,一定要牢记“120”口诀:观察“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查看“2”只手臂平行举起是否有单侧无力;“0(聆)”听讲话是否言语清晰,出现上述任一突发症状,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及时救治。

另外,为了更好地救治脑卒中患者,我市还发布了脑卒中120急救地图,和全市有急救能力的医院建立医联体,方便以最快的速度双向转诊,对来不及转诊、病情凶险的患者,治疗时进行远程指导。据了解,明年,脑卒中急救地图有望由纸质版转为网络版,市民通过手机即可查询有急救能力的就近医院。

提醒:“通血管”非万能 科学预防最重要

“临床上也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平时不控制血压、血糖,血压高嫌吃降压药麻烦,通过输液冲血管的方式来预防疾病。”据韩红星介绍,所谓的冲血管药物,一般都是中成药,有软化血管、清淤的功效,但如果患者本身有高血压等疾病,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起到预防作用。

韩红星表示,预防脑卒中必须针对病因进行干预,而输液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后果。“输液会增加血容量,对严重心脏病患者有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韩红星说,引发脑卒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年龄、性别、遗传等是不可干预的因素。市民重点要控制的就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狭窄、吸烟、酗酒等这些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已患脑卒中的人群应坚持规范化的治疗,如控制血压和血脂,抗血小板治疗、房颤抗凝治疗等,并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沂蒙晚报记者 李依璐 高红红 通讯员 刘亚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