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疼?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順產vs剖腹產,哪個痛更難以忍受?

對於這個問題,各位“過來人”媽媽給出了飽含血淚的答案:

各有各的痛法!順產是先痛,剖腹產是後痛。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疼?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說法雖簡單粗暴,但確實是切身感受,生孩子的痛只有女人自己知道。

不過,今天我會佔在一個婦產科醫生的角度,來跟大家嘮嘮:順產和剖腹產的痛點都在哪兒?還會奉上止痛小妙招~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疼?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順產的”痛點”在哪兒?

痛點1、子宮收縮痛

子宮收縮的疼痛貫穿整個分娩過程,是準媽媽害怕順產最主要的原因。但你知道嗎?若沒有疼痛這個“外援”鼎力相助,胎兒很難順利從媽媽體內娩出。

胎寶寶深居子宮中,想要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必須得通過產道才能出來,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及盆底軟組織組成的管道,彎曲且狹窄,光憑寶寶一己之力是無法順利通過的,需子宮不斷收縮來助力。

而子宮的每一次收縮,就讓讓準媽媽感到:痛!痛!痛!

而且疼痛的程度會逐漸加強:初期,疼痛程度像用刀切割皮膚一般;而到了後期,疼痛可達劇烈疼痛的級別,就像全身多處的骨頭被折斷了。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疼?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說到這裡,想要順產的你是不是又要打退堂鼓啦?其實,完全沒必要這麼恐懼。既然萬千、世代的女性,多數都能成功闖過這一關,證明這個疼痛還是可以忍受的。

首先,疼痛的程度是逐漸加強的,會給身體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其次,在分娩過程中,女性體內會自動分泌止痛物質,能緩解逐漸加劇的宮縮痛。

如果你說你的“抗疼痛能力”就是很差,無法忍受宮縮的疼痛,那就不妨來嘗試一下我推薦的止痛良方:

1)無痛分娩

無痛想必大家對此已有所耳聞,它是在分娩初期,將麻醉藥通過軟管慢慢輸入到準媽媽的身體裡,來達到緩解分娩痛的目的,它能使宮縮痛降低80%。

2)使用正確呼吸法

當陣痛來臨時,準媽媽可以試試拉瑪澤呼吸法,也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哦~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疼?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一個呼吸法為何這麼“神通廣大”?在使用拉瑪澤呼吸法時,準媽媽會把注意力從疼痛轉移到對呼吸的控制上,同時提高準媽媽呼吸的效率,有助於改善產婦的鎮靜程度以及休息質量,從而增強對分娩痛的“抵抗力”。

3)尋找舒服的姿勢

如果不是有羊水早破等必須平臥的情況,準媽媽在分娩初期不用完全躺著,嘗試找到讓自己感覺最舒服的姿勢,比如像騎馬一樣坐在椅子上,盤腿坐在床上等等。另外,在陣痛間歇期間,可在家人的陪伴下多走動,可縮短產程。

痛點2、私處損傷痛

胎兒在經過窄窄的產道時,勢必會對它造成壓迫,使子宮下段、宮頸、陰道、會陰受到牽拉和損傷,所以,在分娩後期,準媽媽會陰部有劇烈刀割樣疼痛,或針刺樣銳痛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疼?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如果胎兒太大(體重≥8斤),或者是準媽媽發生急產(分娩過程少於3小時),還有可能面臨會陰側切、會陰撕裂所帶來的疼痛。

止痛良方:

1)控制好體重

孕媽控制好自己的體重,也是在控制胎兒的體重。孕期體重增長多少最健康?因準媽媽孕前體質指數而異,可以參考這個公式:

孕前體質指數(BMI)= 體重(kg)/ [ 身高的平方(m2)]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身高1.6米,體重50kg,那你的體質指數BMI = 50÷(1.6×1.6)=19.5,孕前體重屬於正常,在孕期的總增重應控制在11.2~15.8kg之間。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疼?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2)孕期加強盆底肌肉的鍛鍊

