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這首紀游詩,後人評價「幽靜寫絕」,你讀過嗎

蘇軾烏臺詩案前,在湖州任職,因為寫表上呈皇帝,被小人捉住把柄,差點殺頭。雖然他在湖州的時間很短,但也留下了不少事蹟,不少好作品。比如今天我們要談的這首詩,是蘇軾在湖州,與秦觀、參寥子游玩鐵佛觀音院及飛英寺時所作的。文人相聚,自然少不了飲酒賦詩,他們一行三人分韻作詩,蘇軾得了一個“禪”字,於是作了下 面這首《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

肩輿任所適,遇勝輒流連。焚香引幽步,酌茗開淨筵。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澤浮雲天。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幽尋未雲畢,墟落生晚煙。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蘇軾這首紀遊詩,後人評價“幽靜寫絕”,你讀過嗎

乘坐小轎任性而往,遇到美景便遊覽一番。在寺院裡焚香探幽,品嚐香茗與素齋。微微細雨時下時停,清幽的小窗更顯妍麗。這裡四面環山,好像坐在盆中一樣,難見太陽,但草木自生自長,蒼然一片。登上寺內最高的塔,放眼觀看大千世界。卞山的影子映照在城郭上,太湖煙波浩渺.浮天無岸。像卞山這樣深厚沉靜的的很是喜歡,當然也喜歡太湖的曠達氣度。遊興還沒有結束,但村落中已升起了裊裊炊煙。歸來後記下今天的遊歷,心中卻還掛懷著,無法入眠。道潛也沒有睡意,孤燈古佛,同參夜禪。

蘇軾這首紀遊詩,從坐轎出行,漫無目的,遇到美景就停下來欣賞,到寺廟焚香、品茶吃齋飯,再到卞山、到太湖,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壯闊的山水畫。這首詩前四句是在陳述事實,他們一行人坐著轎子任性出行,遇到美景就流連欣賞,遇到寺廟就焚香品茶。“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這幾句描寫了湖州的美景,微雨茫茫,更顯小窗幽景,寺廟四周環山,看不見日光,但草木鬱鬱蔥蔥,自生自長,蒼然一片。這四句詩蘇軾本人也很欣賞,自謂“非至吳越,不見此景。”

蘇軾這首紀遊詩,後人評價“幽靜寫絕”,你讀過嗎

寺廟遊覽過後,蘇軾一行人再次啟程,這次來到了飛英寺。他們登上高塔,在最高處欣賞湖州的美景,於是有了“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澤浮雲天”,這四句詩描寫的是在塔上看到的壯麗景色。“大千”指的就是大千世界,蘇軾登上了最高塔,看到了大千世界,卞山映照著城郭,太湖的浩淼煙波,氣魄何其壯闊。

最後,夕陽西下,炊煙升起,一行人只好回去,但白天的美景還歷歷在目,如“餘音不絕”一樣,讓人無法入睡。同行的參寥子也睡不著,孤燈相伴,夜間參禪。

蘇軾這首紀遊詩,後人評價“幽靜寫絕”,你讀過嗎

這首詩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這幾句詩,紀昀紀大人就稱這“四句神來”,《帶經堂詩話》:“微雨”四句古今妙絕語,而《角山樓蘇詩評註匯鈔》則讚道:一切便切便遊諸寺,“微雨”四句幽境寫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