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島|任劍濤:爲何總有那麼多醜聞,讓國人三觀盡毀?

近年來,官場鉅貪、富豪犯罪、名人性侵、學者剽竊、明星吸毒逃稅等負面事件頻出,公眾眼中的精英屢屢被推下神壇;而“扶不扶”之爭、“潛規則”盛行等扭曲現象層出不窮,也常常讓人無所適從。在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絕對主義的價值觀已然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相對主義的幽靈,以至於人們的價值觀日益邊際化、模糊化、不確定。

觀察島|任劍濤:為何總有那麼多醜聞,讓國人三觀盡毀?

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中國社會在充分肯定功利的行為價值導向時,卻沒有形成平等的、規則的功利價值觀。今天人們對功利追求的怨恨之強烈,就是因為功利追求的不平等和不規則以及分配正義的未滿足,進而導致均平價值的迴流、絕對平等價值的懷舊。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特此編髮,供諸君思考。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人經歷了二戰以來最嚴峻的價值崩潰與重建的考驗——1968年的學生反抗運動,使戰爭反省與社會反省相結合,造成西方啟蒙運動以來為人們堅信的現代價值的解體,理性主義、進步主義、普遍主義的價值觀受到全面挑戰,那種讓西方人自信的現代價值堤防,帶有某種絕對主義色彩的價值建構,無法自固根柢。

隨之而起的,是建立在相對主義價值觀基礎上的,理性與非理性交織、進步與退化聯接、普遍與特殊混雜的價值觀念。一時之間,西方世界的價值混亂引發人們的描述與思考熱情。為此,美國學者L·J·賓克萊撰寫了《理想的衝突——西方社會中變化著的價值觀念》,從相對主義的視角全盤描述和分析了西方的價值狀態,為人們刻畫出一幅通覽當時西方人價值緊張重構的圖景。

這本書由著名翻譯家王太慶等譯出,商務印書館1994年出版。此書一出,恰中當時中國之需:中國社會剛剛告別絕對主義價值觀時代,逐漸步入相對主義的價值世界,人們急切想了解迅速發生的價值變遷,尋找現代價值重建的路徑。此書,由此流行。

多年過去,中國人似乎有些遺忘賓克萊此書的價值了。但國家從總體上由溫飽過渡到小康的處境變化,以及整體上遭遇現代化縱深地帶的價值難題,逼使我們依循賓克萊的相對主義思路,觀察、描述和分析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變遷。

價值誤讀:描述當代中國價值世界的前提糾謬

近40年,中國的價值世界發生了太多裂變,但不論是實證研究,還是總體判斷,都需要建立起對當代中國價值進行觀察、描述和分析的恰當前提。但正是某些前提預設,構成我們進入當代中國價值世界的障礙。

第一,從總體上看,當代中國價值變遷就是傳統價值觀崩潰、現代價值體系建立的過程。但人們似乎愈來愈期待一種獨具“中國特色”的現代價值體系。是不是存在一種區別於所有現代國家的、別具中國國家特色的價值觀?價值世界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反饋或者提升,中國40年來社會變遷的總體趨勢,決定著中國人價值觀變遷的整體走向。

在中國從傳統到現代的變遷中,市場經濟的興起、民主政治的建設和社會生活的豐富,即中國社會變遷總體上向現代格局的推進,註定了中國的價值變遷向現代價值的逼近態勢。現代價值體系的核心理念,正是藉助1789年法國大革命廣被世界的“自由、平等、博愛”。就此而言,凡是試圖進入現代天地的國度,就不存在因國別建構的現代價值。中國亦不例外。中國特色,不在價值獨特性上承諾,而在運行方式上顯現。

觀察島|任劍濤:為何總有那麼多醜聞,讓國人三觀盡毀?

第二,當代中國價值變遷的基本情形,顯現為中國人的價值缺失和價值紊亂。這是對當代中國價值變遷的一種否定性斷言。30年改革開放,促使中國進入了一個工商社會。與改革開放前相比,農業社會的穩定價值體系崩潰了,革命社會的價值引導力喪失了。但“舊的”價值已去,“新的”價值尚未形成。在主觀感受上,人們覺得價值徹底流失了,中國陷入了價值虛無主義的泥潭。

因此催生兩種尋找現代中國價值基準的偏向,一個偏向是通過傳統的價值視角衡量現代的價值。中國的傳統價值也有兩種,一是中國古典傳統價值,一是馬克思主義新傳統的價值。中國古典心性傳統價值注重的是個體心性修養;馬克思主義強調的是集體主義。前者的現實支持力量較弱,後者的實際號召力下降。於是,我們對中國人過往的主流價值的失落感到頗為遺憾,對現實價值世界深懷一種拒斥的哀怨心態。

第三個偏向是以現代規範價值視角審視變動著的中國價值結構。對西方而言,現代價值從最初的萌生到最後的成熟,經歷了數百年的時間。西方國家對於現代價值的規範表達、體系建構,是當下中國人無法完成的價值建設任務。變遷中的中國人價值狀態是流動性的,既能夠捕捉到一些傳統信號,也能夠捕捉到一些現代信息。但是,它既不能在模式上歸結於傳統價值觀,也不能在構成特點上歸結於現代價值觀。

這是我們今天對中國的價值世界進行把握、理解、概觀的時候常常有點價值失語的原因。譬如,今天中國人幾乎都追求發財,財富的理念轉化為金錢的理念,支配性地影響人們的行動,這是生存邏輯引導的價值抉擇。沒有發現這種追求背後的價值理念,就等於無視人生尊嚴的事實基礎或者物質基礎。因此,千萬不能把今天的中國單純地誤讀為一個功利社會。