通過鍛鍊加強盆底肌肉的力量,可以使產婦在分娩中更容易控制會陰處的肌肉。您可以試試在排尿時突然停止排尿,收縮盆底肌肉10秒,然後放鬆,這樣重複10~20次,每天至少做3次。

3)分娩時配合醫生

在分娩過程中不要大喊大叫,注意保存體力。宮口沒開全之前,千萬不要過早向下用力,以防宮頸水腫。上產床後,要聽從醫護人員的指揮,該用力時使勁用力。

痛點3、產後宮縮痛

不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大部分新媽媽都要經歷這種產後痛,它跟分娩陣痛一樣,都是子宮間歇性收縮引起的,目的是幫助子宮止血,促進子宮內殘餘的血塊排出,有利於子宮的恢復。不過,對比分娩時的宮縮痛,這時的疼痛已經是浮雲啦。

止痛良方:

產後宮縮痛通常在分娩3~4天后會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感覺疼痛難忍,可以熱敷腹部,或者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益母草沖劑等中成藥。

剖腹產的”痛點”在哪兒?

痛點1、肚皮傷口痛

胎兒頭顱的最大橫徑有10cm左右,為了能把他順利從媽媽的肚皮裡解救出來,剖腹產刀口一般也要10cm。是不是想想都疼?好在手術過程中有麻藥這個“靈丹妙藥”,能讓產婦感覺不到痛,只有肚子被拉扯的感覺。不過麻藥效果過去後,刀口所帶來的疼痛就會接踵而來,而且手術當天晚上最為劇烈難忍。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疼?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止痛良方:

1)利用好止痛泵

在剖腹產手術快結束時,可以要求麻醉醫生會給你一個“止痛神器”:止痛泵,它裡面裝有的麻醉藥通常可以幫你減輕至少50%的疼痛。

2)正確使用束縛帶

正確使用束縛帶可以幫產後新媽媽固定傷口,防止咳嗽、活動時腹壓增高而導致傷口裂開,以及通過局部縮緊壓迫,防止切口滲血。總之,對剖腹產刀口的恢復好處多多!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疼?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3)躺著時採取側臥位

剖腹產6小時後,新媽媽就可以枕枕頭了,最好採取側臥位,可以將被子或毛毯墊在背後,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這可減輕對切口的震動和牽拉。

痛點2、插尿管疼痛

剖腹產的媽媽一般在手術前就要插導尿管,因為手術切口的位置離膀胱、輸尿管很近,插上導尿管便於排空膀胱內的尿液,可防止手術過程中傷及“無辜”。

插導尿管啥感覺?大多數媽媽的描述是:有點脹痛。在手術結束後,導尿管還要保留24~48小時,媽媽們在這期間翻身時要萬分小心,如果不小心拽下,還需要再次體驗下這種酸爽。

止痛良方:

插導尿管時雖然不是很舒服,但是跟傷口痛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為導尿管是有彈性的,尿道也是有彈性的,媽媽們只要乖乖聽醫生的話,牢記插導尿管的注意事項,就能少受罪了。

3、按壓子宮痛

有些媽媽將壓肚子比喻成“產後極刑”!也是,按壓子宮時,除了直接接觸傷口外,還會使子宮隆起,牽拉腹壁切口,再加上麻藥開始失效,這酸爽,想想就知道。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疼?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止痛良方:

一個字:忍!我們要知道,醫生“下狠手”也是有迫不得己的原因的:

1) 幫助子宮快速收縮

剖腹產手術不只是劃開了媽媽的肚皮,還需要在子宮上留下印記,這會破壞子宮的環境,很容易導致宮縮乏力,人為的按壓可以給予子宮一定刺激,使其加快收縮,減少出血量。

2) 促進惡露排出

如果宮縮乏力,盆腔內殘留的血液很難排出,易引發感染,甚至是導致產後大出血,人為按壓宮底,可促進積血的排出。

送給孕媽媽們的話: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滋味確實都不好受。不過,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建議大家選擇順產,畢竟這種自然分娩的方式,對媽媽和寶寶都有好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