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去厕所 你可能都在冒着“生命危险”

你可能没想过,自己每一次去厕所都在冒着“生命危险”。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大约23.5万人,因在卫生间里发生意外被送进急诊室。

在我国,厕所也是急救人员经常“光临”的地方,心梗、中风、骨折,都可能在此发生。

小编今天就带着你,梳理厕所里最常见的安全问题。

上厕所,6种情况很危险

厕所里的危险,主要与排便习惯和密闭的环境有关。如果本身有慢性病,上厕所时更容易发生意外。

1、用力排便,诱发心梗

“嗯……嗯……”

这是很多人用力排便的日常写照。

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压增高,血压会突然升高,可能导致脑溢血;此时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梗,甚至严重的心律失常。这些病都可能造成猝死。

另外,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会更高,起床后就排便,容易发生意外。

每一次去厕所 你可能都在冒着“生命危险”

2、排尿过快,容易晕倒

憋尿太久,突然排尿也会有危险。

此时迷走神经很兴奋,如果膀胱排空过快,就容易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脑供血不足等问题,可能诱发排尿性晕厥,甚至引起生命危险。

建议尽量不要憋尿,排尿时也要“细水长流”。

3、起身太快,头晕眼花

有些人会带着报纸、手机一起进厕所,排便也习惯“慢慢来”。可是,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方便后又快速站起来,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引起头晕、眼花,严重时可能摔倒、受伤或骨折。

4、水多地滑,摔成骨折

卫生间通常是家中最滑的地方,洗澡、洗漱后溅出的积水,一不留神就让人摔倒,尤其是迈出浴盆或走出淋浴间的时候。

老人跌倒后容易出现骨折,本来就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人,突然摔倒还可能诱发心绞痛。

每一次去厕所 你可能都在冒着“生命危险”

5、温度变化,血压不稳

洗澡水太热容易诱发脑溢血,洗完澡不注意保暖,冷空气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就会升高。

另外,卫生间是一个密闭缺氧的环境,长时间待在里面,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氧。

6、久蹲,腿部“长”血栓

人体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辅助,蹲厕所超过15分钟以上,肌肉长时间不动,收缩会相应变慢,导致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

经常久蹲,腿部容易形成血栓,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致命。

防“厕所病”,这3招最实用

想要降低卫生间里的健康风险,你不妨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上厕所前做好这些准备。

1、清晨,一杯白水防血栓

便秘是导致洗手间事故高发的最常见原因,而每天喝足1600毫升水,是缓解便秘简单有效的方法。

夜晚人体流失了不少水分,清晨血液黏稠度增高。起床后喝一杯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血栓风险。

每一次去厕所 你可能都在冒着“生命危险”

2、老便秘,上厕所垫个脚凳

一般而言,采取蹲便的姿势,肛门周围肌肉会更放松、腹压增大,有助于顺畅排便。

如果家中安装的是马桶,方便时不妨在双脚下垫个小矮凳,上身微微前倾,更有利于排便。

便秘者,特别是有高血压的老人,可咨询医生后,在家准备相应的药物,减少意外的发生。

3、真假“尿急”,都得慢慢来

无论是谁,都不应该憋尿,以免引起膀胱炎症。

感到尿憋的时候,小便也不要一下子排完,一定要慢慢尿,不要用力。此时男性最好不要站立排尿。

说到这里,还要给“假尿急”的男士提个醒:不少老年人早上起床后着急尿却尿不出,这一般是因为前列腺增生、膀胱括约肌收缩功能退化所致。

此时尝试走动一下,尿意可能就不那么明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