當代中國人價值觀的悖反組合

當代中國人價值觀的結構性特點是可以捕捉到的。

第一,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具有明顯的邊際性。所謂邊際性的價值觀,就是多種價值,古典的、當下的、規範的價值觀,在邊際之間尋求界定、卻又難以準確界定的價值觀。它表現出與各種既有的價值構成相類似又不足以明確歸類的狀態。因此,它不是一種規範性的價值。在中國,一切價值都在邊際遊走。

比如,斷言中國沒有集體關懷,但中國人對集體終究比西方人關注;比如說中國人純粹講功利,但生活中存在不少的利他行為;比如斷定中國人純粹追求個人利益,但現實中有聲勢浩大的公益活動;比如說人們對狹隘私利無比偏好,但人們在維權中體現出正義追求;比如說中國沒有制度化的平等建構,但人們對平等的強烈渴望毫無疑問已成主流。然而如果斷言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法治、科學這些基本的現代價值,已經鮮明地體現在中國的價值生活世界之中,從而可以用來衡量今天中國的價值結構,那顯然為時過早。

觀察島|任劍濤:為何總有那麼多醜聞,讓國人三觀盡毀?

第二,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觀體現出行為導向的模糊性。在當代中國,一個人的行動究竟是基於什麼樣的價值、動機、願望,有種說不清楚的感覺。換言之,人們對是非善惡的價值判斷,對現實世界進退的權衡,對趨利避害行動的決斷,究竟是基於一種什麼樣的理念而作出的相關選擇,未曾瞭然於心。價值模糊化導致人們對行為價值判斷的疏離。

上個世紀90年代,王蒙宣講逃避崇高,王朔演繹痞子文化,就已經體現出中國人對價值問題的距離感。這種距離感,完全是因為某種價值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但在行為當中又需要價值指引的悖謬態勢所導致的一種價值迷失狀態。在各種價值觀念間遊走,似乎是當下中國人價值選擇的趨同景象。

當代中國人價值觀的構成性特點是邊際的、模糊的、不確定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當代中國人價值觀沒有凸顯引導人們行為選擇的核心理念。儘管凸顯而出的諸核心價值還不明晰,甚至時有悖反,然而價值觀的基本輪廓仍然嶄露出來。

首先,當代中國人表現出以自由為主流追求的價值特徵。自由是人類諸價值中一個引導性的、核心性的價值理念。在中國所謂60年、100年和5000年三大傳統,即在馬克思主義傳統、(中國人追求的)西方現代傳統和中國古典傳統中,自由都是核心價值。三者的差別僅僅在於實現自由的方式不同。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價值觀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市場經濟把人們從日益繁重的生存性勞動中解放出來了,人性、個性與多元化變成了社會政治價值的主流。在今天的中國,自由的核心價值理念成為最重要的價值動力。沒有以自由為核心的價值追求,中國人根本難以設想自己民族的現代素質和個人選擇。

在這點上,我們必須對整個40年來價值變遷的最核心、最具有內聚力、最具有感召力,而且代表這個時代特點的價值構成特點,加以緊緊地把握。長期以來,人們把自由價值當作中國人自由散漫、散沙一盤的精神導因,認定講自由就必然沒紀律,這其實是中國人價值認定的嚴重誤區。現代自由是規則下的自由,即哈耶克所謂“法治之下的自由”。

從行為模式上看,個人自由地運用自己的知識、智慧和財富,促成權利與繁榮的連接,是中國近40年走上迅速發展軌道的重要原因。但從構成上講,40年以自由為核心追求的價值觀,遠沒有形成規則下的自由理念和自由價值。自由的價值導向是明晰的,但顯現為一種缺乏規則有待規範的解放狀態。

其次,當代中國人在行為價值導向上以功利為基本的價值導向。近40年的中國,在行為選擇世界中放開了狹小的、經濟選擇的價值空間,人們開始能夠明確表達和追求個人的利益和願望。當下人們好像非常痛恨國人的功利性行為價值導向,認為這是人慾橫流、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低俗價值取向。

觀察島|任劍濤:為何總有那麼多醜聞,讓國人三觀盡毀?

對中國來講,如何集聚起持續發展的價值動力,是一個如何有效建立功利導向的問題。40年來,中國在經濟世界的活動,是人性獲得解放的主要動力源,它使人的生活獲得尊嚴,使人明確認知“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功利價值是撬動中國人重新進行價值思考的動力,而不是價值災變。

但當代中國在充分肯定功利的行為價值導向的同時,卻沒有形成平等的、規則的功利價值觀。功利是權力導向型的:或者權錢勾結,權力僅僅保障一部分人的功利追求,而另一部分人根本沒有謀求功利的契機、滿足功利要求的空間;或者竟然直接是權力自我滿足的功利,叢生的腐敗成為人們譴責功利價值取向的重要理由。今天人們對功利追求的怨恨之強烈,就是因為功利追求的不平等和不規則、分配正義的未滿足,進而導致均平價值的迴流、絕對平等價值的懷舊。

——長按關注“觀察島”——

覺得文章不錯

建議把 觀察島

標上星標

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文章

要是轉發到朋友圈就更好了

歡迎加入觀察島官方粉絲團!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

做有思想的自媒體,帶你解讀複雜中國

(加的時候記得備註)

—— 友 情 推 薦——

關注一個階層的生意與生活

致力於為有智慧、有思想的人士

提供最具深度的業界分析、人生啟迪、商業故事

掃碼關注【CEO參閱】即可觀看

觀察島承接品牌廣告投放,歡迎感興趣的朋友諮詢合作,詳情添加微信:qiuyeshushui,郵箱[email protected]

觀察島聯繫方式: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