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中国建筑艺术源远流长,

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

或者立欲飘,让凝固显得欲动。

这样的美,让全世界都为之惊艳!

今天就以由远至近的视角,

给大家分享中国古建筑——中国门。

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古人言“宅以门户为冠带”,门是一户人家的吐纳之所。“入必由之,出必由之”,门所象征的是户主的地位和资望,所记载的是历史与文化。

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以居为安。居住的要素少不了门,世界再大,修身齐家,是永远不变的起点。门头的精巧、门槛的高低,在无声陈述着这个民族曾经,对家庭关系是如此之重视。

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中国古建筑——门墩

门墩常见于四合院建筑,整体称门枕石,门外部分称为门墩,主要有箱形和抱鼓形(抱鼓石)两种。门枕石在中间有一个槽用于支撑门框,门内部分有一海窝用于插入门纂(门轴的下端),与固定在中槛上的连楹一起起到固定门轴,便于门的开关的作用。

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说文》:"鼓,击鼓也。"中国古代击鼓升堂、击鼓定更等等已经形成了官制的行为特征,鼓成了官衙的符号。安放抱鼓石便成了权利地位的门户象征。同样,因为鼓是法事专用的乐器,把抱鼓石看作能够驱邪避灾的法力象征,在佛寺祠堂等庙宇前面摆放抱鼓石也是顺理成章的。另外,将门枕石上方做成圆形可与下部方形基座构成"天圆地方"的造型关系。门礅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

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中国古建筑——门环

一个家,一扇门,一对环,总让人觉得门的对面似是藏着古老悠久的历史,镌刻着一个个内容丰富的历史故事。

清晨,阳光洒落在青砖绿瓦朱红的门上,门上的门环威严的扣于门面之上,它是最先宣告客人的到来的使者。

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青砖绿瓦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宁静的美感,而老门门环给人庄重、威严、神秘、静寂的感受。

一副设计精美、工艺精湛、图案奇特的门环,可以给宅院增色,给人以美的愉悦。但在快速城镇化的今天,传承两千多年的门环已渐渐销声匿迹。

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中国古建筑——门钉

门钉源自墨子所说的“涿弋”(zhuō yì),长二寸,见一寸,即钉入门板一寸左右。当初用来提防敌人用火攻城,所以在涿弋上涂满了泥,起防火作用。门钉的数量和排列,在清朝以前未有规定。清朝则对门钉的使用有一定之规:一个是装饰,一个是代表等级,再一个起加固作用。

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皇家建筑,每扇门的门钉是横九路、竖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个钉。九是阳数之极,是阳数里最大的,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因为帝王庙是供奉历代帝王的,所以也用九路门钉。

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之——“中国门”

现今,这种文化底蕴深厚的事物一直在减少着,总觉得有些可惜。怀念这庄重威严的门环,怀念那青砖绿瓦朱红的门,怀念青砖铺地的院子,怀念青砖夹墙的悠长的小巷,邻里相应,呼儿唤女,那里返璞归真,有人的气息!


如果您也喜欢传统建筑、喜欢这种文化

我们将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